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有此想法實乃趙國之幸”樂毅恭維道。 “行了,咱們君臣就不要這麼客套了。此事就由愛卿全權負責,現在就去籌備吧。” “諾” 等樂毅離開後,趙丹對著傳旨太監說到“擬旨,令李牧將軍全權負責攻伐入侵秦軍,盡量少殺俘虜,以後的戰敗俘虜還要用他們開礦種地。還有令李牧招募輔兵開荒種地,以此做到軍隊自給自足。另此次秦軍試探不足為慮,趙秦之間必有大戰,而河東必是秦國主要後勤來源,故刺探河東軍情,占領河東才是此次換將關鍵。望君切記。”切記秘密送到李牧手中。“擬旨,田單將軍到達趙國後即刻換裝趙軍服飾,秘密到達邯鄲,由平原君安排秘密駐地。田將軍封昌平君,暫住軍營。”這個發給平原君。 “諾”傳旨太監拿著兩道聖旨下去了。 馬服君趙奢都能讓十萬秦軍全軍覆沒,戰神李牧更是不在話下了。 而這個時候,李牧也和廉頗許厲交接了雁門防務,正在趕往晉陽。 趙括帶著昨天挑選出來的一千黑衣衛輕騎兵也在趕往晉陽。隻見他們身背短弩,腰挎短斧,馬鞍上掛著環首馬刀,雄赳赳氣昂昂,不負王宮衛隊的盛名。 而李牧輕裝簡從,所以先一步來到了晉陽太守府。和原太守交接完畢,就安排手下宿將司馬尚整頓晉陽兵馬,畢竟要與強秦作戰,不熟悉手下兵將是難以成事的。 如今晉陽常備郡兵隻有三萬,現在列國都是兵農合一的製度,不然他們動輒二三十萬乃至長平之戰中的百萬大軍,必然影響到農業的發展,導致國家難以運轉。所以現在的常備軍不多,剩下的都是農民,隻有在戰事發生時才由國家征召。 按秦國的常規操作,趙國晉陽郡將是主攻方向,所以還得招兵。李牧招來軍中長史,安排到“按大王旨意,晉陽常備五萬兵馬,汝立即安排官員在全郡進行征兵,征兵條件是身上必須能披上三重甲,手執長戟,腰懸著利劍,背著大盾牌,一把弓箭和50支箭支,同時攜帶三天軍糧,半天內能連續急行軍一百裡還能戰鬥的士兵。然後再裁撤現在的郡兵中的老弱,直到補齊五萬常備軍,以及三萬輔兵。輔兵的條件也是一樣,一切待遇訓練都和戰兵毫無差異。” “諾”長史說到。 郡兵軍營中,司馬尚帶著兩名親兵進行整頓。 “傳令兵,命令所有將士集合”司馬尚說到。 “遵命” 傳令兵敲響了三通鼓,然後隻見將士們迅速集合。 “騎兵集合完畢” “車兵集合完畢” “弓兵集合完畢” “刀盾兵集合完畢” “長戈兵集合完畢” 等所有人集合完畢,司馬尚說到“本官乃新任晉陽太守李牧大人麾下副將司馬尚。奉大王令,晉陽郡常備將士補齊五萬,因此,本將前來挑選精銳,裁汰老弱。為我大趙訓練一隻精銳之師。現在聽本將軍令:沒有上過戰場的將士和上了戰場沒有軍功的將士出列。” 聽到司馬尚說完,得益於名將馬服君趙奢的成名之戰,晉陽郡的三萬常備軍大多參加過戰爭,得到過軍功。因此隻有大約五千人出列。 等他們出列完畢,司馬尚說到“軍中文書何在?” “啟稟司馬將軍,微臣便是”出列的一名文官說到。 “你等筆桿子不在淘汰之列。報國不分文武,本將總不能讓你們拿著書簡和毛筆在戰場上殺敵。本將找你是令你把這些人登記起來重新考核。沒有過關的裁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