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學的體係(1 / 1)

夏祇 希厘 3122 字 2024-03-21

新建成的政務大廳已經成為整個夏州中樞,一切重要決策還有溝通與協調都會在這裡完成,原本王府與夏州本地官僚的架構被姚清完全打散,分散到新成立的各個部門。   初始很多人還很別扭,感覺處處不便,等這套係統慢慢磨合完畢,大家才發現效率上的極大提高,因此各種反對聲音很快就消沉下去。   政務大廳隻是整個中樞建築群最前麵的一處大廳,內部自然少不了各種議事之所。   還好這個年代的建築沒那麼復雜,更重要的是琳瑯島和修士帶來的龐大助力,否則想要在短短幾個月內、多處開花建成這麼多房屋並不容易。   擱在虞朝,修繕或者新建大殿什麼的,都要以年計,畢竟沒有哪個修士會去跟泥腿子混在一起,做這些醃臢活!   對於內部議政之地的布局,姚清直接用拿來主義,把前世各種規格的會議室全部搬過來,既進一步淡化尊卑之觀,也為了交流方便,畢竟一個人坐著,其他都一排排站著,總有些別扭。   人來得很快,包括各方麵的主事人,陸陸續續,整個大廳都坐滿了人。   之前天上元神之間的鬥法,或許很多人都看不太明白,但結果是什麼,顯而易見。   特別是原先就身據修為的琳瑯島、義軍頭領等人,元神的恐怖,他們才有真正的切身感受,這種恐怖甚至都不是單純力量上的強大,而是各種匪夷所思的能力。   比如對空間的掌控,比如對某種低境界修士習以為常的現象進行肆意揉捏,比如生命層次提升帶來本質上的碾壓等等。   也正因為如此,他們更能明白姚清,明白能讓五大宗門輕易退卻的不容易,這種底蘊就是無生真人親自降臨都未必能做到,這種威懾也直追當年的大衍神宗,這種自立幾乎是虞朝想也不敢想,更是虞朝夢寐以求而不得的結果。   是以無論是誰都滿懷激動,因為他們在夏州站穩了腳跟。   除非五大宗門能出動五尊以上的元神,來跟小小的夏州死磕,且不說五大宗門內部能不能協調一致,單是上古四宗愈來愈表現出來的某種傾向就讓他們投鼠忌器。   這也是當下與三十年前最大的不同之處,當年五大宗門擰成一股繩,上古四宗遊歷世外,萬事不管,才造就了如今的格局。   所以正如姚清所推演,他們至少有兩三年時間的發展空間。   當然,在場其他人肯定不會這麼認為,他們覺得夏州已經自立,可以平穩發展很多年。   這一點姚清也不會專門點出,看問題的目光長度與廣度不同,得出的結論自然不一樣。   姚清沒有多說什麼,抬手示意大家平靜下來,先聽夏州各方麵新政的推進情況,點評完之後才把目光投向詹知行。   “世子可是有什麼新的安排?”詹知行問道,說實話,他還是有些神思不屬,依然震驚於之前元神之間的較量。   原本在他的心裡,五大宗門不會這麼很快降臨,即便降臨也不會直接出手就是王炸,夏州應會有好幾年的發展期,能夠真正把天工別院,不,是道院,真正把道院建立起來。   等姚清扛不住宗門的壓力了,道院的發展也會走上正軌,他也就能看清這條路到底正不正確,算是給這個世界留下點火種。   他萬萬沒想到的是,五大宗門一出手就是全力,根本沒打算慢慢添油,就在他心生絕望之際,姚清卻給了他一個大大的驚喜,夏州背後,竟然能湊出四尊元神級別的戰力?   是以詹知行暈暈乎乎,心思一時半會沒能收回來。   “我打算重新梳理一下道院,把內部科目的分類進一步合理化、規範化、專業化、體係化。”姚清直接道。   “嗯?”涉及到道院,詹知行一下子就來了精神,“世子請細說!”   這些他之前本就在考慮,甚至去年在姚清的提點下,天工別院已經開始了分工協作,但還遠遠不夠。   “在座的各位要清楚,道院才是我們真正的未來,如果形不成正向循環,眼下一切終究還是要被抹除。”姚清沒有急著回答詹知行,反而用目光掃過每一個人的麵孔。   眾人聞言,心中不由一凜,原先隱隱存在的事不關己的念頭頓時全部消散,都認真起來。   姚清點點頭,想了想出聲道:“道院內部先不說,我想盡快在夏州各級設置官學,形成縣學、郡學然後到州府道院三級。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   “世子所言的官學是指?”劉希平問道。   “費用由州府、郡府、縣府及學子各出一部分。”姚清道。   劉希平皺皺眉,猶豫了下卻沒有說話,其實以夏州目前的財政狀況,完全是靠別人的積蓄在揮霍,自身沒有任何造血反哺能力,但姚清既然這麼說,應該會有辦法,畢竟修士才是最大的變量,讓很多不可能成為了可能。   “師資呢?”詹知行問道。   “開科取士,把有一定學識的人選出來分下去,先提高識字率,再談其他。”姚清道,“至於他們願不願意,且與官員選拔掛鉤,兩年,想要當官,必須先去教兩年的書。”   劉希平聽了,眉頭又是一皺,這並不容易,但他還是沒有說話,有些事姚清曾和他深入談過,也明白無誤地告訴他,夏州的時間並不多。   各種變革隻有在最初時最為容易,等穩定下來,形成新的利益階層,可就很難了。   劉希平原以為姚清說得是五大宗門來襲,可這一劫過去,姚清並沒有任何鬆口氣的感覺,可見將來還會有更大的劫難。   劉希平深深吸了口氣,姚清說得對,最開始也是最好的時機,再難的事也要推下去,他已經上了這艘船,隻能希望能走得遠一點,以期看一看以前從未看到過的風景。   之前他不會這樣想,但在姚清帶著王府來到夏州後,夏州翻天覆地般的變化都讓他看到了某種希望,那種可以讓他拋去一切也要想實現的希望。   所以,劉希平想跟著走下去,他不想掉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