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偽秦,亡了(1 / 1)

大軍入華陰修整了一夜。   第二日,天色蒙蒙亮,淅淅瀝瀝地下起了小雨。   數萬大軍迎著細雨,踏著濕漉漉的官道向著長安進發。   晌午時分,大軍剛剛進入敷西境內,劉榮祖滿麵笑容地催著坐下戰騎,越過前鋒大軍,高興地奔向劉裕所乘的革輅車。   嘴裡還不斷喊著:“太尉,大捷!大捷!”   聽到喊聲劉裕撈開戎輅的簾子,同坐在旁邊的愛子劉義真一同探出了腦袋。   “太尉,大捷呀!”   劉榮祖在戎輅前勒住韁繩,滿心歡喜地朝劉裕稟奏道:“剛剛接到王將軍傳來的捷報,偽秦輔國將軍胡翼度於夜半時分率軍投降。”   “偽秦帝姚泓於日旦之時攜妻子兒女、文武百官出未央宮,前往王將軍大營投降了。”   “哈哈!哈哈哈!”   劉裕聽得抑製不住仰天大笑,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偽秦,亡了!哈哈哈哈......”   “恭喜宋公!賀喜宋公!宋公萬歲!萬歲!萬歲!”   行進的大軍這會兒也知道了偽秦覆滅的捷報,軍中頓時一片歡騰,無數將士的恭賀聲排山倒海,一陣接著一陣。   “阿父!”   劉義真突然起身,朝著劉裕恭敬地伏跪在地,激動的說道:“偽秦覆滅,孩兒恭賀阿父心願得了!阿父,萬歲!”   “哈哈哈!起來!”   劉裕托起自己的愛子,聽著戎輅外山呼海嘯般地恭賀聲,心中豪情萬丈。   自隆安三年投戎入為北府孫無終參軍,參與平定孫恩叛亂始。   十八年,南征北戰,使南方出現百年未有之安定局麵。   義熙五年,滅南燕,收復青齊,如今又光復洛陽、長安兩都,將疆域推至渭水、大河一線,一雪永嘉喪亂以來漢人之頹勢。   如此功績比之魏武也不遑多讓!   “榮祖!”   劉裕收起笑容,掩住心中的激動,招來跟在戎輅旁的劉榮祖道:“傳令王鎮惡,告訴他,將姚泓及其妻子兒女,文武百官,先行關押,不得擅自處理。”   “另外,偽秦雖亡,長安城中六萬餘戶百姓卻是無辜的。不論晉、夷,皆為我晉之子民,不得騷擾他們,須告訴他們我們是收復故土舊都,讓他們安心。”   “諾!”   “對了太尉,隻顧著高興,忘了還有件事!”   劉榮祖突然拍了下腦袋,朝劉裕稟奏道:“王將軍派來的信使還說,秦太子姚佛念於姚泓出城投降前,獨自登上宮墻,投墻而死。”   劉裕聽得瞳孔一縮,沉著臉盯著劉榮祖道:“可是真的?”   “千真萬確!”   劉榮祖不知劉裕聽到這個消息為何會突然變臉,難道不是該高興嗎?但他不敢問,說道:“據信使言,投降的宮人中有姚佛念的侍從。”   “那侍從講,姚泓投降前,其子姚佛念曾對他說:“晉軍既然占領了長安,必定會宣揚大晉的威嚴,縱然投降,亦難免身死,還不如自殺以謝天下。”   劉裕聽得眉目微揚,將劉義真摟在懷中,看向劉榮祖道:“姚泓這太子年紀不大吧?”   “與桂陽公同年,今虛歲十二!”劉榮祖恭敬地答道。   “想不到啊!”   劉裕有些感慨地說道:“想不到姚泓軟弱,卻生了個如此有骨氣,有擔當的兒子,就是生不逢時,又生錯了地方。姚泓......”   說著,劉裕麵露輕蔑之色道:“此人也算是亂世之君王,可比起他這未成年的兒子來,可謂丟盡了臉麵。姚泓還不及他這兒子啊!可惜了!”   劉義真心中微微有些震撼,十二歲的小孩居然有這般覺悟,以身殉國。   幸好姚秦亡了,不然等姚佛念成長起來,想要滅亡關中,不知道還要費多少周章。   “這樣行軍太慢了!”   劉裕突然話鋒一轉,看向劉榮祖道:“去,把剩下的‘虎斑突騎’給孤調來,另外派快馬告訴剛至鄭城的劉遵考、朱超石二將,讓他們在鄭城等孤。”   姚泓投降,偽秦滅亡,劉裕迫不及待的想要去到長安。   “太尉?”   劉榮祖不明所以地看著劉裕。   劉裕見著劉榮祖傻乎乎的眼神,突然覺得劉懷慎家的這個庶長子今天有些笨,沒好氣地說了句:“這戎輅雖然威風,哪及騎馬來得自在!”   “啊?”   劉榮祖愣了一下,隨即反應過來,太尉是想離開大軍,率騎兵先行趕往長安。   “太危險了!”   劉榮祖連忙勸道:“太尉,如今長安剛平,沿途偽秦餘孽頗多,您身係天下安危,可不能以身犯險......”   “扯淡!”   劉裕瞪了眼劉榮祖,喝罵道:“你個龜兒知道甚?老子剛加入北府那會兒,可是斥候隊的什長。”   “記得在吳郡,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老子領著手下十來個兄弟前出偵查,遇到了上千叛軍,那會兒老子可曾怕過?照樣打得叛軍丟盔卸甲。”   “就偽秦那些個所謂的餘孽,敢襲擊孤?借他們一萬個膽子都不敢,遑論還有數千‘具裝虎斑突騎’!”   說這話的時候,劉裕眼裡充滿了驕傲。   “莫再聒噪,立刻去辦!”   說著,劉裕站起身,執起劉義真的手道:“兒子,走,咱爺倆先行去往長安。”   “嗯!”   劉義真毫不猶豫地點了點頭。   他跟他老子一樣,也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主。   幾個偽秦餘孽,先不說他們敢不敢來襲擊?就算來了,那幾千‘具裝虎斑突騎’絕對能吃得他們連骨頭渣都不剩。   至於其他的,如索虜、拂拂虜,這會兒可不敢來觸北伐大軍的黴頭。   如今的北伐大軍挾滅國的大勝之威,正是士氣最濃,戰意最為強大之時。   誰招惹,誰倒黴。   眼見著劉家父子態度堅決,劉榮祖本想把軍中幾位謀士請來再勸一勸。   可看到劉裕吃人的眼神,劉榮祖頓時如蔫了的茄子,自行下去點齊餘下的‘具裝虎斑突騎’,護著劉裕,劉義真父子,快馬加鞭朝著長安而去。   說是說劉家父子,其實諸如鄭鮮之、謝晦、傅亮、顏延之等皆有隨行。   等到了鄭城與劉遵考、朱超石合兵一處。   六千鐵騎,攜萬鈞之勢,奔馳在潼關道上,一往無前,所向披靡。   如此陣勢,莫說偽秦餘孽,就是索虜和拂拂虜也要暫避鋒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