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白骨手托上清觀!(2 / 2)

  內部和外部結合在一起,相得益彰。

  巨龜終於來到了葉秦所在的地方,沖著他人性化的點了點頭,好似在打招呼。

  白骨緩緩的伸出手,金色的光團交織在其中,巨龜似乎感受到了什麼,身形一點點的縮小,緩緩的爬到了白骨的掌內。

  它像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頭緩緩的垂落下去,身形一點點消散,而那些生機全部都化為無數光點湧入到了葉秦的體內,滋養著他的五臟。

  葉秦能夠感受到有股極為溫暖厚重的力量遊走在全身,力量看似厚重,卻又如同水一樣,不見任何鋒芒,給他一種很舒適的感覺。

  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

  龜的屬性也是屬水的,和葉秦的屬性可以說是完美配和。

  等到巨龜的身體消散之後,若隱若現的輪廓在半空中緩緩浮現出來,首先是牌匾,然後是亭臺樓閣,隨後是大殿。

  一座道觀出現在白骨手上!

  那道觀十分精巧,完全就是現實當中道觀一比一的還原,可以說是巧奪天工,就連細節之處都沒有任何區別。

  同樣也是斑駁的墻皮,露出灰色的水泥內裡,就連瓦片也像現實當中缺了一角。

  因為這些破損還有老舊,才更加顯得真實。

  但並不影響它的神異,反而增添了幾分古老神秘的意味,正是這些殘破還有不完美,才構成了如今的道觀,若有似無的道韻環繞其中。

  透過道觀門口朝裡麵看去,甚至能夠看到其中的場景,隻不過更加小,有種微觀景物的感覺,實在是神奇到了極點。

  好像是有人用縮小術,把現實當中的道觀給縮小,演變成了如今的模樣。

  隻不過供奉神像的那些地方,卻是有些模糊不清,似乎是籠罩了某種什麼神異,讓人無法探尋。

  不過想想也很正常,畢竟神像非同一般,從某些方麵來說也算是一種神異。

  葉秦雖然觀想道觀,但並不意味著這些神像也會同時都被收納進去。

  除了神像之外,其他地方也都是栩栩如生,和現實當中的一模一樣,相當於把整座道觀搬過來了。

  白骨左手托道觀,右手中指還有無名指向內彎,大拇指、食指還有小指向上伸直,結出道教的三清指法。

  整尊白骨看上去神異到了極點,周身金線環繞,似有符籙流轉,連接成一片奇異的符號還有圖文。

  眼眶裡麵的月牙若隱若現,銀輝灑落其中,雙眼如同宇宙幽深無比,好似太陰在其中孕育。

  與此同時,電閃雷鳴徘徊不散,雷聲隆隆作響,紫色電弧籠罩在其上,愈發顯得手上道觀充滿了不凡。

  銀輝金線交錯在一起,形成奇異的能量,注入古樸老舊的道觀當中,原本暗淡的顏色,一點點變得鮮亮起來,似乎再現往日的輝煌。

  道觀被滋養了小部分,色彩鮮亮,神異無比,但是還有大半部分都處於灰暗當中,不過著並不影響。

  “觀想成功!”

  時間匆匆,時隔三天時間,葉秦一動不動,終於成了!

  看著白骨手托道觀,恍若佛家菩薩手托玉凈瓶。

  一時間就連葉秦自己也被震撼住了。

  萬萬沒有想到道觀會以這樣的方式,具象化在本源觀想物身上。

  畢竟不管是月亮還是雷電,都隻是有部分體現。

  但如今道觀卻是一整棟建築物都凝聚出來,雖然是縮小版本的存在,也足夠讓人震撼。

  不知道後麵能不能夠擴大?

  至於他自身,暫時還沒有發現明確的變化,也沒發現自己因為此次觀想獲得了什麼能力,但是葉秦能夠感受到體內有一股溫和的力量,這應該是道觀的反哺!

  ……

  現實當中,一切並沒有什麼變化,道觀還是道觀,並沒有出現什麼神龜,也沒有什麼神龜馱著道觀前行的場景。

  一切看上去還是那樣平常。

  因為那隻是風水上的臆想具化。

  外麵陽光燦爛,萬裡無雲,陽光落在道觀上麵,整座道觀都鍍上了一層金色。

  老道士看了眼天氣,“今日陽光不錯,可以把經書拿出來曬曬。”

  因為附近植被多,再加上最近多雨,所以很容易潮濕,為了避免經書受損或者發黴,師徒倆隻要一有空就會把經書搬出來曬曬。

  “徒兒來幫忙搭把手。”

  老道士招呼著小道士,師徒倆把經書小心翼翼的搬出來。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看著老道士抱著半人多高的經書,小道士一路小跑過去,“師父你悠著點,可別閃著腰了。”

  老道士哈哈一笑,“可別小瞧你師父我。”

  他雖然年紀大了,卻是精神抖擻,下盤很穩,搬了幾趟下來,臉上卻不見任何疲色。

  這也和他的常年鍛煉有關,從精神麵貌來看,甚至都不像是這個年齡段的,可以說是保養得宜,駐顏有術。

  反倒是小道士,額頭冒出一層細密的汗珠,他擦了擦額頭的汗,忍不住道:“師父你這精力也太好了吧。”

  “讓伱平常和我一起多多練習養生功夫,你就是不聽,不然的話你也可以像我這樣。”

  小道士撓了撓頭,“我這不是覺得年紀還沒到,不需要麼。”

  “這就不懂了吧,基礎打得好,將來才會事半功倍,如今你這個年紀正是再好不過,要是再晚一點話,恐怕還不行咯。”

  小道士聽到這話,眼睛瞬間立馬亮了起來,“那我明天就開始跟師父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