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 清風曲 第13章 不1樣風景(1 / 1)

感受著和煦的微風,享受著清晨的熹光。   碧藍的檀淵湖邊,仰躺在青檀木長椅上頗為愜意的諸葛明如是想到。   不過,身為老師的自覺,他還是有的。   有些慵懶的聲音響起。   “你們坐的隨意一些,躺著更好,長言你也是。”   蕭長言有些無奈的笑了笑,輕聲道:“聽他的吧,你們隨意一些。”   眾學生:“(。-_-。)”   “我們現在來講關於修行的一些知識。”諸葛明稍微認真一點兒地說道。   “我們的靈核賦予了我們能夠感知並吸納煉化靈氣的能力,在我們十四歲的時候,靈海自行開啟,我們也自此開始通過靈核來吸納靈氣修行。”   “雖然說修行的本質是通過吸納煉化本源粒子來增強自己,但我們如何吸納煉化本源粒子、又如何來增強自己呢?”   “這就涉及到一個比本源粒子更為深層次的概念了,我們暫且將之稱為‘道’。”   “我們的靈核天賦之所以可以稱得上極其完美,就是因為它蘊含著我們的道。”   “內視自身靈海,用心神觀想靈核,你所見所感的,就是你自己的道。”   “我們的靈核分為兩大類,生靈萬象與元素法則,這也是我們的道的一種體現,我和長言是同一種生靈萬象靈核,我們兩人的道也因此有些許相似之處。”   “我們通過感悟、學習自身靈核中蘊藏著的道,不斷地完善我們的道,使之成長的過程就是修道。”   “而隨著我們的道不斷地成長,我們也就可以通過靈核來吸納煉化更多的靈氣,正所謂修行即修道,修行的最核心的本質其實就是修道。”   “通過吸納煉化天地間的靈氣,我們修煉出了靈力,而靈力也就是我們增強自身的一種具體體現。這種通過吸收天地靈氣煉化出靈力的過程,被我們叫做修煉。”   “靈力誕生於靈核之中,充盈著整個靈海,流淌入我們的四肢百骸。靈核的屬性便是我們所修煉出來的靈力的屬性,靈力不僅使我們的血肉之軀更加強大,還使我們擁有了更加神奇的力量。”   諸葛明頓了頓,語氣頗為凝重的說道。   “修道是最核心的本質,是一切的驅動力;靈力的修煉是外在的表現形式,而這整個過程便是修行。”   蕭長言也放下了水杯,沉聲說道。   “你們要記住,雖然靈力的修煉會給我們帶來強大的力量,但這隻是表象,最核心的關鍵點仍是修道。道有所成,其他的便是水到渠成了。”   “切記,道就像是我們前行的路,或者說我們在‘道’上前行,無論何時,莫要迷失了路。”   諸葛明笑了笑,換了個姿勢側躺在寬大的青檀木長椅上,枕著手臂,慵懶中又有一絲認真的嗓音響起。   “隨著修行,我們所能吸納煉化的靈氣的量也在不斷地增長,當我們靈核之中靈力的總量達到一定程度之後,量變引起了質變,靈核就會成長、晉升。”   “依據我們修行之中靈核的不同變化,我們為修行劃分出了一些境界。”   “神境之下有六大境界,依次是初境、凡境、靈境、王境、聖境、仙境。”   “靈海的開啟隻是代表著我們能夠開始修行了,隻有當我們通過吸收天地間的靈氣修煉靈力,使我們的靈核達到第一次質變之時,我們才算步入初境。”   “初境是我們的修行中的第一個大境界,也是我們修行中的築基的境界,在初境之時,我們通過不斷地吸收靈氣煉化為靈力的方式來打磨強化我們的靈核,使之成長,當靈核經過十次質變之後,我們也就步入了修行的第二個大境界,凡境。”   “老師說,這叫做君子十年寒窗苦讀。”   蕭長言端著陶瓷杯,望著平靜的湖麵,微笑著聽著。   “我們雲海天域由學宮統禦,下設學府、軍府、官府,其中在官府之中掌管著權力的人大多都是凡境,當然在官府之中更多的還是最高不過初境的普通人。”   “這個世界上大多數人終其一生也隻能停留在初境,很多人甚至都未曾步入初境便已結束了一生。”   “雖說我們擁有能夠修行的天賦,但是自然法則其實還是很殘酷的,能夠通過修行不斷地提升自身生命層次的人終歸還是少數,隻是因為我們是這少數人,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所以我們才覺得修行是件很司空見慣的事情。”   話到此處略微頓了下,諸葛明接著講道。   “凡境有兩種修行方式,第一種是走入仕為官一道,修三個小境界,觀相、拜將、封侯。”   “也正如普通人一般,十年寒窗苦讀,隻為入仕為官,觀相拜將封侯。”   “觀相、拜將、封侯這三個小境界代表著靈核的三次躍遷式質變,也是為靈核成長到一定程度之後的晉升做著鋪墊。”   “凡境的第二種修行方式,隻有我們檀淵學院修行,也隻有我們檀淵學院能夠修行,至於為什麼,當你們到了神境之後自會知曉。”   “這第二種修行方式,就是你們現在正在修行的君子道,共有仁、義、禮、智、信五個小境界。”   “師伯說,君子當修仁義禮智信。”   似是想起了什麼,諸葛明笑了笑。   “我們修行的第三個大境界,靈境,共有七個小境界,應我靈、大宗師、德充符、人間世、養生主、齊物論、逍遙遊,每個小境界都是靈核的一次躍遷式質變,隻有歷經七次大質變之後,我們才能夠有足夠的底蘊來突破到下一個境界。”   換了隻胳膊枕著,諸葛明慵懶而又認真地講道。   “我們修行的第四個大境界是王境,王境是一個承上啟下的境界,分為小王境與大王境兩個統禦境界。”   “小王境又稱悟道王境,有五個小境界,分別是不惑、不依、不懼、不棄、不忘。”   “大王境也被稱為通明王境,有三個小境界,稱帝、始皇、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