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覽群書”(1 / 1)

九天星辰下 沈衰 5192 字 2024-03-21

孫辰來到那個房間前,上麵的匾額寫了三個字,博物誌。看來確為存放一些博學雜識類書籍的地方。   孫辰從前來都是直奔二樓的,一樓存放的些什麼,他還真沒注意。估計他也沒想過會有這麼一天,感嘆一聲,便推開合攏著的門走了進去。   廣闊的房間裡四麵都是些書架書櫥,擺放的非常整齊有序,結構上也合理美觀,中間是一張方桌還有幾把座椅,是用來坐著看書的地方。   孫辰圍著各書架轉了轉。了解了下大概情況,各個上麵都貼著標簽,有地理相關,歷史相關,修練原理相關,還有一些人物傳記,趣事集合,武器介紹,藥材食材之類的書籍。   可以說涵蓋麵非常廣泛,應有盡有。孫辰此次便打算各個都看一些,來個博覽群書,多少長長見識。   於是便開始順著相應的書架挑選,由於他本身是因著靈氣相關問題來的,所以便先從修行基礎原理一類看起。從書架裡找了兩本來看,分別是《修行概略》、《玄力修行與靈氣修行》。   孫辰坐在椅子上認真翻看,一部分內容與孫建光所說一般無二,還要更詳細充實些。係統的講到了修行的基本方式和各項境界,以及清晰指出了兩者的不同。   天地中自有玄力,而修行者依靠內功吸收玄力為己所用,並不斷增強,通過武功將自己吸收凝練的玄力作為攻擊手段,諸多變化都是建立在此基礎之上的,這便是玄修。   內功是基礎,是必須要的,是係統修行的手段,一般而言,一部就可以了,而其他武功則是用來實戰的手段,如果可以的話,自然多多益善。   而自然存在之事物自有其靈性,若修行者與之發生連結,就可以掌握靈氣為己所用,並且強弱程度取決於修行者的感悟程度與應用能力。而這項事物便是修行者的力量來源,是修行者的“靈”。靈氣的增長並不依靠於內功,而是靠機緣,主要與修行者的感悟有關,而使用上也沒有固定的套路和武功,全憑自己發揮。   因為本就數量稀少,並且每個人的靈也不一樣,就算巧之又巧有著相同的靈,可不同的人感受感悟也不一樣,在實戰中的應用自然也不一樣。   而境界上,玄修按照絕大多數人的情況統一了劃分標準,由低到高為:入玄境、通玄境、入微境、化道境、超凡境、至玄境、天成境、遇神境。   而靈修境界則稍有不同,相應的為:入靈、通靈、靈微、化靈、超靈、至靈、天靈、神靈。   每一重境界又分九個層級,突破第九個層級過後才能到下一境界。   越後麵的境界往往是越強大的,難度也會相應的增加,進展自然也就變得緩慢,甚至長時間停留在一個階段,長久難以突破。一旦成功,便是新境界新感覺,而跨不過去這一步,就一直原地打轉,頗為痛苦。   等到了遇神、神靈兩境之後,便不再分階層,而是僅分強弱。能達到的本就少之又少,強弱更是不容易分出。   況且,能達此境,可謂登頂於世間,便不再容易與人起沖突了,故而很少見他們之間的戰鬥。   至於能否走出最終一步,成為真神,亙古永恒,至高至強,那更是遙不可及的傳說了。   隻有渺茫的神話中有記載,現實中從未出現過,因而人們也就不大認可了,隻認為遇神、神靈兩境便是修行的終極,並以此為目標而前行。   玄修與靈修無高下好壞之分,隻是形式不同,各有特色。值得注意的一點是,有些功法,有些人可以驅動某些存在的力量,但這並不是靈修。   靈修與玄修最本質的特征自然是力量來源的不同,而諸多方麵也還有著不同。玄力因是最普遍廣泛的力量,所以可以使用的人也相對普遍廣泛,而靈氣多是靠天運機緣,所以修者相對較少。就此而言,靈修者亦可謂得天獨厚。   而玄力因其充盈自取,因此各修者通過內功修行,穩紮穩打,進展平穩。靈氣則常常是根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特點,修行進展變化大,不穩定。   玄力的修行通常是有通用的各類經驗,適用於很多人,因此人們可以通過學習的方式很大程度的提升自己的力量。   而靈氣修行的過程,學習起到的作用相對小些,更多的是要靠自己去領悟感悟,從而有所提升。因此,在靈修手裡,常常有隻切合自己使用的對戰技巧,不像玄修的大多可以通用。   而在修行進展方麵,自然也是不一樣的。玄修因為修練方式大多按照循循而進的原則,進展平穩,所以速率並不很快,而通過不斷積累,水漲船高,境界的提升也常常穩定到來。   而靈修則不同,靈修因天賦機緣等因素起著很大影響,所以可能會出現頓悟等情況。一旦出現,便進展迅猛,境界攀升,但相應的,自然更容易出現瓶頸,一旦卡住,便停滯不前,難以進步,甚至不知要等多長時間。   所以比較起來,玄力進展更偏向於一直平穩向前,而靈氣則是隨機跳躍,帶有很大不穩定性。   一般而言,靈修用到的稱謂和玄修也大差不差。相關表述上,在人體內的稱“靈氣”,用在外麵的稱“靈能”。   差不多約略了解了個大概,孫辰合上書本。長呼一口氣,開始合計。   “嘶~”他心下裡感嘆一聲,這麼看來,靈氣的修行要靠緣分了。也許以後能碰到同樣的修行者,或許可以交流一下經驗。那麼,還是集中精力用在玄力和相關方麵的修行吧。   關於當前形勢以及該如何做這一方麵,他還是一向掂量的清的。盡管就目前看來,靈氣的修行還不可控,但他也並不著急。有總比沒有好,這已經是很值得高興的了,車到山前必有路,順其自然就是。   其實靈修本就少見,像他這樣雙修的更是少之又少,因為大部分靈修都是從很早的時候就覺醒了自己的靈,這個時候專注於此路就行了,也是可以修行到很高境界,變得極為強大的,這樣也就不必再額外費力進行玄修了。而且有的人就是對玄修特別不感冒的,然後才發現原來是有著靈能的緣故,所以自然而然就更適合走上靈修之路。   當然還有一些特殊情況,也有像他這樣玄修很久甚至達到相當境界覺醒靈氣的,這時有兩種選擇,要麼隻選其中一條路走下去而舍棄另一個,以免得兩手都想抓,最終卻兩手都落空。這樣看上去很虧,損失不小,但實際上也不失為明智之舉。   那另一個選擇自然就是兩項都要把握,是要很費心費力,也很有著難度的。當然,回報自然也豐厚,那就是要遠比同境界的單一修行者戰鬥力強的。   把這兩本書放回去,孫辰心想,既然來都來了,那就要再多了解些其他的。於是,又圍著書架轉悠尋覓起來。   路過堆放一些歷史傳說,人物故事的書架的時候,孫辰被一本很薄的書吸引了目光。那是一本也就不過十幾頁的書,已經泛黃的紙張,有些彎折不平,封麵的字跡都磨損不清了,隻通過模模糊糊的殘餘看出一個劍字,大概是標題的第三個字。   孫辰想:這正好,反正我也就是大體看看的,這本薄的書正好很快就看完,也不耽誤時間也算有的看。   於是便挑了出來,拿在手裡,接著又從其他地方各挑了些,回到桌前專心致誌的看了。   哦,對了,他還搞了張地圖,研究了一下,孫很快找準了自己所處的方位。上麵記載,整個世界主要由海洋和陸地組成,海洋很廣泛,麵積要大於陸地。而陸地最大的部分就是孫辰所處的這片,主要被五大帝國劃分統治。   按照地理方位分為:   東方的天龍帝國,也是實力最強大的帝國,國人尊強尚武,是天下追求強大的修士最好的去處。從這再往東,是無盡的蒼茫大海,水下世界到底有著什麼?一直都是縈繞在人們心頭的問題。   北方神凰帝國,是靈氣充沛,人與自然最和諧的帝國,也是靈修最多的一個國家。從這再往北,是浩瀚的冰原,寒氣彌漫,人跡罕至,似乎除了冰塊還是冰塊。   南方南冥帝國,是奇人異士,奇門妙法最發展的國家。從這再往南,是廣袤山林,連綿不絕,充滿原始的生機。   西方與其說是一個帝國,倒不如說是一個有人聚居的地域,因為其開發程度是最低的。盡管近來大有發展了,最強的統治勢力也已經出現,建立起了中心聚集區,可以勉強稱作都城。人們還是沿襲從前叫法,稱之為西域,而其都城則名為西京。   這一片地方的特點就是——人類未涉足的地方廣泛,很可能存在著神秘的機緣,當然,也可能是致命的危險,因此敢於深入西域的人有,但不多,也必然是對自己實力有著信心的人。   從這再往西,也同樣是未知的神秘。   而孫辰所在,處於大陸中央,名為玉麟帝國,實力同樣也是屬於五大帝國中中等的。也因為地處中央,所以與各國往來簡便些,經濟、文化交流比較廣泛,人員構成也是相當混亂復雜。   而五大帝國都城基本以國名命名,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大多位於帝國中央,有皇族坐鎮統治。其他一些城市便由選拔出來的人擔任城主,代為進行管理,孫建光便是如此,擔任這清江城的城主。   清江城地處玉麟帝國東北部位置,距離神凰帝國是較近的。孫辰其實想過,若是以後出門去玩,啊不,是去遊歷修行的話,要先從神凰帝國那邊為起點,然後繞一圈日後再回玉麟帝國。   然後在世界上,除去這整個廣袤的大陸,還有諸多島嶼分布,雖相對大陸較小,但已在發展自己的力量。至於什麼海上仙山,神域秘境,都多少帶些奇幻色彩了,真假暫無從考證,且不去管。   隨後他又大體看了看一些宗門功派,奇種異族,天材地寶,兵器工具,藥材食材之類的,好看的感興趣的就多留意下,不感興趣的就快速略過。如是過了大半天,他自認為也算是大體上做到了“博覽群書”。   既然看的差不多了,眼下隻有那一小本故事書了——他是認為那是寫的人物故事。孫辰便把剛才那一堆放回去,然後消化了幾分鐘再來看這故事,打算休閑娛樂一下,然後就離開。   現在還在回味的孫辰雙手交叉抱在腦後,躺靠在椅子上,整個人重心向後,壓著椅子前腿離地,半懸在空中,雙腿頂住桌子以做支撐,悠閑的的看著天花板思索。   今天這一趟還真不白來,或許他早就該這樣做了。搜集資料,了解事物概況,是對實際生活有著很大用處的,今後也得好好注意才行啊。   片刻後,孫辰便又坐正,拿起了那本無名(看不清名字)的故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