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三十三.靈氣復蘇(1 / 1)

《我是導演,我不比爛》 西影廠對於《山楂樹》的宣傳其實不外乎幾點。 一來就是最重要的試映會。 這十幾天的時間裡,基本上要把目標城市全都跑過來一個遍,一天進行一場到兩場的試映會,聯係當地媒體進行口碑宣傳與發酵。 二來就是登錄一些訪談節目,不管是導演訪談,演員訪談都行,在公眾媒體上進行宣傳。 三則是個大影院的廣告海報,簽售會等等。以及西影廠放到網上的一些幕後製作花絮片段。 時間其實不算特別緊,但任務倒是挺重的。 而大家的第一站就是魔都。 魔都這邊,上影廠給安排了一場很重量級的媒體試映會。 魔都幾乎所有有頭有臉的媒體雜誌,以及當地著名的演藝界的人都給請來了,為的就是幫《山楂樹》來宣傳。 宣傳一共是三場。 下午一場觀眾試映,然後在觀眾試映時,《山楂樹》劇組會回答這些雜誌派來的記者提問。提問環節是一個小時,同步在萬達的電影放映廳裡麵,接著等提問環節結束後,他們再次返回觀眾試映場裡麵,接受一些觀眾的發問。 等這兩個環節結束後,晚上8點,還有一場媒體試映會。 到時候,萬達院線裡將會群星璀璨,來給許鑫捧場來。 三個人到魔都的時候,時間才堪堪2點。 而下了飛機後,就馬不停蹄的往萬達走。 2點半出頭,便抵達了yp區的五角場萬達,同時見到了負責五角場萬達商業中心的負責人熊萬斌,以及薛海峰、紅林資本的李明軍等人。 他們都是來給許鑫站臺的。 作為大公子的朋友,都不用許鑫提,王斯聰就打過了招呼。 “我不管什麼阿貓阿狗雜七雜八,《山楂樹》的排麵必須拉滿。” 於是,這次熊萬斌作為負責人不僅親自過來,同時萬達院線那邊,也把裝修最好,座椅最舒適,各種效果、幕布都拉到滿中滿之不能再滿的9號放映廳給貢獻了出來,作為觀眾試映會的場地。 本來說給上vip的,但考慮到vip廳的人裝不下多少,所以留到了晚上給那些來頭大的大佬們坐。 而紅林資本作為投資人之一,同時也是魔都的坐地戶,再加上個薛海峰……記者們看到這群人都在,心裡就會明白怎麼回事。 老老實實不遺餘力的宣傳就是了。 搞事情? 那先掂量掂量自己的膽子。 而對於許鑫來講,這些人都是朋友,也不客套。 在影院的會客室裡見到了後,少不得一番寒暄。而照理來講,這些大佬坐在這,劉一菲和林莄新都是陪襯。 但這倆人一個是熊萬斌都得禮遇有加的“娘家人”,另一個是雙唯的一姐,在加上許鑫的緣故,誰也不敢看輕這倆人。 所以氣氛其樂融融,倒也不尷尬。 而如果是一般的寒暄,那其實還好。 林莄新雖然經驗欠缺,但劉一菲對於這種場合已經太熟了。 大家都帶著一張客氣笑臉迎人就是了。 然後等到那邊觀眾開始入場,記者見麵會那邊開始,會麵便結束了。 她是這麼覺著的。 可當那位萬達影院的負責人熊總離開後,整個房間裡的氣氛忽然一變…… 在她眼裡,這位上影廠的製片主任笑嗬嗬的遞給了許鑫一顆煙: “許導,今晚咱們怎麼吃?” “工作餐。” 許鑫同樣笑著擺擺手: “電影宣傳要緊,雖然大家夥不說,但肯定有許多人都想看看這次《非誠勿擾》和《山楂樹》到底怎麼個事情。宣傳工作要緊。” 在劉一菲的感官中,她可以明顯感覺整個屋子的氛圍中,那股功利的逢場作戲味道開始退卻,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讓她有些看不懂的情緒。 而聽到了許鑫的話後,薛海峰直接來了句: “我們對許導肯定是有信心的。再說,電影票房是一碼事,投資回報比又是另一碼事。” 聽到這話,許鑫笑著搖搖頭: “我可是聽說,《非誠勿擾2》裡麵的植入廣告挺嚇人的。那電影五千多萬的投資已經回本了。咱們這還有兩千來萬沒收回來呢。” 誰知道他這話說完,薛海峰樂的更開心了: “哈哈,他們要是拿這種事情說事,那咱們不是更有話說了?他們拚廣告,那咱們拚海外市場唄。我拿到的資料是他們會在聖誕節當天,在美國、加拿大上映,1月份在澳洲和新西蘭、新加坡三個國家。其他地方都對著片子不感興趣。 說白了,他們盯的無非就是幾個主要的海外華人聚集地。這幾個地方才能產多少票房?頂天了,幾個地方加一起,湊個兩三百萬美元。咱們可不一樣。” 薛海峰這開心的情緒到不是假的。 因為《山楂樹》的海外市場反響非常好。 目前已經確定的是會在聖誕節當天同時登錄法國、意大利、德國三個國家,並且在後麵陸續登錄歐洲各國。 而《非誠勿擾2》登錄的地區,《山楂樹》也沒落下。 隻不過並不上心。 究其原因,其實還是盜版的問題。 盜版泛濫,那些在外國的國人隻要想,可以很輕而易舉的獲得網絡上的盜版資源。 這不是個例。 縱觀這些年在國外賣的叫好又叫座的電影,其實都是華語藝術片。 老外的版權意識,在現階段要比國人強是肯定的。所以,《非誠勿擾》和《山楂樹》根本性的區別就出來了。 《山楂樹》在歐亞全麵開花,但目標人群是賺外國人的錢。 自己人想看電影,進影院也好,找盜版也罷,對於《山楂樹》來講並不影響。 但《非誠勿擾》不同。 從它排片上映的地方就能看出來,它本質上追求的還是華語市場。 而它的藝術性不足以讓老外認可。 這就是藝術片和商業片的區別。 同時也是一部獲得了新人金獅與導演銀獅的藝術片,與國內商業片最本質的區別與底氣所在。 這部電影,讓許鑫收獲的不僅僅是一群意大利的“奶奶”粉。 更重要的是作為一塊敲門磚,幫他一腳踢開了歐洲市場。 而薛海峰的話,許鑫卻沒太接茬。 因為……電影還沒上映,誰也不知道票房到底咋樣。 他這會兒有更重要的事情: “李總,薛總,我這次來,其實還有個事情。也是廠裡走出來的提議。廠裡想成立一個投資公司,不知道二位有沒有興趣?” “……” “……” 這話一出口,薛海峰和李明軍的眉頭同時皺了起來。 眉頭皺的最深的是李明軍。 因為他本身就是上影廠旗下最大的投資公司負責人……許鑫這話怎麼看,都像是在搶自己生意的樣子。 見狀,許鑫也不藏著掖著,直接說道: “這個投資不是投資電影,而是投資人。” 一句話打消了李明軍的疑慮,但馬上更大的疑惑出現了: “投資人?” “對,投資……人!” 許鑫順手一引,指向了劉一菲和林莄新。 劉一菲又一愣。 心說這怎麼找上我了? 可薛海峰卻似乎明白了什麼意思,來了一句: “許導的意思是說……投資這些演員?” “對。” 見他懂了,許鑫便笑著說道: “西影廠、上影廠、銀都三家公司控股,讓逆風來執行。民營管理還是方便一些嘛。資源太過集中也不太好。老話說不患寡而患不均,薛總,你說呢?” 大家都是聰明人。 有些話不用說的特別透,懂的自然就懂。 李明軍呢,聽明白了。 知道這件事自己沒必要摻和。 因為不在紅林的業務涵蓋範圍。 而是作為東家的廠裡用來擴展資源的一條路。 薛海峰呢,也聽明白了。 並且順著許鑫的話去琢磨……忽然發現這條路走的很對。 上影廠也好,西影廠也罷,在某些事情的某些層麵,頗有些“成也蕭何敗蕭何”的味道。 因為是國營,他們在一些事情的處理上有著天然的,無可比擬的優勢。 但有時候這些優勢也會成為劣勢。 他們比起來民營企業,太過於“冗長”了。 但……此時此刻,這家名為“逆風”的民營企業,卻可以聯係上三個國營大廠,整合資源,然後以民營的風格把資源下沉到基礎市場裡麵…… 讓國營廠真正有了和那些公司爭奪“種子”的資本。 同時,他們的背景更強大,更牢靠、穩固…… “啪嗒。” 薛海峰點燃了煙,眼神徹底藏進了煙氣之中。 這事情……有點意思。 而林莄新呢,大概懂了。 不過不咋在乎。 愛咋咋地唄,反正又不會吃虧。 懶得多想。 唯獨劉一菲…… 她看著那明明和旁邊兩條老狐貍差了不少歲數,可給人的感覺卻是平起平坐的許鑫…… 腦子裡開始飛速旋轉。 投資人?投資什麼人? 許鑫指著我……是讓上影廠投資我? 投資我……指的是以後開工作室麼? 當意識到這個可能性的瞬間,劉一菲隻感覺自己腦子豁然開朗。 西影廠、上影廠、銀都三家的公司投資自己? 這…… 恍惚間,她嗅到了一股難以言喻的吸引力。 會有演員拒絕麼? 這麼深厚的背景不提,單說資源,那不是大把大把的? 想明白了這一點,忽然,她的瞳孔微微擴大了一絲。 這是誰的主意? 廠裡的?還是……許鑫的? 如果是許鑫的話…… 不自覺的,她的眼光再次飄向了坐在沙發上的對方身上。 …… 共同成立投資公司的事情,並不是一蹴而就。 就像是當時許鑫提出了這點建議時,連田雙河也都要喊人開會研究是一個道理。 這塊蛋糕……有點大。 薛海峰也要慎重對待,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拿回廠裡研究一下才行。 許鑫也不意外。 對於這個投資公司,他所求的不多,隻要拿到話語權就可以了。 逆風作為實際操控人來投資那些想獨立出來的演員,簽的人越多,不管是京圈也好,亦或者是滬圈、西北圈這些地方的資源就會越分散。 他不想要一家獨大,而是要百家爭鳴。 這個投資公司旗下的藝人少的時候,可以作為大家的“保護傘”,讓所有人對任何資源都保持著競爭力。而等人多起來……那就是天下大同了。誰想拿資源就各憑本事。 想憑本事拿資源,自身就要足夠硬。 而演員藝人的硬性條件無非就是那幾種,演技、人氣、號召力、商業價值這些隻要處於一個正循環,那麼對於圈子的生態來講,就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 還是那句話,他不想成為任何圈子的“上限”。 因為人力終有窮盡時,如果成了圈子上限,那麼早早晚晚的,他會成為別人向前走的絆腳石。 但……隻要懂得收斂,成為下限就可以了。 成為一個全民“高端局”的下限。 全民靈氣復蘇,生產力急速發展,到時候這個世界會更精彩。而舊時代的落後與糟粕,那就留在歷史的垃圾堆裡吧。 都說落後就要挨打。 但沒動手的必要。 那些不好的……就讓它慢慢的泯滅於長河之中,最好…… 一個水花都翻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