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或許就是世子曾提到過的一個詞,文明!”詹知行率先清醒過來,突然想起以前姚清嘴裡的一個詞,也是別有所感。 因為之前他並不能理解這個詞所代表的意義,眼下聽到姚清對道院的安排完善之後,他才明白,文明這個詞所代表的厚重。 姚清見大家消化完畢,乾咳一聲道:“當然,這隻是粗略劃分,後續再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每一學科之下當分不同方向,比如器學,就可細分為法器、機關、兵器、日用之器等等,具體還需道院自己慢慢完善。” 詹知行點點頭,眼下道院各個主體建築還在建設當中,之前他還在疑惑姚清是不是有點奢靡了,在斟鄩城遠郊劃出那麼大一塊地,無數建築同時開工,整體規模直追帝都學宮。 而且道院很多建築都不是一二層那麼簡單,融合了海外一些技術以及姚清本身的提點,很多建築都是三層或者四層。 若非有琳瑯島的機關,若非有修士親自下場輔助,若非夏州有這麼多勞力,想要完成姚清那種規劃,估計非得七八年不可。 此時聽到姚清針對道院學科的設置,再細分不同主攻方向,怕是要有數十上百種不同領域,每一種領域都需要龐大的專才,如此一來,那等占地規模也是理所當然了。 等到整個夏州三級學製形成,等到道院慢慢完善,那麼這裡估計會發展成整個天下最為璀璨的聖地。 詹知行深深吸了口氣,突然又有些害怕,害怕眼前一切都是鏡花水月,害怕夏州大好局麵會被人連根拔起,害怕眾人等不到道院真正發揮作用的時候,可偏偏他們又沒有任何辦法去改變,隻能把一切希望壓到姚清身上。 這一刻,詹知行無比期望姚清的修為能夠一日千裡,祈求他能夠威壓整個天下,給道院成長撐開足夠的時間和空間。 也不止詹知行,就是菊東籬等人,心中的震撼也不比旁人小,這一刻起,他們這些從海外而來的人真正把夏州當成了自己的家,而不僅僅是看在與姚清的交情上。 因為夏州有道院,道院讓他們看到了某種不一樣的天地,他們心甘情願把一切奉獻給那個未來。 等到眾人就道院商議完畢、定下大方向之後,姚清才轉過話頭,剩下細節問題和具體如何推進就靠道院自身和詹知行了,他並不會過多插手,他隻看結果。 原本這次會議到這裡應該就可以結束,但姚清沒有宣布結束,而是依然坐在最上首位,像是在等什麼。 果然,劉希平出聲道:“世子,夏州目前雖然一片大好,但也醞釀著極大的危機。” 這話一出,原本略有些嘈雜的會場瞬間就安靜下來,很多人不能理解,這麼一個能夠擊退五大宗門的大好局麵下,劉希平為何要潑冷水。 “你說!”姚清道。 “夏州目前所有一切的基礎,都是世子自身從各方得來的積蓄,原就是無根之水。”劉希平道,若是早知道世子有這麼大的能量,他當初絕不會允許世子這般敗家,而是會細水長流,讓夏州慢慢一步步變好。 此時夏州好是好,但攤子鋪得太大了,很容易全麵崩盤。 如果當初不是姚清強力把土地分下去,打碎士紳的瓶瓶罐罐,讓他們有了一些退路,那麼等局麵崩盤後,夏州將徹底不可收拾,他們這些人豈不都成了笑話? 雖然已經不會走到那一步,但劉希平還是想點出這一點,沒有深入處理政務的人,永遠不知道這中間有多大的風險和隱患。 姚清聞言不由笑了:“我還以為你們永遠指著我呢,看來劉大人座下的官員們並非屍位素餐之輩。” 他是真鬆了口氣,一個人的精力畢竟有限,不可能麵麵俱到,隻有調動起所有人的主觀能動性,才能持續發展,自己也隻需把控好方向即可。 劉希平抿抿嘴,並沒有說話,臉色依然很嚴肅。 “劉大人可有對策?”姚清嘆口氣,感覺劉希平有點誤會自己的意思了。 “下官有兩策,還請世子定奪。”劉希平沉聲道,“一是以現有金銀及糧食為基,發行寶鈔,二是以世子前期所建的工坊為基,把工坊所產的各種機關賣出去,不僅夏州本地,還要賣到西州、雷州及內九州。” 寶鈔類似於紙幣,虞朝也在發行,但已經貶值得不成樣子,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不過能夠知道發行寶鈔之前錨定參照物,已經能夠證明劉希平的不凡。 況且他亦能看出自己與西州、雷州之間的關係匪淺,是以沒有提到幽州與蒼州。 這兩策,一方麵是理順內部,進一步節流,另一方麵是溝通內外,是開源。 夏州生產出來經過優化的各種機關,本就是一大殺器,隻要能銷售出去,自能帶來源源不斷的收入。 姚清奇怪地看了他一眼,一時間沒有說話,或許自己可以真正的放心、著手專注於自己的事了。 會場愈發安靜,氣氛慢慢凝滯,姚清突然笑了一聲,道:“劉大人說得很好,就按劉大人的意思辦吧。” 就在劉希平思索姚清是不是在說反話時,又聽姚清道:“不過對於內九州,還需我們主動去開辟,暫時不必經過朔州,利用修士把重點放到江州、揚州,那裡富庶。” 劉希平這才鬆了口氣,也意識到自己似乎誤會了世子,也看輕了世子,世子並非那種剛愎自用、目空一切的人,自己這種謹慎大可不必。 姚清又看向詹知行和菊東籬:“道院‘器學’這一學科其實可以先行組建,提前與各大工坊溝通,前期便盡量服務夏州對外貿易,畢竟日用之器,不僅僅是機關,可以是很多。” 詹知行與菊東籬相視一眼,齊聲應下來,夏州第一個能夠自主造血的部門,竟然與道院有關?這也讓他們很是振奮。 有投入有產出,才是長久之道,否則光像無底洞一般純投入,即便姚清不說什麼,其他人也會有意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