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天元13劫(1 / 1)

夏祇 希厘 3486 字 2024-03-21

姚清甚至都想直接轉身離去,隻是想到菊東籬,才又硬生生止住腳步。   “不試試怎知不成?東籬說你心思通透,看待問題別出心裁,往往直指要害,正好一展所長,讓老夫見識一番。”梅以曲笑道。   他當然不是在為難,而是進一步了解眼前這個少年的手段。   姚清看了看腳下的棋盤,忽而笑道:“既然梅先生一再要求,姚某就卻之不恭了。”   說完坐在了梅以曲對麵。   梅以曲微微一笑,並不在意姚清話語中的不敬,撚起一粒白子,放在棋盤上。   “梅先生大才,還要占晚輩便宜?”姚清張了張嘴,說道。   “棋盤如沙場,哪還有什麼讓與不讓,老夫都等了你三息時間,你卻不動,老夫自然要動了。若是東籬在此,必不會廢話這麼多,早就搶先出手。”梅以曲笑道。   姚清搖搖頭,拿出黑子跟著放在棋盤上。   兩人一人一下,前十幾手下得極快。   梅以曲神色自然,一行一動極有韻律,姚清卻眉頭緊皺,出手越發緩慢,甚至後麵一子落下,都要深思許久。   “你若不拿出真本事,二十手之後便要落敗,還未到中局就再無希望,你是老夫見過的棋力最差之人。”梅以曲掃了一眼棋盤道。   我本來就不太會好伐!姚清暗暗吐槽,展開“現在態”,眼裡墨色中,棋盤一陣虛化,像是無數線條,那一顆顆棋子如墨如點,瞬息就變幻了無數次,產生無數變化。   姚清略一沉思,落下一子。   梅以曲輕“咦”了聲,跟著落下,他一時間竟有些看不透姚清這一手的用意,隻能對招拆招。   如此一來情形直接轉換,姚清落子極快,梅以曲倒漸漸慢了下來,他非是猶豫不決,而是換在姚清的角度推演思路,是以不知不覺中棋盤一角已被兩人填滿。   又十幾手過去,梅以曲竟駭然發現自己給姚清準備的絕殺陣不知何時已被對方暗中破去?   他神情一清,笑道:“你小子果然奸猾,一子包含二十餘種變化,說來復雜其實也簡單,老夫總以為你有什麼了不得的定式,卻不曾想你就這般簡簡單單以力破之,讓老夫落入盅中,後生可畏啊!”   姚清笑了笑,心下略鬆。   “老夫七歲開始學棋,至十八歲自創‘壓星法’,便再無敵手,後十年遍尋天下殘譜,發現均不過徒有虛名,盡皆被老夫輕鬆擊破。再後來琴道大成、書畫亦雙絕,頗有些了無生趣,這世間竟無人能與我對弈、能聽我音、能賞我書畫?”梅以曲嘆道。   姚清靜靜聽著,也不搭話。   “直至被師尊遇到,才發現還有修士一說。既然凡人不行,老夫便與天弈、奏天音、留天美,也是其樂無窮。”梅以曲哈哈大笑。   “梅先生之才,姚某亦是極為欽佩。”姚清贊道。   “你小子這話裡有話,卻是言不由衷。罷了,老夫前些年回顧己生,終得一法,名‘天元十三劫’,你若能走上一遭,遍歷劫難,那才真得了不起。”梅以曲笑道,心裡很滿意,覺得這小子已經有資格了。   “還請先生行子。”姚清道。   “一劫十三子,共計一百六十九子,就看你的造化了!”梅以曲說著落下一子,位置卻極為奇怪,遠遠避開戰場,似乎毫無用處。   姚清卻有些凝重,因為他以“現在態”觀察,發現無論怎麼看,那枚棋子的變化都有些不能窮盡,更不要說在其中找到最為正確之路了。   這便是“現在態”的最大缺陷,在於萬物變化,在於查缺觀機,無法進一步延伸。   “過去態”與“未來態”則不同,一眼下去,盡皆了然,自然知道每條路的來歷和結局。   當然,最佳解決手段其實是結合“紫微天衍數”和“後天歸元大陣”,前者演化無窮,後者收束一切,所選便是最為完美之路。   不過他並不想這樣,“現在態”已經是在作弊,再用上兩大推演至法,就有點無恥了,而且暫時亦不方便暴露這些。   姚清沉思良久,慢慢放下一子。   梅以曲卻是看也不看,右手輕抬,又落下一子。   姚清愈發凝重,久久不動,足足刻餘鐘過去,才又放下一子。   梅以曲絲毫不在意,隨著姚清的動作繼續落子。   如此十三手過去,姚清愈發難以落子,無數種變化,各種陣眼此起彼伏,他完全不能確定哪種變化才是對方真正的用意。   等到第一劫圖窮匕見,姚清不由滿頭大汗,剛剛所得優勢竟然一瞬失去。   此時,兩人落子的地方已經不是簡簡單單普通棋盤,而天地元氣化入其中形成的天地之棋。   “天下變化,哪能盡算?你越是追求完美,與你想象的結果便離得越遠。這一劫乃是問人心,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若是初學者,不求長遠,便能脫劫,如你跟東籬他們,總想著事事掌控於心,不允許半點意外,卻是不成。”梅以曲道。   “這世間本就混沌而又有序,有序變混沌更是不可避免,豈能事事如意?想要事事如意,便得允許不如意。不過你還能繼續,隻是無論如何也走不過第二劫。”梅以曲續道。   姚清點頭受教,暗暗思忖要不要換一種方式,就是為了菊東籬,他也不想這般認輸,總得讓對方滿意不可。   所以不得已還是要搬出“因果視界”。   “現在態”雖然脫胎於“因果視界”,但“因果視界”並不是“現在態”,兩者不一樣。   “現在態”重萬物變化,無法涉及更具體的東西,是姚清當時為了鬥法而領悟出來的一種神通。   “因果視界”則不同,大而全,本身就是信息流的一種呈現,隻要他願意,隻要他精力足夠,便可以了解一切。   應該能應付眼下的局麵吧?姚清搖搖頭,進入“因果視界”,細細琢磨一番,落下一子。   還真是不撞南墻不回頭?梅以曲有些奇怪的瞥了一眼,看得出對方依然是在以力破技,在無數變化的基礎上尋摸最佳之位,這麼頭鐵?   梅以曲輕笑,也緊跟著落下一子。   但令他沒有想到的是,姚清就這麼頭鐵地一路撞了過去,第二劫、第三劫、第四劫,直至第九劫,才久久沒有動作。   梅以曲見姚清發呆,不由暗暗鬆口氣,他還是第一次遇見能一路勢如破竹闖到九劫之人,就是竹書年也隻不過到第三劫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