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強硬的姿態(1 / 1)

看著麵前的朱瞻墡,革古者一時間張口結舌,想要說些什麼但卻又下意識地停住。   朱瞻墡的強勢,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最初在知道大明五皇孫,年僅十七歲的朱瞻墡將會負責此次的茶馬互市時,關西七衛可以說是各懷心思。   從大明的角度來說,關西七衛有好有壞,有偏向於歸附大明的,也有隻是暫時委曲求全,屬於是哪邊強就往哪邊倒的墻頭草。   不過有一點,那就是關西七衛的所有人其實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都不曾輕視朱瞻墡。   去年的北征不是什麼秘密,遠在西域門戶的關西七衛雖然沒有第一時間得到消息,但大半年的時間都過去了,他們也早就收到了北征中的各種消息。   在他們看看,那時候年僅十六歲的朱瞻墡就敢把福餘衛和泰寧衛滅族,肯定是得到了朱棣的授意,而且朱棣絕對是朱瞻墡的倚仗。   不僅隻是關西七衛,可以說所有人在知道這件事之後都是這麼認為的。   原因有兩點。   第一,十六歲就殺伐果斷的少年不是沒有,但絕對是鳳毛麟角,朱瞻墡或許是其中之一,但幾率太小。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朱棣的態度。   眾所周知,朱瞻基是大明的皇太孫,而且還是早在十二年前的永樂九年就已經祭祀天地、進香太廟,正式冊封過的。   十一年的時間,朱棣可以說是將所有的資源都傾斜到了這個嫡長孫的身上,就算是朱瞻墡真的如此出色,朱棣也絕不會,更不應該去培養一個如此出色的後代。   這對於大明的未來是絕對不利的。   所以,在關西七衛的眾人看來,朱瞻墡應該是朱棣處理臟事兒的一個代替,哪怕他在這些事情中得到了成長,但也是有限的。   然而,如今朱瞻墡所展現出來的強勢讓他們所有人都為之震顫。   換句話說,朱瞻墡要麼就真的是那種殺伐果斷,甚至敢對他們關西七衛動手的人,如果不是這樣的話……   那隻能說情況更加糟糕了。   因為如果朱瞻墡不是他們所想的那樣,那麼朱瞻墡所展露出來的就不是他自己的想法,而是朱棣的想法了。   ……   “殿下莫要生氣。”   就在氣氛陷入僵局的時候,有人站出來緩解氣氛了。   “殿下,不是我等有意冒犯,實在是因為這個價格太低了,低到了我們都沒有辦法維持的地步了。”   “您也知道,每次茶馬互市我們都是按照上次的價格來準備馬匹的,但是這次價格相差如此之懸殊,我們根本就得不到我們所需數量的貨物啊。”   “嗯……”朱瞻墡看著站出來的安定王亦攀丹,雙手一攤。   “這與我何乾呢?”   ……   安定王有些尷尬。   朱瞻墡的強硬還是出乎了他的預料,往些年的茶馬互市中,無論負責人是誰,無論大明在對草原戰爭中是否占有優勢,關西七衛最起碼還能得到最基本的尊敬的。   但是現在,朱瞻墡明顯是把他們當豬宰了。   “不過嘛……”就在亦攀丹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來緩解氣氛的時候,朱瞻墡再次開口了。   “價格是死的,但是人是活的。”   “不瞞你們說,別的你們就不要多想了,茶馬互市一事,最起碼今年是我負責的,或許會有變,但絕對不是今年。”   “或許你們還不知道,就在今年年初,再次啟航出發的遠洋寶船隊也帶上了茶葉和絲綢等貨物,和西洋諸國以物易物,以我大明的茶葉絲綢,換取他們的香料和檀木。”   “而提出這項建議的人,是我。”   “決定茶葉和絲綢價格的人,是我。”   “甚至就連航線的規劃我都是出了一份力的。”   “所以,你們對價格的異議,不要想太多。”   “不過你們也不用擔心,我朱瞻墡還是有最基本的行事標準的。”   “我知道,在你們看來,現在的我是一個蠻不講理的人,但是你們錯的,我還是很講理的。”   “就是因為我講理,所以,今年茶馬互市的價格,哈密衛可以享受到優惠,上等馬可換茶葉六十斤。”   “哦對了。”   見安定王亦攀丹想要開口,朱瞻墡先他一步,打斷了他。   “忘記提醒你們了,因為韃靼部被滅,大明今年的草場很是充裕,所以今年的茶馬互市增加一條規矩,那就是上限。”   “除了哈密衛外的其他六衛,今年隻可以出售三千匹馬。”   “注意,是總數,而不是上等、中等和下等馬各三千匹哦。”   ……   明明朱瞻墡是得寸進尺,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但亦攀丹等人卻無話可說。   在他們看來,朱瞻墡如此有底氣,肯定是朱棣的授意。   但是這一點他們還真想錯了,此次茶馬互市的價格,包括剛才所說的上限,全都是朱瞻墡獨自決定的。   茶馬互市,本就是一項互惠互利的交換,可能大明會因為強大而降低需求,但降低不是沒有。   別看去年的北征大明滅掉了韃靼、福餘衛和泰寧衛,得到了大片的土地,但這些土地都有一個問題。   無法真正的通知。   路途遙遠、途中環境惡劣,再加上距離順天府太遠,這些問題導致大明即便是打下了草原,也沒有辦法完全掌控。   這也是為什麼會留下朵顏衛的原因之一了。   所以,大明不是不需要戰馬,隻是因為去年的獲勝所以需求少了而已,不是完全沒有需求。   有茶馬互市的定價權,這是朱棣給朱瞻墡的權力,但所謂的上限全都是朱瞻墡自己的決定。   難道朱瞻墡就不怕朱棣追究?他還真不怕。   朱瞻墡從不做沒有把握的事情,他敢在茶馬互市一事上如此得寸進尺,是因為他早就做好了準備,他有就算是茶馬互市談崩了,大明也不會損失的底氣。   這項底氣不是朱棣對他的縱容,而是切切實實地能夠保證大明不受損失。   當然了,像去年北征那樣無償出資是不會的,那隻是在大明遇到困難時的決定,是作為朱氏子孫,也是作為漢人應該做的。   如今朱瞻墡的決心,可不是來源於自己豐厚的家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