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浮光自在身(1 / 1)

夏祇 希厘 3456 字 2024-03-21

錚!   長劍出鋒,劍鞘卻散成了點點毫光,消失不見。   姚清心下不由一凜,不曾想對方所持,竟然還是件法器,先前在岐山之上一點印象都沒有。   “注意了!”李子正淡淡提醒了一句,刷刷刷,手中長劍抖動,生出縷縷雲氣,就那麼隨意朝姚清削來。   顯然他並不認為哪個“合氣”之境的修士能夠接得住自己隨手一擊。   就像“合氣”能夠調動“天地元氣”,對上剛開始修行的“聚氣”修士,就是毫無意外的碾壓。   不說其他,哪怕就僅僅隻是一縷“天地元氣”,“聚氣”之境都承受不起。   更不要說“化氣”了,已經築就道基、實現術法具現,有了自己獨特的道韻,跟“合氣”壓根就不是一個層次。   因此越境挑戰很難,不是沒有可能,而是本身首先就得有超出當前境界的寶物或秘術,否則絕無可能。   姚清自然不會大意,不過他還想看看自己當下與“化氣”大修士的差距,於是左手微張,使出陷空之力,右手短棍斜點,卻是鬥轉之力。   兩種力道相互交融,衍生無數變化。   嗡!   姚清隻覺一股如山如嶽般的大力襲來,根本就不容許抵抗,直接把他掀翻了出去。   “好道法!”姚清穩住身形,感覺這淩霄宗看似是用得是劍,但根底上還是落在了“法”之上,劍好像隻是一種特殊的媒介。   李子正手中長劍微顫,劍身四周的雲氣悄無聲息潰散了一縷,他的目光頓時一凝,再度欺身而上。   條條雲氣垂下,宛若樊籠。   姚清短棍輕點,無盡之力噴薄而出,左手上生滅之力卻後發先至,拍在雲氣上,雲氣看似巍然不動,卻稍稍黯淡了幾分,氣機運轉出現稍許凝滯,再被無盡之力緊跟而上,頓時蕩起。   嗤嗤嗤!   姚清自然見縫插針,手中短棍不停,化無盡為陷空,使生滅轉鬥轉,四大奇力於瞬息間不斷流轉。   李子正大意之下,一時間竟然失了先機,更無法壓得住對方,心中驚訝之餘更是惱怒,剛要有所動作,姚清卻已趁機脫身而出,停在不遠處微微喘氣。   兩人相比先前,不過是換了個方位,依然對視而立。   李子正隻出了兩劍,姚清卻是傾盡了全力,他沒有用“因果視界”和“現在態”,也沒有用什麼精妙的道法或劍法,更沒有用短棍自身的力量。   隻有最初始自《太微道經》中領悟而來的四大奇力,卻讓他有一種酣暢淋漓的感覺。   不止是李子正稍稍收起了輕視之心,就是葉姝,也是眼前一亮,哪怕姚清隻是淺嘗輒止,沒有透露出太多的東西,但他們倆都是名門大派出身,見識非凡,管中窺豹,自然能看出姚清手中道法的精妙之處。   遠非大衍神宗殘本所能比擬。   所以這個少年到底是什麼來歷,又是何傳承?   當年大衍神宗所修道法《太微道經》雖說神妙非凡,但神通術法卻差了幾分,這也是大衍神宗不惜耗費數百年功夫推演《天樞至法》的最大緣由。   也是以大衍神宗覆滅時,除了《太微道經》和《天樞至法》另有謀劃外,其他道法根本無法顧及太多,五大宗門又看不上,也不會費心思收集,最後散軼天下,全成了殘本。   這些宗門子弟自然都知曉,難道是海外傳承?   如此玄妙之法,必不會寂寂無名,什麼時候海外也有如此厲害的道法了?兩人均有些好奇。   反而《太微道經》本身的奇異,卻無人有深切體會,這一點姚清自己都很納悶。   按理說,《太微道經》這等道法必然很有辨識度,帝都就不說了,無人有這等見識,宗門子弟卻不同,因此他有段時間非常小心,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不曾想,不論是魏巖,亦或者岐山諸人,還有眼前的李子正,都對自己體內真元一點反應都沒有,好像自己修得並不是《太微道經》。   姚清百思不得其解,最後隻能歸結於“因果之力”,自己吸收“因果之力”後,就與大衍神宗所修之法有了根本上的區別,可以說是解鎖了《太微道經》的終極形態,無人相識也說得過去。   “既如此,倒讓李某人看看你還有什麼能耐?傳承自哪裡?”李子正冷笑,長劍大震,無數雲氣生出,刷的一聲,刺了過去。   姚清眼睛大亮,依然單以四大奇力應對,隻是對方第一劍他就很吃力了,第二劍已經是勉力為之,到了第三劍,幾乎接不住。   姚清體內真元奔湧,額頭上不斷有汗珠冒出,四大奇力流轉間甚至隱隱有種融為一體的感覺。   “能接我正式三劍,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你雖是‘合氣’,也算很了不起了!”李子正輕笑,第四劍壓下,他有自信,對方接不下自己這一劍。   甚至一旁葉姝也做好了隨時出手接應的準備,能在“化氣”後期手中堅持這麼久,已經可以自傲,也足以證明姚清所修道法的不凡,不輸與任何宗門。   但“合氣”就是“合氣”,無法與“化氣”相提並論,若是李子正全力出手,姚清估計一招也接不住。   就是對上“化氣”初期,哪怕“合氣”大圓滿跟其隻有一線之隔,估計也不會接得下三五招。   這是質的差距,數量上無法彌補。   不過姚清不一樣,他不隻有四大奇力,他還有很多底牌,之前不過是壓力測試罷了。   他最大的目的反而不在於此,而是磨礪修為,磨礪“浮光自在身”。   同作為《天樞至法》的七絕之一,又怎會差了“十方鬥戰法”或“紫微天衍數”?   所以先修行“紫微天衍數”是對的,否則即便有“因果視界”和“現在態”,也無法這般輕易上手。   “紫微天衍數”可以說是《天樞至法》的總綱,是一切的起始,基於此,才能由一及萬。   “誰說我接不下第四劍了!”姚清長笑一聲,身形微晃,帶起無數流光,似乎隻是一個閃爍,就似鬼似魅般脫開劍勢,直接出現在圈外。   “咦!”   “咦!”   兩聲輕呼同時響起,一個是李子正,一個是葉姝,這是什麼身法,如此神妙,如此不同凡響,怎麼就從無見識或聽師門提起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