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念成對《人民的名義》特別上心,自己帶著幾百號人風裡來雨裡去,花了好幾個月,如今終於故事變成了影像,這是汗水凝聚的。
片子時長總計十幾個小時,現在需要從中剪輯出兩個小時,這不是件簡單的事,費腦費體力,剪輯師就有5個,加上導演張念成自己,六個人全副身心投入到其中。
前麵那麼多苦都吃了,哪還會在乎剪輯這點事呢,接下來一周時間,張念成成天鉆在剪輯室裡,沒日沒夜的和剪輯師溝通,一同剪片子。
因為意見不一致,他和剪輯師們鬧了不少矛盾,吵的臉紅脖子粗,甚至最激烈的一次剪輯師撂擔子不乾了,是張嘆出馬協調,把人勸了回來。
張念成事後給人道歉,爭吵的時候他說了不適合的話,確實有些傷人自尊。
張嘆是第一次遇到導演把剪輯師罵跑的,以前電影電視劇最多是吵吵鬧鬧,最終形容一致意見,唯獨這次張念成火力全開,由此也可見他壓力有多大。
最終在一陣連軸轉後,片子剪出來了,時長控製在120分鐘,一分鐘不多,一分鐘不少,張念成說他是掐著秒剪的,每剪掉一秒他都心疼的不行,也糾結的不行。
張嘆和製片人趙思露第一時間看了全片,和上一次的版本相比流暢精煉了許多,笑點也多了,笑著笑著就讓人哭。
張嘆和趙思露都很滿意,沒有修改意見,覺得可以按照這個版本送審。
送審的過程並不順利,張嘆第一時間得知消息,片子沒有過審,許多地方被標了紅線,要求刪減,甚至有的地方整段劇情必須刪掉。
浦江電影製片廠出馬,他們找人找關係,爭取到一次機會,讓他們和審片委員會的委員們當麵溝通,隻要能說服他們,不是不能改變主意。
思來想去,最終去北平參與見麵的是張嘆和張念成,就他們倆,人多沒用,又不是吵架要人多。
就這部電影而言,沒有誰比張嘆和張念成更熟悉,如果他們都不能說服對方,那去其他人也沒用。
兩人坐飛機提前一天到了北平,選了一家離廣電很近的酒店,辦了入住手續,休息片刻,張嘆到隔壁敲門,喊張念成出去和人見麵。
“誰?”張念成問道。
他事先不知道今天還有見麵安排。
張嘆也是剛才才和對方聯係上,說道:“是廣電的一位處長,聊聊明天的會。”
張念成精神一振,沒想到張嘆還有這樣的門路,找到了對方的人,旋即想到張嘆和浦江市宣傳部有關係,《人民的名義》就是證據。
兩人來到約好的茶樓,沒一會兒一位青年人出現,穿著白襯衫、黑西褲,蹬一雙黑皮鞋,頭發短寸,整個人精氣神很好,這是廣電裡的一位處長,姓孫,是秦惠芳聯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