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噴點是於飛錯過了拿下60分乃至70分的機會。
  因為於飛拒絕在垃圾時間繼續出場。
  他列舉的“正麵例子”是?
  拉裡·伯德的60分之夜。西蒙斯說,在伯德的60分之夜,這位歷史上最無私的超級巨星表現得一點也不無私,而且,他的隊友大力支持了伯德的自私,甚至連他的對手(老鷹隊)也在伯德投進一記35英尺的超遠三分後慶祝了起來,就好像自己見到了神跡。
  “如果你在昨晚得到70分,那麼在五十年後,不會有人在乎你在垃圾時間上場,人們隻會記住你拿到了70分。體育不僅僅是關於勝利和失敗,也關乎沿途的挑戰。一旦伱錯失了這個機會,你就永遠錯失了。事實證明,邁克爾·喬丹是正確的,弗萊·於注定是一個‘原本可以,但.’式的人物,他昨晚的所作所為證明了一切!”
  作為當今職業籃球界最受歡迎的作家,西蒙斯的文章具有虹吸效應,而他和於飛的恩怨史也將放大這篇文章的影響力。
  真的會有記者帶著西蒙斯的觀點來到於飛的麵前提問。
  並且,他們會在提問之前嚴正聲明,文章觀點不代表他的個人意見。
  當雄鹿隊回到主場時,在機場外,這一幕發生了。
  本來不打算回應的於飛決定“坦誠相對”。
  “每個作家都會讓自己看起來像個聰明人,但我必須要實話實說,這篇文章的作者沒有他想象的那麼理解體育,在‘永遠’和‘50年’這兩個尺度上,沒有多少體育事件經得起考量。”如果於飛隻說到這裡,他的反駁聽起來隻是正式但不夠有力,“在我剛剛進入NBA的時候,聯盟花了三天的時間給我們上課,讓我們知道應該避免自己沾染什麼麻煩。我因此得知曾有一個叫倫·拜亞斯的人在選秀之後吸獨暴斃,我也知道有一個叫雷吉·劉易斯的人因為不聽醫囑而在訓練場上猝死,我還知道拉裡·伯德因為沒有照顧好自己的身體而過早地結束了職業生涯。”
  於飛看著那個記者,在他眼裡,對方已經不是提問人,而是比爾·西蒙斯那隻蒼蠅:“你知道嗎,這才是‘原本可以,但.’的最佳案例。如果這篇文章的作者連基本的例子都舉不好的話,那我還是那句話,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他的思想配得上波士頓凱爾特人自1986年以來遭受的一切苦難。”
  當初選秀的時候,凱爾特人為了壓低於飛的順位在他與埃迪·格裡芬的打架事件中爆出了不利於自己的新聞。這讓於飛本身就對凱爾特人沒有好感,然後他就在2002年選秀大會結束後看見了比爾·西蒙斯對姚眀充滿偏見的“選秀日記”。
  好家夥,這也是個波士頓人。
  惡感直接超級加倍了。
  既然人家主動把臉送上來,於飛自然不介意送上對方應得的耳光。
  於飛的言論曝光後,比爾·西蒙斯沒有反應,新英格蘭地區(包含波士頓所在州內的幾個州)炸鍋了。
  對於飛來說,這無非是在波士頓增加了一堆黑粉,但他在那裡本來就沒什麼影響力和商業價值可言。
  即使把範圍放大到整個新英格蘭,於飛真正得罪的也隻是凱爾特人球迷。
  最重要的是,比爾·西蒙斯沉默了。
  可見這番言論確實說到了痛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