“三味書屋”。 陳世襄看著書店的招牌,雖然不是第一次見,但他心裡還是略感奇特,這個書店的主人說不定還是魯迅先生的狂熱讀者呢。 喜歡魯迅先生的書,或許這個書店的老板也是一個左翼人士。 不過,就如今的政治形勢,這書店老板敢起這店名,倒也可以說是百無禁忌了。 魯迅先生在國府那兒,可也是屬於排得上號的敏感人物。 這膽子倒是挺像魯迅先生的。 陳世襄心裡閃過這些想法,隨即收束思緒,現在不是關注這些事情的時候。 推門而進,書店裡很安靜,有幾個年輕人站在書架前各自低頭捧著一本書,看著都挺富氣,應該屬於那種家境不凡的富家少爺。 推門的動靜驚動了這些人,不過他們隻是在陳世襄身上略一打量,見其穿著樸素傳統,便紛紛收回了目光。 隻有一個穿著長袍馬褂,略顯富態的中年人朝陳世襄這裡望了一眼,兩人目光在空中對視,中年人朝陳世襄微笑點頭表示友好,接著又低下頭,看起手中捧著的書。 一個陌生人而已。 陳世襄目光從這些人身上一一掃過,沒有發現什麼異常,書店也並沒有什麼工作人員來招呼他,除了書頁翻動的沙沙聲外,便隻有從外麵街道上傳來的些許雜聲。 陳世襄拿著報紙,在書店內走動,目光在擺放著書籍的書架上遊離,似在挑選想要的書籍,他腳步放得很輕,很快便走過了幾個書架。 陳世襄眉頭微微蹙著,似乎是因為沒有找到想要的書籍而略感煩惱,他從書店的內側走到靠窗的外側,最終在距離富態中年人不遠的地方站定,看著身前書架上的一本書,他眉頭舒展,嘴角終於浮現一抹笑意,伸手將書從書架上抽了出來。 書的封皮以白色為底,用紅色作畫,天空飄著雲朵,下方有飛機飛行,兩側都是高樓大廈,中間則是一座橋,上有電車通行,最底側繪有黑色的樹木,三個穿著或許是西式服裝的紅色小人點綴其間。 在背景畫之上,有三排黑色的字體,最上方是“新中華副刊”的粗黑字樣,中間是“上海的將來”幾個瘦高大字,而最下麵,封皮的底部,則是“上海中華書局印行”幾個規矩的小字。 《上海的將來》,意外之喜。 陳世襄本打算逢場作戲,隨便在這個靠窗的書架上挑一本書,借著看書來掩飾他觀察外麵街道的動作。 卻是沒想到在這裡發現了這本《上海的將來》。 陳世襄抽出書籍走到窗戶靠墻的地方,這裡很方便他通過窗戶觀察街道對麵的咖啡店,同時背後靠著墻,也能給他帶來一些安全感。 陳世襄先打量了一番外麵,確定沒有發現可能是“漁夫”的人後,才將注意力稍稍轉移到手中的書本上,將一直拿在手中的評論報夾在了腋下。 陳世襄覺得這本書的封麵作畫很有意思——紅色,看來設計這本書封皮的人很有遠見嘛! 上海的將來,確實就是紅色的啊。 就陳世襄的感覺而言,設計這個封麵的人,已經可以說是很好地預見了上海的將來。 不管是那個不知是故意還是不小心的紅色,還是圖上的飛機、高樓大廈以及橋梁上的電車,這不都是後世上海的一部分嗎? 隻是後世的飛機變得更先進,電車換成了地鐵和高鐵,高樓大廈不再是一味的西方風格,同樣的,人們穿的衣服,也不再是禮帽搭配西裝馬甲且拿著根手杖罷了。 看著這幅圖,陳世襄突然感覺很奇妙。 後世的上海之所以和圖上的上海稍有不同,正是得益於現在以及將來許多“先輩”們的努力,而現在,自己似乎也變成“先輩”們的一員了,自己是不是該為此感到自豪和幸運呢? 在陳世襄打量書籍封皮的同時,離他不遠的中年人又一次抬起頭,目光在陳世襄嘴唇上方的兩撇小胡子上轉了轉。 直到陳世襄抬頭,他才移開視線,繼續看起手中捧著的書。 陳世襄目光從書皮上移開,先是透過窗戶打量了一下外麵的街道,沒有發現什麼情況後,又轉頭仔細打量了一下書店內部,目光再次在書店內的人身上一一掃過。 剛才似乎有人在看自己。 陳世襄眉頭輕蹙,他不確定這是不是自己因為接頭這件事,從而疑神疑鬼產生的幻覺。 不過就算有人真在看自己,似乎也不是什麼奇怪之事。 或許是外麵路過的人好奇看了一眼,也或許是書店中沉浸在書籍中的人抬頭發現店內多了一個人後,看了自己幾眼,甚至有可能是書店的老板在例行用他犀利的眼睛打量每一個走進他地盤的人。 這不能說明什麼。 陳世襄收回目光,心中安慰自己不要多想,但他也沒有就此將這件事拋到腦後置之不理。 他現在乾的是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的活兒,且自己對此又沒有任何經驗可談,他唯一能倚仗的,就是謹慎謹慎和謹慎,這一點絕對不能丟掉。 已經死過一次,他可不想再嘗試一次死亡的滋味。 在這件事上留了一個心眼,陳世襄再次裝作不經意地將目光投向窗戶外。 窗外車流行人比起先前稀疏了些,或許是看天氣像是要下雨的原因。 陳世襄的目光在咖啡館周圍一一掃過,就在要收回目光時,瞳孔突然一凝,他眼睛微微瞇起,目光緊盯著距離“伊萬諾夫”咖啡館不遠處的一輛黃包車。 一個穿著灰色長袍,頭上戴著一頂黑色寬簷禮帽的瘦削中年人正躬著腰,一手拿著一本書,一手抬起按著頭頂的寬簷帽從黃包車上下來。 陳世襄目不專睛地盯著他,中年人付了車錢,狀若隨意地打量了一下左右,回頭看了看他來時的方向,最終將目光投向了“伊萬諾夫”咖啡館。 陳世襄感覺自己心跳加快了幾分,他覺得自己不能一直盯著外麵,這樣或許會顯得奇怪,況且說不定還有什麼人正在偷偷打量自己也不一定。 他狀若無事地從窗外收回目光,同時餘光快速地在書店內掃了一眼,所有人都在低頭看書,沒人注意他。 陳世襄隻看了書兩秒便沉不住氣了,他心底像貓抓似的,又忍不住稍稍側頭,目光穿過窗戶望向咖啡館的方向。 他一下子便找到了方才那個瘦削中年人,距離隔得比較遠,陳世襄看不清那人手中的書是不是《上海的將來》,但他隱隱能從書封上瞧出一抹紅色。 那人走到咖啡館門口,抬頭看了看門頭招牌,接著整理了一下衣服,左右拍了拍衣服上的灰塵,並且走到玻璃門前,借著玻璃的反光整理了一下帽子和衣領。 接著才推開大門走進了咖啡館。 陳世襄看著這一幕,十分可能心中已經是確定了八分。同時他心中有點汗顏。 若那人真是“漁夫”,那他剛才整理衣服的舉動,應該是在趁機觀察周圍的情況,這比起自己先前進入咖啡館前左右觀望的行為,可是高明了許多。 陳世襄微微低頭,在心底自我反省了一番。 自己還差得遠呢! 陳世襄沒有著急去咖啡館確認情況,從他問那個外國老人時間到現在,時間絕對不到二十分鐘,也就是說,距離兩人約定的接頭時間至少還有十來分鐘。 他還可以在這裡多觀察一會兒。 小心總是無大錯的。 陳世襄目光在外麵街道上巡回。 如果那人真是“漁夫”,且如果有人在跟蹤他的話,那在“漁夫”進入咖啡館後,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跟蹤之人有很大可能會在後麵跟著冒頭。 陳世襄按捺住心中的躁動,目光在外麵的街道上掃視搜尋。 幾分鐘過去,陳世襄心情稍稍放鬆了些。 很好,沒有那種鬼鬼祟祟的人出現。 也對,這隻是一次普通的接頭而已,怎麼會這麼巧的就出現接頭人被跟蹤的事呢,畢竟這又不是在寫小說,講究個無巧不成書。 那種情況,或許在地下工作中,也是屬於比較少見的。 陳世襄急促的心跳稍稍平復了些,約摸著又過去了幾分鐘,依舊什麼情況也沒有。 陳世襄合上書籍,將其放回了方才的書架上,或許是因為心急,他忽視了旁邊一張小桌上立著的一塊小木牌——“請將書籍放置桌上,勿歸書架”。 陳世襄推開書店的門,走到街上,在書店門合上後,穿著長袍馬褂的中年人抬頭朝陳世襄剛才站立的地方看了一眼,接著又看向窗外,目光很快便落在街道對麵的咖啡館上。 透過窗戶,中年人見陳世襄走到了街道對麵,正站在咖啡館的一扇窗戶外,右手拿著報紙,正在整理他的衣服,並左右拍了拍月白長袍上並不存在的灰塵。 陳世襄站在窗戶外邊,借著整理衣服的動作觀察了一下先前在書店內觀察不到的方向,同時,他眼角的餘光透過咖啡館的玻璃窗看向裡麵挨著玻璃窗的餐桌。 餐桌旁邊坐著一個身穿灰色長袍的瘦削中年人,在中年人身前的桌上,放著一本紅白封皮的書籍,上麵寫著幾個瘦高的大字,《上海的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