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煉神3境(1 / 1)

夏祇 希厘 3336 字 2024-03-21

禦空而行,姚清早已體驗過。   他先前催動“天樞法袍”,法袍就會化成一個臨時的道基,從而生生把使用者的修為從“合氣”推至“化氣”。   成就道基之後,天地在修士的眼裡已經大為不同,無盡的天地元氣如臂使指,禦空就變得如行走奔跑一般,成了唾手可得的能力,最後化為本能。   第二日淩晨,姚清借助突破已經全部恢復修為,心想自己如此,葉姝肯定恢復修為,那便不用自己相送了。   可惜,時日還短了一些,怕達不到原先希望達到的效果。   “也罷,一切隨緣,既然已經達到‘化氣’之境,有了最基本的自保之力,倒可以放開一些手腳。”姚清暗暗思量。   此時,太陽初升,霞光噴吐,一道一道,沾染了半邊天空,其中有一縷恰好落在了葉姝身上。   隻見一枚剔透晶瑩、有棱有角的立體菱形神念自她眉心虛無處浮現,映著朝霞,滴溜溜旋轉。   正是達到“煉神”第一境“顯聖”的標誌,精神念頭徹底實質具現化。   煉氣有三境:聚氣、合氣、化氣,分別經歷天人感應、天人合一、天人相化,是修士從凡到非凡的第一次躍升,是用天地元氣對肉身的徹底洗煉。   煉神同樣有三境:顯聖、分識、成神,同樣要經歷神念具現、神念分化、神念升華三個階段,是修士從凡到非凡的第二次躍升,是對精神力量的徹底洗煉。   正如鬼王宗的那個神念之體,就是達到“分識”之境的一種神通,可以化生無窮神念,每一枚神念都可承受主意識,也可間接控製。   不像“顯聖”之境,隻有一枚神念,萬不可隨意以之對敵,一旦被人毀滅,那就是徹底的死亡。   到這一步,修士便可借助道基之力,將所學道法或神通直接銘刻於神念之中,施法自能隨心如意,言出法隨,直接以神念勾連天地元氣,比“化氣”之境厲害了不知多少倍。   更不要說神念的種種妙用,窺人想法於無形,殺人性命於瞬息,人前顯聖,幾近無所不能。   麵對這等可以說是詭異的能力,也怨不得大司禮宗佑棠滿腹之愁。   姚清嘆了口氣,移開目光,隻靠自律,修士麵對凡人,永遠都會高高在上,凡人很難會有機會。   若真是遇到了一兩個有野心也有實力的修士,那下一步就是掌控世俗,禁錮思想,徹底把天下化為神權之國。   如此,前世的科技文明,在這一世,都不可能出現,凡人就沒了任何機會。   “所以出路到底在哪裡?”姚清忍不住望天。   “你的心思很亂?”不知何時,葉姝已經修行完畢,看著他問道。   “咳!亂窺人想法這一點要不得。”姚清忍不住說道,所以說為什麼這些有神念的修士最討厭了。   “窺人想法並無外界想象中那麼容易,人的精神念頭千變萬化,神念雖能感應,但也需要解析。再者麵對修士,神念臨體,真元自能感應,隻能算是一種比較雞肋的神通。”葉姝一本正經解釋道。   末了,又道:“我還不屑於做這等窺人隱私的事,是你臉上清楚地呈現了你內心的想法。”   姚清有點目瞪口呆,他還是第一次見這個清冷的姑娘說這麼多話,想了想道:“其實也沒什麼,就是心裡對一些事有點無力。”   葉姝點點頭,沒有再問什麼,好像隻是單純提一下就作罷。   “葉姑娘修為既已突破,回去估計也就在一念之間,在下怕是跟不上你的速度了。”姚清出聲道。   “原本就不需要你們跟著!”葉姝淡淡掃了他一眼,“不過我還是建議你去西州之西去看看,距離無量山不遠處有一座大城,或許對你心中的想法會有些啟示。”   姚清聞言,倒是有些意動,這些宗門是如何運轉的,又是如何與世俗打交道的,他們即便人人都能辟穀,也不可能與世隔絕,所以先了解了解自然很有意義。   姚清更沒想到的是葉姝這個小姑娘看似冰冰冷冷,實則心思極為細膩,知道自己的心思所在,便笑道:“那便叨擾姑娘了。”   他略一思忖,又走到後方極遠處跟陳立等人交代了一番,去往無量山,近萬裡之路,自己跟葉姝可能不足一日就能趕到,陳立等人即便人人騎快馬,也得二十天才行。   所以不得不提前安排一番。   “我見你身法精妙,想必在禦空之法上也見長,不知速度如何?”葉姝見他準備妥當,便問道。   “應有一音之速。”姚清仔細感應了一番,以“浮光自在身”中的禦空法推演,全力趕路,超過音速應該沒有什麼問題。   “果然可以媲美最為頂尖的身法!”葉姝眼睛一亮,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我這一脈有一法名‘咫尺天涯’,‘咫尺’是方寸間的騰挪,‘天涯’則是一步萬裡之法,當初我剛入‘化氣’,禦空而行也不過一音。”   “姑娘所說的頂尖身法有何標準?”姚清好奇道。   “要達到頂尖之列,單說禦空,就得以一音之速起,‘煉神’之後要能達到脫離一界的速度,元神之前要有脫開一域的能力。”葉姝道,“當然,元神高手神通莫測,一念即可上天入地,撕裂空間,映照無窮,所以這裡隻說肉身之速。”   姚清心中了然,對方所說的一界一域什麼的,應該是指的至少是第二第三宇宙速度,這就有點恐怖了,要是在前世,還不得肉身遨遊宇宙?   煉氣三境本就是肉身的不斷升華,否則也經不起這般速度,早就在加速中解體了。   至少到了“化氣”之境,凡俗一切兵戈對姚清都沒有什麼作用,基本上跟普通人都是兩個物種,怪不得修士無法與凡人共情。   這也正是上古四宗的強大底蘊之一,數千年發展,道法神通不斷擴展、不斷完善、不斷推陳出新,方方麵麵,幾無短板。   要是擱在方占國、薛雲生等人身上,萬裡之路,依然足夠遙遠,即便他們能夠飛行。   想到這裡,姚清又要忍不住對大衍神宗諸多先賢豎個大拇指,沒有他們,就沒有今日的自己,沒有他們,即便自己知曉了修行之事,要想走上正兒八經的修行之路,也不會這麼順利。   甚至沒有他們,帝都那一劫都不好過,說不準他們一家人就要遠走他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