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2軍交鋒,謀略為上(1 / 1)

秋水碧連天一色,朝霞紅映日三竿。   旭日初升,滾滾流逝的芒水,金鱗點點。   芒水東畔,一望無垠的楊林直連天際,微風拂來,柳絮飄飄,美不勝收。   楊林西北側,依著地形走勢而建的長楊宮,宮墻高聳,殿閣交錯,廊腰縵回,簷牙高啄。   寬闊明亮的昭陽殿中。   身著月白色繡花鳥魚紋寬袖長衣,黑色的長發攏結於頂,腳踩絲履,腰圍玉帶,神情秀側的劉義真,站在巨大的窗前,輕撫著左手拇指上的碧玉扳指,靜靜地望著遠處碧波蕩漾的芒水。   “桂陽公,段中兵來了。”   劉乞站在劉義真身後,輕聲說道。   “讓他進來!”   劉義真轉過身,微笑著看著向他走來的段宏。   “桂陽公!”   段宏朝劉義真微微拱手行禮。   “嗯!”   劉義真輕嗯一聲,示意段宏、劉乞跟著他走到側殿,落座之後,劉義真看了眼二人,麵容嚴正地說道:“適才長安來使,言阿父要我務必保持警惕,說關中不定,莫掉以輕心。”   “又言昨夜四更時分,李巍命親信殺了其兄李焉,獨占了李潤堡。李巍本人則在離開李潤堡西行之後,不知所蹤。”   段宏聽得眉宇間微微動了下,略加思索後,神情嚴肅地說道:“看來李巍對桂陽公斬殺其子懷恨在心。”   “其人於鄠縣經營多年,於鄠縣一帶勢力龐大。如今又弒其兄,占了李潤堡,勢力從鄠縣至鹹陽,算得上關中諸塢堡中極大勢力者。”   “他若鐵了心要與桂陽公為敵,怕也會攪得這雍州不寧。”   “由著他!”   劉義真眉宇間透著股子不屑道:“一個弒兄叛逆的塢堡主,跳梁小醜爾。非赫連、拓跋,還做不得我宋臺的敵人。”   “不過!”   劉義真頓了下,看向段宏道:“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若要減除李巍,以長楊宮現有之兵力,段中兵認為可否?”   段宏震驚於劉義真所言之‘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此般言語非久經沙場之將,實是難以總結。   很難想象,年紀幼小的桂陽公,怎會有如此智慧,說出這般見解獨到之言。   當真是虎父無犬子!   “回桂陽公!”   段宏震驚之餘答道:“長楊宮包括‘虎斑突騎’在內,能戰者千二百人。”   “這千二百人,均是跟著宋公南征北伐,征戰多年的銳卒,以一敵十,絕非虛言。”   “即使李巍傾巢而動,以此千二百人敵之,亦不在話下。”   在段宏看來,李巍不過關中一個小小的塢堡主,即使整合了兩股勢力,無論如何都不會超過萬人。   何況這些人中多是以稼穡為主的佃戶僮仆,真正上過戰場,殺過人,見過血者不會多。   以千二百九死一生,屍山血海中爬出來的銳卒對付幾千烏合之眾,自是無慮。   “我自是相信這些銳卒之戰鬥力!”   劉義真嘴角勾起一絲弧度,語氣中帶著強大的自信,淡淡地說道:“然孫子有雲: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再次攻城!”   “兩軍交鋒,以謀略為上。對付李巍,應當智取,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勝利。”劉義真的話語中透露出深思熟慮的意味。   “桂陽公的意思......?”   看著年紀雖幼,話裡話外卻處處透著睿智和自信的劉義真,段宏下意識的詢問道。   劉義真微微笑道:“唱出空城計,來個拋磚引玉,引蛇出洞!”   段宏聽著劉義真口中說出的一連串從未聽過的詞語,看著劉義真一愣一愣的。   這些成語、計謀皆出自後世成書的《三十六計》。   而最早見於史書中的三十六計一說,是《南齊書·王敬則傳》:“檀公三十六策,走為上計,汝父子唯應走耳。”   裡頭的檀公便是檀道濟。   當然後世的《三十六計》與檀道濟整理的《三十六策》還是有些區別。   如今檀道濟可沒有整理出《三十六策》,故劉義真說出這些典故之時,段宏一個都沒明白。   看了眼眼裡充滿疑惑的段宏,劉義真稍加解釋後便道:“我聽說蚰蜒河(田峪河)附近麋鹿成群。要不我等就去那裡行圍打獵。”   段宏和劉乞當即拱手道:“末將等這就下去準備。”   ......   秋江暮景,胭脂林障,翡翠山屏。   巍峨青翠的秦嶺腳下,蚰蜒水清澈蕩漾,浩浩湯湯。   落日的餘暉中,璀璨的晚霞映紅了整片江麵。蒼茫的暮色中,成群的麋鹿競相追逐。   比鄰蚰蜒水畔,有座十數丈高的山丘,丘陵上樹木叢生,雜草茂盛。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就在這山丘下,百餘軍士正熱火朝天的搭建著營地。   他們正是晌午之時自長楊宮率領二百突騎於此行獵的劉義真部。   清澈的河邊,十數名甲士手按長刀,警惕的注視著四周。   換了身黑色窄袖長衫的劉義真,這會兒正拿著根魚竿,悠哉的坐在一塊大石頭上,緊盯著飄在河麵的浮頭。   “桂陽公!”   一身戎裝的劉乞走到劉義真跟前小聲的說道:“按照您的吩咐都已經準備完畢。”   劉義真聽得嘴角勾起一絲神秘的弧度,說道:“如此,坐等魚兒上鉤便是!”   夜幕籠罩了大地,營地中亮起了一堆堆的篝火,除了偶爾響起的馬鳴聲,隻有士兵們大口吃肉時滿足的笑聲。   與此同時,距此五十餘裡外的鄠邑,一處隱蔽的山林間。   滿臉陰沉的李巍與那中年男子一起,正聽著手下僮仆的匯報。   “據探子剛剛傳回的消息,劉二隻帶了兩百騎兵於晌午時分出了長楊宮,去了蚰蜒水圍獵,如今就駐紮在蚰蜒水東岸的餘章林。”   “餘章林!”   李巍聽得目露兇光,盯著那回報的僮仆道:“確定劉二隻帶了二百騎兵?”   “確定!”   僮仆答道:“監視長楊宮的探子回報,並未發現長楊宮有其他軍隊調動的情況。”   “郎主!”   中年男子聽得,皺了下眉頭,看向咬牙切齒,被仇恨迷惑的李巍,勸諫道:“還是小心為妙,在現今這局勢下劉二出行圍獵,還隻帶了二百人,恐是有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