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哪位師兄?(1 / 1)

“哎……”   劉老師也是長嘆了一口氣,“到底是歲月不饒人,吃個飯都不自由。”   說著說著,眼角和嘴角都開始往下走,看起來還挺悲傷。   可惜麵對的蔣博,跟劉老師,也算是朝夕相處挺長時間了,這點小把戲,一眼就看透了。   不得不說,劉老師雖然帶的是攝影係,但演技也一點都不差,換成其他人,說不定還真給蒙混過去了。   “等過年回來,釣魚的時候帶您一塊。”   親學生了,老師的愛好,那必須拿捏的死死的。   年輕的時候,老師喜歡出去采風,有時候為了等合適的光線,找合適的角度,拍出滿意的作品,可沒少往外折騰。   等待的時間,有時候很難把握,找好地方之後,光線不合適,隻能等著。   反正閑著也是閑著,後來就開始帶上魚竿,等的時候甩兩桿,就跟下雨天打孩子一樣,也沒指望太多。   後來上了歲數,不能長時間在野外待著了,就很少再出去采風,隻是甩兩桿的習慣,並沒有丟下,某種程度上,也得算是工傷,都上癮了。   上歲數釣魚不是不能釣,隻是劉老師一個人出門,師母不放心,蔣博要是跟著的話,那就另當別論了。   有人照應著,不用擔心出什麼意外沒人管。   “一言為定!”   劉老師挺高興,還想多說兩句,手機響了。   經典款,諾基亞 1110。   抬手看了一眼,沒說啥,按下了接聽鍵。   “喂……”   “劉老師好,我是……“   揚聲器根本沒有保密性可言,出於禮貌,蔣博起身示意了一下,就往廚房走去。   他也沒把自己當成客人,給師母打打下手,也能早點吃上飯。   基本上就是些收尾的工作了,收拾收拾餐桌,端端菜,拿拿筷子。   也沒多大會兒功夫,老師從書房出來了,三人洗手坐下。   “待會兒你有位師兄要過來,正好你們見一麵,談一談電影的事兒。”   “嗯。”蔣博點頭應了一聲,從籃子裡,拿了個饅頭,遞給老師,沒太放在心上。   老師在北影執教幾十年了,攝影係雖說招的學生數量不像表演係那麼誇張,但經年累月下來,也可以說是桃李滿天下了。   唯一可能感覺到疑惑的地方,就是時間的選擇,眼瞅著就要過年了,為什麼不等到正日子過來?   正經師兄肯定都畢業了,不像他過節沒地兒待,隻能提前來。   “是三坪嗎?”師母問道。   “除了他還有誰,每次都是過年前邊來。”劉老師倒沒什麼情緒,隻是這位學生有點特殊。   本來在電影學院進修的時候,選擇的是導演係,但是非得認自己這個老師,而且這麼多年來,一直也把他當老師來待,就殊為難得。   蔣博這時候也反應過來了,應該就是那位中影的掌門人了,隻是摸不清楚,一個導演係出身的學長,怎麼就變成了自己的師兄?   中影可是個龐然大物,1999年 2月的時候,整合了八家單位,才造就的行業巨無霸。   八家單位分別是,原來的中影公司,北影廠,兒影長,中影合作製片,中影器材,電影頻道(也就是六公主),京城洗印廠,以及華韻影視光盤。   都是各自行業裡的龍頭企業,比如這個京城洗印廠,主要負責電影拷貝的洗印,電影拷貝可是院線的命根子,沒有拷貝的話,電影院就沒有電影可放。   尤其是大熱門的片子,拷貝更是難求。   以前膠片時代,一部電影,一般分為四塊拷貝,組成一組,拚出來一部完整的電影。   所以在院線放映的時候,就可以把四塊拷貝分開,提高利用效率。   當然,也有出意外的時候,中間由於各種原因,拷貝傳遞銜接不上的話,就會出現影院黑場的情況。   不過隨著數字放映機的普及,這些問題基本上都迎刃而解。   提前存儲在硬盤裡,隻需要管理好密鑰的發放,就能夠控製電影的播放。   說回來。   自己跟韓三坪還有這層關係,也是蔣博沒想到的,之前的師兄裡麵,比較厲害的,也就國師和顧常衛,不過蔣博也沒想過要主動動用這層關係。   社會很現實,你得先證明自己的能力,然後搞好人際關係才有意義。   沒有共同利益的人際關係,到頭來不過是虛妄罷了,關鍵時候,根本沒有一點作用。   “他也不容易,想乾點事情,但是處處掣肘,待會他來了,你就不要再批評他了。”   師母原來是北影廠管後勤的行政人員,中影還沒成立的時候,就從崗位上退了下來,臨退休之前,剛好韓三坪調任北影廠擔任副廠長。   初來乍到,師母作為廠裡的老同誌,同時也算是韓三坪的長輩,沒少照顧他。   在係統內,職務是職務,江湖地位是江湖地位,並不總是完全匹配。   “行行行,我就不批評他了,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以後的事情,全都交給他來辦。”   說著劉老師就一指蔣博。   蔣博就很懵逼,這都哪跟哪,什麼事情,就全指著自己辦了。   自己能辦啥?   要啥啥沒有,連圈子都沒正式混進來,妥妥的萌新,誰都不認得,能辦個屁……   也就十分鐘左右,韓三坪人就到了。   這速度,估計也就曹丞相能 pk一下,不過能力不一樣,人家曹丞相,自帶被動召喚,比不得。   “劉老師好,呂老師好。”   師母姓呂。   “這位是老師新收進門的小師弟吧,你好,我是你師兄。”   韓三坪歲數也不小了,1953年生人,已經 55歲了,但是見到老師姿態還是放的很低。   同時也不忘了跟蔣博打個招呼,方方麵麵都能照顧的到。   “哎呀,來得早不如來得巧,好久沒嘗到呂老師的手藝了。”   也怪不得人家能混上領導崗位,基本上每年來家裡也不過就兩三次,但卻能到了就自來熟,迅速拉進距離,這樣的人不成功,什麼樣的人能成功。   都不用等老師招呼,就已經盤算好下一步了。   “去洗洗手,坐下吃飯吧,吃完了有事情跟你聊。”   劉老師也不客氣,根本就不會考慮到學生的領導身份這回事兒。   換一個角度來說,在劉老師的心裡,自己的這位學生,能混到領導崗位上,他本身的能力,肯定是毋庸置疑。   但是有沒有借助自己學生這層身份,劉老師心裡也清楚,隻不過一直都沒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