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姓氏名字起源和流變(1 / 1)

公元前二百七十八年,秦國伐楚一代名將白起率軍攻陷楚國國都郢,焚毀楚國的宗廟和夷陵。聽聞這一消息被楚王放逐江南的三閭大夫屈原萬念俱灰,含恨投江自盡。端午節就是為了紀念他而來,感謝他吧。。   百科上的屈原,生卒年是(約前340年~前278年),羋姓(一作嬭姓),屈氏,名平,字原。擱在現在,他身份證上是不是得寫著羋平???姓氏名字四者有何區別?   所生也.古之神聖母,感天而生子,故稱天子。在母係社會,由於男女之間沒有固定的配偶關係,大部分孩子都是隻知其母而不知其父,母親是他們唯一可確認的親屬,當此所以母性就可以表明親緣關係。同姓之人往往是同一女性的後代,所以姓最早的作用就是一定程度上區分血緣關係。   古語說:同姓不婚懼不殖也。東漢班固所著《白虎通義》講的更明白:人所以有姓者何?所以崇恩愛、厚親親、遠禽獸、別婚姻也。故世別類,使生相愛,死相哀,同姓不得相娶,皆為重人倫也。   可能也正是因為姓最早產生於母係社會,所以上古時期的大姓,如姬、薑、姚等都有女字的偏旁部首。當然,上古時期也並非所有姓都有女字旁。有學者認為,據殷商銅器銘文可見,性與有些動物、植物、自然事物之間存在聯係,因此,也有“圖騰化姓”的可能。   到了父係,社會姓的數量開始增加。《國語》記載“皇帝之子二十五宗,其中得姓者14人,分12姓”這反映了當時人口的增長,歷經代代繁衍,原有領地人口變多,資源漸漸不足,供給一部分人需要另尋新的地方生活了,這可能是放養狀態了。原本同姓的子孫也由於遷居形成了不同支係,為了區別彼此,新的支係以氏相稱,這就是所謂的“氏由姓來”。宋朝有個劉恕這麼形容的:姓統其族考之所自出;士別其子孫所自分。   也正是從這一時期開始,隨著人口增加生產力水平提升,階級差異也隨之而生。古代典籍中“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胙之土而命之氏“。這種“封邦建國,賜姓命氏”的做法,始於夏盛於周。西周初年,先後共分封了七十一個諸侯國,其中同姓四十國,異姓三十一國。此時的各諸侯以封國之名為氏,是為“小宗”,然後共尊周天子為“大宗”。當然,在宗法製度下,各小宗還可以再向下分封,比如貴族可以用封邑或者駐地為氏,如南宮西門東郭等,高官則可以以官名為氏,如司徒東馬等,效力於王室的技術人員,也可以以職業為氏,如卜陶石等。   如果某人實在貧困,既非勛貴,又無官銜,還沒職業無從獲得姓氏怎麼辦呢?那個不尊重平等的時代“賤者無氏”,甚至彼時的等級差異。甚至那時候是要用氏來“明貴賤”,一個人從出生起就打上身份的烙印。   姓氏有了名字還會遠嗎?   《說文解字》載:名,自命也。從口,從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見,故以口自名。“名”最早的作用可能是在照明不發達的情況下,人們於漆黑的夜晚裡自報家門。遠古時期的人們起名沒那麼五花八門,無非是近取終身遠取之物,甚至甲乙丙丁,比如著名的庖丁先秦時期名大都隻有一個字,如莊周孟軻韓非李斯等。。。   隨著人口增加,這種做法肯定是不利於人們對表意排輩的需求。從南北朝開始,雙字名逐漸占據半壁江山,甚至明清之際,文人士大夫的名也越來越多的出現雙字。   周禮認為,在成年以後,大庭廣眾之下有身份的人若以名相稱,未免跟狗剩、鐵錘、鋼蛋的待遇相似,顯得不夠尊重,因此,有身份的男子會在二十歲後由長輩或者師長冠而之字,女子則訂婚後舉行笄禮並取字。若一直待嫁未許,則在二十歲舉行笄禮,這就是是“待字閨中”的由來。   那既然取“字”依托於原名,二者之間,多少沾點聯係,不太可能一個人名叫張三,卻取名“正義“”守法”。一般來說,字和名意義相關。如屈原,他名平,字原,《釋名》中說,廣平曰原。,又如漢末周瑜字公瑾,瑜、瑾皆為美玉之稱;諸葛亮字孔明,明亮亦相通。   名和字在用法上的區別就是長輩對於晚輩可以直呼其名,但若平輩相稱或者稱呼尊長則要稱字,這是規矩,一直延續到民國,著名物流公司董事長蔣還是稱呼他的學生、手下的字。清代人的《柳南隨筆》中就說“敬其名,則未有不稱字者”。擱古代如果倆平輩的人在互相知道彼此的表字之後,還互稱對方的名,那這關係,“國罵”也就不遠了。   東周,隨著父係等級社會愈發成熟,姓氏名字體係也廣為實用。先秦時期,男子通常稱呼士加名或者字,比如屈原孔丘。偶有一些例外會稱字加名,比如孫叔敖和屈原一樣姓羋。羋姓,氏蒍,名敖,字叔敖。對女子而言,在出嫁之前不會有丈夫的“氏”,所以必須稱“姓”,表明血緣關係,出嫁之後則可以冠上自己配偶的氏,張三哥娶了李四娘,後者就會被叫做張李氏。   姓氏名字都是作為古代社會等級製識外在的表現形式,一度被嚴格區分不可混淆。中國人漸漸變成了如今這樣以姓名相稱的呢?姓氏在西周宗法製度下,各宗氏縱向依靠血緣傳承,橫向靠姻親連接構成了一套非親即戚的關係網,姓氏可以用來表明親疏遠近。隨著世代繁衍原本靠血緣姻親構築的貴族網絡漸漸失效,加上生產力變革,各諸侯國變法圖強井田製被陸續廢除,世卿世祿也要不復存在,庶民與貴族之間的壁壘開始鬆動,妄圖用姓氏來明貴賤的做法逐漸失去意義,終於當戰國降臨天子失效,諸侯兼並群雄奮起百姓離亂,原先的大宗早已成為瑟瑟發抖的吉祥物。原本的小宗你一方唱罷,我登場,西周初年本被預設各自安好的族群在數百年分崩離析後,又逐漸融合姓氏無別。到了秦朝,正式合而為一,書麵記載中姓氏混用也恰恰最早出現在《史記·秦始皇本紀》。“始皇帝,名政贏姓趙氏”當稱趙政,但從一統天下的“嬴政”時代始“戰國以下之人,以氏為姓”,姓氏之稱,自太史公始混而為一。姓氏合一由此出現,它不再是某一家特權,而是華夏大地上所有生而為人者理當享有的權利。   名字之分。先秦以降不少出身世家或後來身份顯赫的名人或以字行於世,以及他們的字比名還要廣為人知。比如伍子胥,名員,又名貟,字子胥;項羽姬姓,項氏,名籍,字羽;這種習慣到了唐朝初年,不再是文士專利,在較為尚武的年代,武將如秦叔寶、尉遲敬德、蘇定方、薛仁貴等和文官如房玄齡、高士廉。殷開山等也都以字行。隨著兩宋開始以文約武,上述“殊榮”重又回到了尊貴的文化人頭上,比如明代的劉伯溫、楊士奇、唐伯虎、文征明等。   自夏商至明清,古代社會的等級身份差異猶在。但隨著竹簡、絲帛、紙張的刺激,運用知識傳播更是廣泛,取名取字的權利不可遏製的延伸到所有掌握涉及知識的貴族、豪強、官宦、商人、鄉紳、幕僚、書生甚至百姓之中。這種尊卑差異也將在一個更平等的時代裡,退出歷史的舞臺。   回望上古八姓,貴族得氏、世家取字以行與世的年代,不難發現那時姓氏名字的背後是古代社會裡種種明確彼此先天身份差異的特權。   伴隨著歷史天空風雲變幻,曾經高高在上者妄圖獨享的榮光終究會被一輪又一輪的時代浪潮所抵蕩,最後不可避免的化作消散的過往,唯有人民的姓名代代流芳。   失去意義,終於當戰國降臨天子失效,諸侯兼並群雄奮起百姓離亂,原先的大宗早已成為瑟瑟發抖的吉祥物。原本的小宗你一方唱罷,我登場,西周初年本被預設各自安好的族群在數百年分崩離析後,又逐漸融合姓氏無別。到了秦朝,正式合而為一,書麵記載中姓氏混用也恰恰最早出現在《史記·秦始皇本紀》。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始皇帝,名政贏姓趙氏”當稱趙政,但從一統天下的“嬴政”時代始“戰國以下之人,以氏為姓”,姓氏之稱,自太史公始混而為一。姓氏合一由此出現,它不再是某一家特權,而是華夏大地上所有生而為人者理當享有的權利。   名字之分。先秦以降不少出身世家或後來身份顯赫的名人或以字行於世,以及他們的字比名還要廣為人知。比如伍子胥,名員,又名貟,字子胥;項羽姬姓,項氏,名籍,字羽;這種習慣到了唐朝初年,不再是文士專利,在較為尚武的年代,武將如秦叔寶、尉遲敬德、蘇定方、薛仁貴等和文官如房玄齡、高士廉。殷開山等也都以字行。隨著兩宋開始以文約武,上述“殊榮”重又回到了尊貴的文化人頭上,比如明代的劉伯溫、楊士奇、唐伯虎、文征明等。   自夏商至明清,古代社會的等級身份差異猶在。但隨著竹簡、絲帛、紙張的刺激,運用知識傳播更是廣泛,取名取字的權利不可遏製的延伸到所有掌握涉及知識的貴族、豪強、官宦、商人、鄉紳、幕僚、書生甚至百姓之中。這種尊卑差異也將在一個更平等的時代裡,退出歷史的舞臺。   回望上古八姓,貴族得氏、世家取字以行與世的年代,不難發現那時姓氏名字的背後是古代社會裡種種明確彼此先天身份差異的特權。   伴隨著歷史天空風雲變幻,曾經高高在上者妄圖獨享的榮光終究會被一輪又一輪的時代浪潮所抵蕩,最後不可避免的化作消散的過往,唯有人民的姓名代代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