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四章:朱瞻墡的底氣(1 / 1)

等待的時間總是漫長的,對於朱瞻基來說是的,對於阿魯臺來說也是如此。   喬巴山內。   從被明軍逼進了這喬巴山的那天開始算起已經過了半個月了,在這半個月的時間裡,阿魯臺的心情經歷了從胸有成竹到充滿疑慮,直至最後滿心擔憂的轉變。   雖然不知道大明的財政情況,阿魯臺也知道明軍根本沒有資本與他斡旋。   首先,拉長的補給線讓明軍拖不起。   其次,轉熱的氣候對於明軍來說也是一個問題。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阿魯臺篤信朱棣不會殺他。   從朱棣登基開始到今年已經是第二十個年頭了,這二十年中,阿魯臺經歷了草原局勢的三重轉變。   因為草原遼闊,再加上草原一直都是以騎兵為主要戰力,機動性強,所以朱棣采用互相牽製的辦法來讓草原上的三方勢力互相掣肘。   最初,朱棣收編兀良哈三衛,通過冊封瓦剌三王的方式來資助瓦剌,打壓兀良哈。   但隨著永樂八年那次朱棣的禦駕親征,韃靼實力受到重創,瓦剌趁機崛起,朱棣也就立刻轉變策略,所以就有了朱棣的第二次禦駕親征,也有了著名的忽蘭忽失溫之戰。   在那次戰爭之後,阿魯臺趁機收攏殘眾積蓄實力,在兩年後進攻瓦剌時殺掉了瓦剌的靈魂人物馬哈木,以及馬哈木擁立的傀儡大汗答裡巴。   至此,草原形勢再次逆轉,他阿魯臺再次崛起,瓦剌再次沒落。   也正是因為這樣,才有了如今朱棣的第三次禦駕親征。   ……   如今,瓦剌因為脫歡的原因已經開始初步聚攏,隱隱有蓬勃之勢,同時阿魯臺也自信自己特意放出去的殘兵被朱棣俘虜,讓朱棣知道了自己有兀良哈三衛援助一事。   所以,阿魯臺篤信朱棣不會殺他,因為朱棣還需要他來平衡草原的實力,避免出現局勢失衡,脫離朱棣掌控的情況。   但是,隨著半個月的時間過去,阿魯臺仍舊看不到明軍有任何撤退的跡象,這就讓他心中的不安越來越猛烈。   再加上被困半個月,雖然食物和飲水有保障,但麾下將士不滿的情緒卻愈發強烈,這讓阿魯臺更加不安了。   ……   “太師……”   就在阿魯臺看著麵前的溪流惴惴不安的時候,他最信任的侍衛的聲音將他驚醒。   “怎麼了?”阿魯臺輕輕地舒了一口氣,勉強壓下了心底的那份不安,讓自己看起來仍舊是以前那副勝券在握的樣子。   “方才有將士們說,如此持續下去的話……不消十天,我們就得殺馬了……”   “殺!”阿魯臺深吸一口氣,沉聲說道。   “放心,早在出兵之前,本太師就與兀良哈的人達成了協議,隻要我們能夠讓明軍無功而返,一切的損失他們都會負責的。”   “不要因為心疼而猶豫,這些都會回來的。”   “是!”侍衛領命退下,獨留阿魯臺自己仍舊在溪水旁繼續沉默。   ……   阿魯臺計算的很好,甚至把朱棣的心理以及漢人對名聲的注重也算進去了,可他不知道的是,他還是算錯了。   朵顏衛。   兀良哈三衛都是坐落於黑龍江的支流腦溫江畔的,而腦溫江發源自大興安嶺,先是由北向南流,最後在泰寧衛轉向東北,匯入黑龍江。   因為順著腦溫江,所以兀良哈三衛也按照福餘衛、朵顏衛和泰寧衛的順序由北向南排列。   作為兀良哈三衛實力最強大的朵顏衛,哪怕朱瞻墡帶了左右哨軍共計四萬餘人,也是不敢輕舉妄動的。   所以,談判就成了唯一的方式。   “察罕達魯花。”看著麵前長滿白發的老人,朱瞻墡的語氣毫不客氣。   “你要知道,我之所以沒有直接動手,是因為念及當年你們在靖難時出力最大,所以才願意給你們一分尊重。”   “不然的話,光是憑著海撒男答奚的證詞,我就可以直接率軍沖入你們朵顏衛,直接將你捉拿!”   “謝殿下仁厚。”察罕達魯花微微欠身,語氣恭敬。   “可希望殿下明察,阿魯臺雖是我朵顏衛的女婿,但我朵顏衛卻從未與他有過任何勾結,更不曾派人支援他,至於阿魯臺將他的家眷安置在我們朵顏衛,那自然也是無稽之談了。”   “希望殿下不要被小人蠱惑,影響了大明與兀良哈之間的和氣。”   “哦?”聽到察罕達魯花這麼說,朱瞻墡的眼睛瞇了起來。   “大明與兀良哈之間的和氣嗎?”   “正是!”察罕達魯花雖然已經年近古稀,但在說這句話時仍然是鏗鏘有力。   “好,好好……”朱瞻墡微笑著點頭說道。   “希望你能一直這麼硬氣。”   “傳令下去!回營!”   ……   看著朱瞻墡調轉馬頭離開,察罕達魯花長長的舒了口氣。   其實打從一開始見到被押解到自己麵前的海撒男答奚時,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察罕達魯花就知道事情敗露了。   可即便如此,他也要死不鬆口。   因為他知道,中原和草原不同,講究師出有名,而草原引以為豪的成吉思汗當年為了鞏固統治卻可以毫不猶豫的下達車輪斬的命令。   何為車輪斬?就是但凡高於車輪的男丁全部處死!   但是漢人不行。   不僅沒有合適的名義就不能出兵,屠殺戰俘也是不可能的事情,更別說是普通百姓了。   所以察罕達魯花很清楚,雖然事情已經無法挽回了,但隻要他要死不鬆口,朵顏衛的實力就能夠得到最大程度上的保全。   甚至,如果他能夠自己把這件事扛下來,他的子孫都可以活下來。   現在察罕達魯花唯一拿捏不準的就是朱瞻墡,他不知道朱瞻墡的底氣是什麼,在手握四萬大軍且還占理的情況下仍舊願意退讓。   在察罕達魯花看來,這是影響朵顏衛最終結局的重要……也是唯一的變量。   ……   大寧衛。   這裡就是察罕達魯花心中的變量。   “來者何人!”城頭守衛在看到馬匹迅速靠近之後就立刻發出警告。   作為大明太祖高皇帝親自下令砸進大明北疆的兩顆釘子之一,開平衛的守衛森嚴程度不是興和所能比的,更不會出現敵人沖進衛所內將指揮官殺掉的事情。   “我乃大明五皇孫殿下貼身侍衛,此番奉五皇孫殿下之命,前來命令大寧衛調兵四萬,即刻前往泰寧衛!”   “陛下禦賜帥印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