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報名(1 / 1)

怎麼說呢,在蔣博的設想裡,王忠磊就是個工具人,華宜就是個錨定的對象。   做事情最擔心的問題,並不是困難有多大,畢竟有困難,就有解決問題的思路,順著思路往前走,肯定能見到亮。   但要是連困難都沒有的話,自然就失去了前進的方向。   黑夜裡,沒有方向,是很危險的事情。   不知道身處何方?   不知道從何處來?   也不知道往何處去?   把王忠磊打發了,師生四人留下談話。   韓三坪苦笑:“老師們怎麼來了?不用說,肯定是這臭小子給折騰的!”   說完又批評蔣博:“你就這麼不相信你師兄,還把兩位老師請來?”   蔣博也沒想到,謝非老師會來,陪笑道:“我這不是怕你為難嗎?   有老師坐鎮的話,咱們的日子都會好過很多。”   謝非大手一揮:“小韓,你不要怪小博,我是不請自來。   他們那邊的人,你不用搭理,我已經打過電話了,要是有人再越線,想要插手你的正常工作,我第一個不同意!”   蔣博有點傻眼,力度這麼大嗎?   王家兄弟發家的歷史本來就很詭異,所有不合理的現象,背後肯定有合理的解釋。   翻譯翻譯,就是有人。   央企的單子有多大,身後的背景,就有多深。   “有這麼嚴重嗎,老師?”蔣博到目前為止,還是認為,隻是意氣之爭。   “你呀你……”謝老師指了指蔣博:“聰明的時候是真聰明,簡單的時候,也是真簡單!”   “你也不想想,電影要隻是個小玩意兒的話,為什麼美國佬,會費那麼大的力氣,花那麼多錢,在全世界搞他那套好萊塢大片?”   “您是說……搞文化輸出?”   “對頭!”謝老師贊賞的看了蔣博一眼:“文化上的事情,該爭還是要爭一爭,華宜的路子,已經走偏了。   隻想著拉著港島的那幾個小明星撈錢,把他自己的路走窄了。”   “但是……”蔣博還有疑問。   被謝老師打斷了:“我知道你想問什麼,是不是想知道,為什麼我會幫你?”   蔣博點點頭:“學生確實不太明白。”   謝飛點了點蔣博:“年前你交的作業,老劉頭拿給我看了,思路上有點意思,可以嘗試一下。”   作業是蔣博的跟組作業。   隻寫攝影專業上的事情,蔣博覺得沒意思,就簡單談了談對於行業發展的看法。   比如電影市場,以及工業化的問題。   還有就是,如何用更加先進的方式,來傳播咱們自己的文化。   國內的導演是按照代際來劃分的,比如謝非導演,就是第四代導演。   同為第四代導演的,還有吳天明,黃建中,還有滕文冀等……   都是文藝圈的前輩,玩得也挺花哨,被稱為“四大色魔”……   當年跟陳虹同居了6年,後來還給她和吟詩小達人當了證婚人。   第五代導演,就是老謀子,還有吟詩小達人他們這一代了。   所以老滕給二陳證婚,從某種程度上,也可以看作是兩代導演之間的傳承。   心寬一點,沒什麼大不了的。   每一代導演,有每一代導演的特征。   第五代導演,年輕的時候,都經歷過社會動蕩,以及上山下鄉,各種磨難之後,進入電影學院進行係統專業的學習,接受專業訓練,帶著創新的激情走上影壇。   所以他們拍的片子,大多都是渴望,通過影片探索民族文化的歷史,以及民族心理的結構。   片子肯定是好片子,導演也是好導演,但放到今天,肯定是過時了。   至於第六代導演,中學時代到長大成人的階段,正好遇上了重大變革期,舊體製、舊觀念的消融,以及新思潮、新觀念的發生與建立,都伴隨著他們的成長。   對傳統和舊事物的懷疑和審視,讓他們極度追求影像本體,偏執、寫實,都是他們這代人的特征。   不管哪一代導演也好,拍出來的作品,都帶有鮮明的時代烙印。   在蔣博看來,單純依靠之前的那些傳統,以及潛規則,是不能支撐中國電影走向世界的,隻能依賴於龐大的本土市場,繼續茍延殘喘。   直到有一天,徹底被遺忘,被掃進故紙堆裡。   隻有不斷更新技術,抓住表現形式這個抓手,才會有人,會看伱的故事。   所以蔣博在作業裡,簡單提了一部分內容,比如更新的電影工業,拍攝,後期,以及放映技術的進步等。   不是說劇本不重要,而是大道至簡,在看電影的過程中,觀眾第一追求,是視覺聽覺上的享受,其次才是要表達的內容。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越是簡單的故事,可能越方便大家接受。   講故事的手段,可以復雜化。   所以謝老師提到這個,蔣博就明白了,自己已經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了。   準備離開的時候,謝老師仿佛才想起來一樣,提了一句:“你把片子的資料準備一下,報名今年的金雞。”   蔣博就有點喜出望外。   正常來說,金雞獎的報名時間,是卡在 6月 30號這一天。   也就是說,2009年下半年的金雞獎,實際上是可以報名的作品選拔範圍,是從 09年的 6月 30日,往前推兩年,到 07年的 7月 1日。   隻有在這個時間範圍內,過審,拿到龍標的片子,才可以報名評獎。   《驢得水》肯定在這個範圍,報名的話,也很正常。   但是謝老師專門提了一句,意味又有點深長了。   拿獎是肯定的,就是不知道是什麼獎。   不過可以推斷一下,最佳男女主角肯定沒戲了,演技也好,資歷也好,能混個提名就不錯了。   王老師資歷倒是夠了,但嚴格意義上來說,還真沒所謂的典型男主角,戲份上有點吃虧了。   最佳導演……也算了吧……   蔣博還沒那麼牛嗶……   估計最佳編劇有可能,《驢得水》的本子確實不錯,屬於典型的強文本電影。   可能性最大的,就是最佳導演處女作。   這玩意兒,一個導演,就隻有一次機會。   不過隨即,蔣博又冷靜下來:“會不會太高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