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家村熱鬧非凡,一眾村民皆是猶如過年一番,穿的十分喜慶,老裡正正是穿紅戴綠,那祭祀所用的貢品早就準備好了。
對於農戶而言,牛是家裡最珍貴的勞力,自然不會用來祭祀,所以這祭祀最多的,則是豬,以及雞鴨鵝。
海邊之上,石猴背負著那巨大的凋像,慢慢的從村子裡麵走了過來。
一眾村民也是緊隨其後。
海裡麵的老龍王敖廣隻覺得額頭有些冒冷汗“哎呀,這,這真是遭罪了,遭罪了啊,這丫頭的塑像,竟然讓聖人關注的石猴背著。”
塑像自然是敖靈的塑像,當初她在人間遊歷,便是在四海護佑四海之外的漁民,深受四海邊上的漁民祭拜與信仰,海龍王一次次的顯靈,這也是讓她得了不少的香火之力。
此番東海之中,老龍王敖廣神叨叨的不停說著,一旁的敖丙卻是笑著搖搖頭“無妨的,父親無需介懷,就算是背一下,那也不打緊,師尊不會說什麼的。”
袁山轉世石猴之事,通天在石猴出世之後,便是給幾個二代弟子交代了,所以敖丙看到那石猴背負著敖靈的塑像,也是覺得挺有意思的。
海邊。
塑像放置在了石板之上,長長的神龕之上,擺放著貢品,烤豬,雞鴨鵝以及鮮果,老裡正念叨著那年復一年重復的禱詞,一眾村民皆是跪在了那凋像前方,恭敬上香叩拜。
石猴站在不遠處,他那雙眸之間,金光浮現,看著那一道道隱現的香火之力,慢慢的匯聚,猶如微弱之光,慢慢的朝著那凋像之上匯聚而去,石猴就這樣看著,那一道道微弱之光,正是這些村民身上的。
祭祀很熱鬧,對於漁村的村民而言,這與過年無異,是海龍王保佑了他們,讓他們出海風雨無憂,收獲滿滿。
實則他們是不知道,這不過是老龍王敖廣隨意撒播的一些恩澤罷了。
春去秋來,酷暑寒冬。
石猴在這人間已經待了十年,他完全掌握了人世間的語言,學會了怎麼與人交流,融入到了這小小漁村之中,他也從裡正家柴房,搬到了老人家的西廂房之中。
“老爺子,石頭要走了。”
第二年的秋收已經結束了,石猴與老裡正坐在一起,吃著粗茶澹飯,緩緩說道。
“臭小子,瞎說什麼呢,這就是你家,這一年你辛辛苦苦,老頭看在眼裡,等來年開春,幫你說個媳婦,不嫌棄你那一身的黃毛。”
“老爺子,我是說真的,我從東海花果山而來,在海上飄了數月,結果便是來到了這裡,實話告訴老爺子,我可不是個人。”石猴齜牙咧嘴,片刻之後自己都笑了。
“你個小兔崽子,不是人是什麼,你還是妖精啊?”
石猴倒是愣住了,自己算不上妖精吧,自己連飛也不會,變化之術也不會,最多是個石頭裡麵蹦出來的猴兒。
“老爺子,我是萬裡迢迢,想要到人間找尋仙人拜師學藝的。”
“你想成仙啊?小石頭啊,爺爺可是告訴你,現在不是往昔了,我們這祖上大概千八百年前,那時候還能夠看到神仙蹤跡,現在是看不到了,那鎮子裡有耍把戲的道士,那些都是騙人的,現在人間哪還有神仙哦,以前在那大商朝的時候,神仙還隱在人間,而且甚至上朝為官,現在嘛,神仙都歸隱在深山老林之中了。”
“人間沒有神仙?”石猴放下碗快,有些失望的說道。
“倒不是沒有啊,難道你沒有聽說過地仙之祖嗎?沒有聽說過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嗎?救苦救難太乙天尊?我們這東海都聽說過了,傳聞南海那邊有座仙山,就是觀世音菩薩的道場了,救苦救難太乙天尊是天上的神仙,地仙之祖倒是我們人間界的,而且就在那西牛賀洲與南瞻部洲接壤之地。“
“老爺子,我要離開了,去找山裡的老神仙拜師,一日找尋不到,我便一年,一年找不到,我便十年的去找。“
石猴恭敬的給老裡正磕了三個頭,這一年多來,老裡正就把他當成自己的孫兒一樣看待,教他做人做事的道理,還教他識字,此番離別了,石猴心裡也是有些難受,不敢抬頭看老裡正的眼睛。
“明天再走吧,天色晚了。”老裡正沒有多說什麼,將石猴扶起來,交代了一句,便是回屋了。
第二天,石猴發現老裡正早早的給自己準備了包裹,包裹裡麵是一些吃食,還有一些碎銀子,一套乾凈的衣裳。
石猴深吸一口氣,背上包裹,直接一躍數十丈之外,很快便是消失在了這村子外麵。
餘家村村口,一位老者抹了抹眼角的淚“嘿,這小兔崽子,果然不是個人吶,這哪有人一躍數十丈的。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
一座山林之中,觀音菩薩感慨萬千,每日看著那石猴在那村子裡麵忙來忙去的,仿佛忘記了自己從花果山出來是乾嘛的,她甚至是自我懷疑,莫非聖人也搞錯了?但是如今看來,聖人沒錯,這猴兒在那餘家村生活了十年,真的一點不像隻猴子,除了學會了人族的語言,甚至是學會了察言觀色,嬉笑怒罵,嘗遍了人間喜怒哀樂,如今終於不忘自己初心,要來尋仙問道來了。
東海之中,敖丙與敖廣父子看了一眼“敖丙,走吧,你我父子二人,還鬥不過一個觀世音?”
兩人化作兩道流光,落於岸上,隨後消失不見。
卻說那石猴,在這鎮上遊蕩,快速的入山,也不知在這一座座山脈之中翻找,想要找到仙人洞府的入口,但是不過是徒勞無功。
一年又一年,衣裳已然爛了,破了,他再次圍上了草裙,猶如靈猴一般在山野之間疾馳奔走,翻越了一座座的山脈,卻是依舊無法找到仙人蹤跡。
“我真是憨,當初老爺子都說了,人間有地仙之祖啊,我去拜他為師吧,老爺子說,在南瞻部洲與西牛賀洲接壤之地,我不如出海而行,倒是快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