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製片廠(1 / 1)

在男女關係裡,身份認可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帶著另一半,去見朋友,見父母,都是認可身份的一種方式。   不管李兵兵是怎麼想,但是蔣博還是以為,既然她已經做了自己的女人,那以後就是自己人,沒有經過官方認證,也不影響實質性的關係。   李兵兵當然很感動,固然事業上,已經做得很成功了,但更關鍵的是,成功的喜悅,有沒有人能跟她一塊分享。   萬一遇到個什麼問題,需要過個檻,是不是有人在身邊,能夠相互攙扶一把。   女明星嫁人其實沒那麼容易。   首先有一點需要明確,相識於微的情況除外,在一塊的時候,事業不怎麼好,後來相互扶持,發展起來的情況不算。   結婚了,但是婚姻狀況不穩定,很快就離婚的也不算。   之所以說女明星嫁人很難,關鍵還是匹配的問題,看上一個人,不外乎有兩種價值體現,要麼是物質價值,要麼是情緒價值。   在物質上,對於相當一部分女明星而言,基本上都已經實現財務自由了,該有的物質基礎,差不多都已經齊備了。   還能繼續提供什麼物質價值?   是私人飛機,還是上市公司股份?   有能力提供這些物質基礎的男人,也都不是省油的燈,況且也不一定,能看上女明星?   拋開物質不談,那麼就是情緒價值了。   蔣博溫柔而又堅定的表態,恰好擊中了李兵兵內心深處最柔軟的地方。   作為家裡的老大,從小到大,她在家裡受到的教育就是,要想好,大讓小。   從來都沒有人,真正的,打從心眼裡,關注過她本人的情感需求。   李兵兵先是低頭,試圖控製一下自己的情緒,沒控製住,直接撲進了蔣博的懷裡:“你還是第一個為我說這些話的人。”   隨即不覺淚兩行,浸濕了蔣博的肩膀。   蔣博輕輕拍了拍她的後背:“以後做事情,不要傻乎乎的,什麼問題都自己擔著,有我呢。”   “嗯嗯……,前些天,我去見花姐了,她還想拉我過去。”   “你是怎麼考慮?”蔣博拍了拍大腿,讓李兵兵坐下。   “我覺得,還是算了吧。”   “算了是對的,兩次離開,已經說明了很多問題,以後經紀公司,要是沒有製作資源的話,恐怕很快就要沒落了。”   藝人經紀業務,一般也就是幫著安排商演,代言,以及爭取影視劇資源什麼的,還有就是跟各大媒體公司打交道。   在互聯網不發達之前,宣傳渠道,隻掌握在少部分人的手裡,憑借著這些資源的壟斷,有些人在行業內就占據了優勢地位。   想要變現的話,就離不開中介平臺,而藝人經紀,其實就是個中介。   當然也有更加頂尖的經紀人,這些人可以幫著明星規劃事業,他們倒是有可能能夠在互聯網的大潮沖擊下活下來。   每個行業的頭部效應,聚集都非常明顯,再小的行業體量,也足夠養活一小撮人。   李兵兵又問:“前段日子,你讓我妹去香港,幫你注冊公司,還找辦公的地方,是準備用來做什麼?”   “哦,那是為了處理資金,以及開展業務做的準備工作。   國內的製片業務,還會進一步放開,所以我之前才說,與其爭資源,不如自己捧自己。”   製片廠的存在,是有歷史原因的,其中最典型的,莫過於好萊塢的幾大廠牌,米高梅,派拉蒙,華納兄弟,20世紀福克斯等。   當藝術發展成為產業之後,更加高效的運轉方式,就會成行業的首選。   所以製片廠製度,並不是哪個人發明的,而是在產業發展過程中,電影製作與發行等,多方麵不同的業務,相互交叉聯合之後,產生的最有效,最優化的運作方式。   具體表現為,行業內部的垂直整合。   他們自己製作的電影,在他們自己旗下的電影院線中放映,並且通過批量訂購的銷售模式,分銷給其他沒有加盟關係的放映商。   製片廠的高層,也會和一些他們信賴的製片人,進行聯合製片,對一個電影項目進行開發,甄選角色和委任導演之前,製片人需要對劇本進行梳理,以及製作工藝確定。   一係列的前期工作,都有吃緊的預算和日程安排加以限製。   導致的最終結果,其實就是影視行業的工業化流程改造,以及製片人中心製的形成。   “你說得很對。”李兵兵很信服。   自從在北影見識過了蔣博拍片子的陣仗之後,莫名就有了很多的信心。   “接下來,你是怎麼打算的?”   “等這部片子剪完了,我想辦法先把資金問題解決了,到時候看看,能不能把我那位老師兄給請過來,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聽說他那邊最近也不太平。”   “你說的導演?”李兵兵還是頭一回聽說比較確切的信兒。   別說是李兵兵了,圈子裡其他人也一樣。   關於二張之間的關係和矛盾,風言風語一直都沒停歇過。   張一謀和張衛平相識是在 1990年,那時候老謀子的女朋友,還是鞏利,名副其實的那種情侶。   那時候張衛平剛從國企的小職工,搖身一變變成了房地產富豪。   給他們之間前線搭橋的,就是鞏利和張衛平的老婆,後者是前者的影迷。   不過那個時候,兩人也隻是認識而已,從性格方麵來說的話,可以說是迥然不同。   老謀子是個社恐,不喜歡成群結隊的吃喝玩樂,而張衛平是個生意人,熱情好客,走南闖北,也結識了不少朋友。   所以在最初的那個階段,兩人坐在一起吃飯的時間並不多,但也保持著聯係。   情況發生變化,是在1996年,拍攝電影《有話好好說》的時候,投資方撤資,讓老謀子很是發愁,沒有了資金,電影眼瞅著隻能擱淺。   中間也找過其他投資人,不過都沒能談成,最後還是張衛平提議:“要不我給你投吧。”   眼看著投資款又著落了,老謀子卻提醒張衛平,電影投資有風險,而且風險很高。   張衛平卻沒有放在心上,權當是幫朋友忙了,於是在 1996年,二張正式成為搭檔,為了《有話好好說》這個電影,張衛平暫停了兩個項目,投資了 2600萬。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