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哥倫比亞的合約到期之後,陳果富就順理成章的進入了華宜,擔任電影總監製。 有一說一,王家兄弟倆,沒一個是做電影出身,也沒有相關的專業背景,能把陳果富搞過來負責主營業務板塊,不管是從哪個方麵來看,都再合適不過了。 2006年,陳果富加入華宜之後,當年華宜就出品了四部電影,《夜宴》、《寶貝計劃》、《雞犬不寧》、《墨攻》。 除了《雞犬不寧》采用的是純內地班底之外,其他三部都有港臺資本,以及港臺演職人員參與製作。 華宜想搭上港圈不是一天兩天了,正好有陳果富做中間人,可謂是如虎添翼。 總體來看,陳果富已經成為,除了王家兄弟之外的三號人物,更何況還有外麵的資源,在某方麵發言權更大一些也不為過。 “姐,你也知道,國內的盤子就這麼大,僧多粥少,要是想跟進一步的話,資源不爭不搶,什麼時候才能出頭。” “以前我沒來就不說了,既然現在我負責你的演藝事業,咱們就不能再像以前一樣為難。” 李雪的話有點委婉,可能考慮到車上有外人在,有些話得留三分麵子。 不過不妨礙蔣博聽明白其中深意。 娛樂圈的女明星,想要混出點名堂,著實是不太容易。 尤其是資源高度壟斷的階段,得在各種棍棒底下求生存。 為了爭搶資源,那真是無所不用其極,就跟好萊塢一樣,恨不能把自己打包進禮盒,送給導演和製片人。 李兵兵並不屬於表演天分特別高的那一類女演員,隻能說是成績及格,全靠勤奮。 長相身材什麼的,在一線女明星裡,也不算是頂級。 能混到這個份上,已經算是付出了百倍的努力之後的成果。 新世紀之後,也就在本世紀的前十年,四旦雙冰占據了大陸影壇最強的一線女星陣容。 誰都想壓誰一頭,但始終很難突圍。 這種情況下,身處局中,競爭如此激烈,想不掉隊,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隻是見一麵的話,又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李兵兵還沒到躺平養老的階段,已經嘗試過人前的風光,怎麼可能那麼容易,拱手把舞臺讓出去。 隻是對於自家妹妹的做法不是很認可。 “姐,這隻是初次拜訪,自從我當上你的經紀人,還沒機會跟陳導見個麵,這次要是不抓住機會的話,不知道又要等什麼時候。” 都是同一家公司,但是明星的經紀業務並不在陳果富的管理範圍之內。 可能是被王菁花給坑怕了,華宜的經紀業務部門,基本上都是王忠磊一手親自抓。 業務上沒有往來,即便是同一家公司,也沒有太多的碰麵機會。 更何況,陳果富這個人,自從負責了電影業務之後,為了躲麻煩,除了必要的碰頭會議,基本上很少在公司坐班。 “而且,關鍵還是你的業務能力過關,才有可以運作的空間。” 要說拍戲,李兵兵是行裡人,也足夠敬業。 但要是談起經紀業務來,師從內地第一經紀人王菁花的李雪,無疑更加專業一些。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運作”二字,已經可以窺見其中一斑。 “既然你有這份心思,那咱們姐倆就一起努力,爭取再上一個臺階。” 作為姐姐,李兵兵還是稱職的,從供養妹妹上學,再到後來為了妹妹的事業牽線搭橋,能做的都做了。 好在李雪也有出息了,能反過來幫襯下姐姐。 “其實你們大可不必如此焦慮,總體而言電影市場還處在高速增長期,說一句方興未艾也不為過。” “去年國內的總票房也就三十多億,其中國產電影票房的占比,也就不足一半,這個數字以及數字結構很不合理。” “折算成美元的話,還不足一部《加勒比海盜》的全球票房,放在全球票房排行榜裡,也就勉強能進前十,你們覺得正常嗎?” 蔣博對於數據數字報告相關的內容,基本上能做到張口就來,主要還是得益於良好的家庭教育。 而且那時候的美元是真值錢,匯率一度來到8.67,可謂是相當的炸裂。 三十多億人民幣,折算一下,也就 4個億的美元。 數字一出口,第二排的姐倆,直接就懵逼了,直勾勾的看著蔣博。 一個是學表演的,一個是學新聞傳播的,哪裡研究過這個。 數字一多,內容就密集,跟聽天書差不多。 學渣跟學霸的差距,就是如此殘酷,拿統計數據來為難娛樂圈的人,確實有點強人所難了。 解個二元一次方程,都能被稱為學霸的圈子,還能有什麼更高的期待。 沒錯,就是說你呢,關小彤。 “這……有什麼問題……?” “咱們就打一年,有一億人看電影,票價五十每張,那也得有五十億的票房才對。” “更何況能進電影院看電影的人,怎麼可能每年隻進一次電影院?” 最樸素的數字,往往最有震撼力。 “這跟咱們又有什麼關係呢?” 李兵兵還是沒有反應過來,電影市場的快速增長,對於頭部演員而言,到底意味著什麼。 “那關係可就大了。” 畢竟是預定的金主,蔣博還挺有耐心,賺錢嘛,不寒磣。 “電影產業的主體構成,其實就隻有兩個部分,拍電影和放電影,不管市場怎麼變化,都不可能脫離這兩個方麵。” “想賺錢的話,自然也要從這兩個方麵來著手……” 即便是金主,蔣博也隻是簡單點了幾句,並沒有進一步分析,也沒有給出保證。 錢還沒有見到影子,下麵的內容要付費。 閑話幾句,正好片場也到了,一行人下車。 《風聲》的取景地,主要集中在兩個地方,外景在大連,內景取景在天津。 內景布置起來相對容易些,環境燈光之類的拍攝要素,絕大部分都可以人工乾預,可控性強很多。 而外景對於天氣的要求,則更高一些。 懸崖之間的橋,以及懸崖邊的城堡,都是現場搭出來的臨時建築,拍完之後還得還原回去,自然是早點搞定為好。 控製項目進度的,永遠都是節點性控製性的工程。 修路的控製性工程,一般都是指橋隧,而拍電影的控製性節點,一般都是外景,尤其是場景特殊的外景。 內景加加班,趕趕進度,相對而言容易控製的多。 人到的時候,劇組的大部分人馬都已經到了。 作為獻禮 60周年大慶的重頭戲,這是華宜今年最大的項目,可謂是眾星雲集。 李兵兵是大咖,但絕對不是所謂最大的咖,簡單點說,就是電影並不指望,或者並不單純指望李兵兵一個人來撐票房。 跟後麵小鮮肉拍的電影,完全是兩碼事。 都已經忙活起來了,各自都有安排,下車的時候,除了一個導演助理,並沒有專門安排人迎接,比不上一個十八線小明星,出門配十八個保安圍起來,結果根本沒人認識來的尷尬。 人到了,見導演肯定是首要的安排。 行內的規矩,隻要是在片場,就是導演最大。 剛好導演高群叔,還有陳果富,以及電影的編劇麥加、張佳魯都在。 看起來像是在開會,問題應該不小,地上扔了一地的煙頭,屋裡煙氣氤氳,像著火了一樣。 “導演好,張老師好,麥老師好。” 屋裡的人李兵兵肯定是提前都認識的,一上來全都打了招呼,沒落下一個。 在娛樂圈混,對於煙味的適應能力一定要強,都是搞藝術創作的,靈感很重要,但同時也很飄渺,不太可控。 尤其是不可控這一點,是商業模式的天敵,不可控就意味著風險,轉嫁到導演編劇的頭上,就是創作的壓力。 壓力一大,就想抽點煙,也是順理成章。 不過也就隻能抽點煙,搞其他更刺激的活動,它也不合法。 真當隻有朝陽區存在朝陽群眾。 司法口每年的業績壓力也很大,所以想玩點花活,最好先掂量掂量自己的命夠不夠硬。 “兵兵來了。” 第一個打招呼回應的是陳果富,雖然在聯合導演裡排第二,但卻是劇組實打實的老大。 不僅導演裡有他,編劇裡也有他,甚至現場製片監製的工作,也承擔了一部分。 華宜出品的片子,出品人和製作人肯定要掛王忠磊的名字,不過也就是掛名,沒那麼多功夫在劇組常駐。 監製掛的是馮曉剛的名字,跟王忠磊一樣,也就是掛個名字。 劇組已經有兩個導演了,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馮曉剛乾脆連出現都沒出現,沒必要趟這一趟渾水,又不是自己的作品,掛個名字行了,算是給東家個麵子。 沒必要非得到現場,話多了還惹人嫌。 對了,《風聲》這部片子,是華宜和上影合作共同出品的。 搞獻禮片的話,還是得掛個國營大廠的名頭,朝中有人好辦事,什麼時候都是一樣的道理。 至於為什麼沒找中影,這事兒得問韓三坪,不過這會兒應該沒功夫,由中影主導操盤的《建國大業》應該也在碼盤子準備拍攝了。 祖國母親過生日,各行各業共同慶祝也是理所應當,電影圈作為宣傳工作的重點,自然應該有更加出色的表現。 “剛下飛機就趕過來了,你們……這是怎麼了?” 但凡有點眼色,都能意識到有問題,煙味大的差點沒暈過去。 蔣博跟在身後,也被著實熏了一下。 “沒什麼大事兒,你先回去休息吧,今天沒什麼安排,晚上大家聚個餐,明天正式開拍。” 意思很明顯,導演和編劇的事兒,你一個演員就別跟著瞎摻和了。 演員在娛樂圈裡,可能算是個比較掙錢的職業,但是地位還真不怎麼高。 最起碼在導演和製片人的眼裡,就是完成作品和完成項目的工具人而已,除了極個別的演員,其他都具有極強的可替代性。 所以還真談不上什麼地位。 好在李兵兵也比較知趣,簡單寒暄兩句,轉身就要離開,一直跟在身後的蔣博,這時候才露出真容。 “等一下,兵兵!”
第四章 4旦雙冰(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