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黃龍士(1 / 1)

采花賊知道了王爺的身份後,連忙說道:“我可沒有冒犯您的意思,隻是您的身份非同一般,我若得罪了您,實在沒什麼好處。”說罷,采花賊便轉身瀟灑地離開了。   沐天波看著這個少年,心中不禁感嘆:“這個少年真是勇敢啊,麵對采花賊也毫不畏懼。他雖然不會武功,但卻有一顆勇敢的心,敢於站出來保護弱者。”沐天波覺得這個少年很是特別,他的善良和勇敢令人欽佩。此刻,他對這個少年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沐天波欽佩少年,便想現在就想結交,就準備引他喝酒道:“前麵有一個酒樓,不如我們喝酒吃肉去。”   “甚好。”   沐天波邊走邊問道:“不知兄臺,貴姓叫什麼名字”   少年跟上前,二人往酒樓走去道:“額爾古納鈕賀。”   “世子?您父親是靖南王?”沐天波有些一驚,說話間,不知不覺,已經到了酒樓。   沐天波和世子走進酒樓,坐在酒樓二樓的露臺旁,沐天波揮了揮手道:“小二,來兩斤醬牛肉,來一斤玉泉酒。   沐天波看著世子道:“世子,這個酒可是宮廷最好的皇家酒,說是玉泉山泉水和大米,花椒釀造而成的。”   “確實,沒想京城之外也有皇家禦酒。”   大清是不能吃牛肉的,屠殺牛者要受杖責九十的刑罰,擅自買賣牛肉的人也要受處罰。   法律雖然有規定,但牛肉照樣有人吃,電視劇裡放古人吃牛肉是不可能的,但清朝雖然有相關法律,但漢人照樣吃牛肉,牛在古代是耕地主要工具,自然牛肉價格貴到爆。   沐天波知道他的身份,直言不諱道:“我叫沐天波。”   沐天波十歲就繼任王爺,此時的大明經過萬歷天啟兩朝的折騰,已是千瘡百孔。關外有虎視眈眈的後金,西北有揭竿而起的流民,崇禎皇帝一上任便接手了這樣的爛攤子,心力之交瘁可想而知。王爺卻沒有這樣的煩惱,他每日練習沐家劍法,並練就了一身高超的武藝。不久大順軍首領李自成率二十萬義軍攻入紫禁城,崇禎皇帝自縊於煤山一株歪脖子樹下。   進京後的李自成縱兵肆意搶劫,短短半個月就收刮七千多萬兩白銀,而大順軍洗劫的這批人裡,就包括寧遠總兵吳三桂的家人。   此時的吳三桂前有李自成的大順軍,後有清軍統帥多爾袞的鐵騎,一番權衡之下,吳三桂投降了多爾袞,隨即將兵鋒指向李自成。   與此同時,明朝遺臣又擁護崇禎的堂弟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稱帝,年號弘光,以圖延續大明王朝的國祚。   這一年出現了三個不同政權的國主,是歷史上及其罕見的大事件,   而這一切變故,也牽係著遠在雲南的沐天波。   盡管三方勢力廝殺得激烈,但戰火一時半會還波及不到雲南。   為了防止四川張獻忠的大西軍流竄到雲南,沐天波決定增加兵馬實行自衛,而增加軍隊需要籌措糧餉,沐天波便召集境內土司商量增收鹽稅。   鹽稅作為雲南的重要經濟來源,長期被土司掌控。眼見大明江山搖搖欲墜,便起了鳩占鵲巢的心思。   趁對方毫無防備時,沙定洲突然率軍沖入沐王府,同時派軍攻占雲南各處衙門,封鎖昆明城門。   沐天波眼見敵方勢力強悍,為了家族產業,以及後輩選擇了入贅吐司,才得以保住百年基業。”   之所以直言不諱就是他的身世,當然他敢說出來,是因為他知道此人武力打不過他,也看出他品格。   鈕賀知道他曾是前朝大臣,洞察到他說此話的意思,便說道“我爺爺曾是,杭州最大皇家絲綢的老板,奶奶在江南遊玩認識爺爺,爺爺並入贅到額爾古納氏,改姓額爾古納氏,我父王取了三個妻子,都是漢人,”   (注明:大清世子叫爺爺為瑪法,因為他與漢人交流,且不在宮廷裡。)   “對了,你們要去何處?”   “嘉興。”   “我看你沒有武功,卻能挺身而出,我來泰山就是來湊個熱鬧,不如我們結交為兄弟,隨你一同前往,嘉興。”   “那敢情好啊。”   翌日,他們啟程往嘉興趕去,半個月後,鈕賀與沐天波來到嘉興醉仙樓喝酒,隻見雅座做著兩人下棋,隻見一人說道:“他可是大清第一棋手黃龍士,有這奇門八卦論縱橫,四象五行活乾坤的美譽之稱。”   黃龍士不過十八歲,長的眸如星辰,渾身散發著一股英氣,他的眉眼間充滿著豪情壯誌,仿佛一切困難都無所畏懼,   黃龍士執白棋,另外一個十六歲名叫許星友,執黑棋。   隻見黃龍士下白子,提前說好讓徐星友子,所以讓黑子三步棋,黑棋後下,所以隻能讓三步。   首先我們簡單介紹一下古代的圍棋規則,在落子之前,先要在盤上放四顆子,叫做“座子”或“勢子”,   黑4是當時的流行定式,對付掛角,古人幾乎千篇一律的應以大飛。這和規則是有關係的,古代計算勝負時有“還棋頭”的規則,既終局時比較雙方活棋的數量,每比對方多活一塊棋就需要還給對方一顆子(2目棋),因此古譜中對於出頭非常重視,輕易不會被對方封鎖。點三三這種現在非常流行的下法(尤其人工智能出現以後)在古代極少見到,因為點三三就意味著會被封鎖,要多活一塊棋,虧損兩目。如果不能點三三的話,那大飛守角顯然要比小飛守角效率高。黑6不去守角,而是拆邊,頗具現代意識的下法。黑8尖頂,使白走重,並阻礙白在角上生根,再10位二間夾,連拆一的餘裕都不給,著法非常強烈。黑借助周圍的優勢子力,對白發起了猛烈的攻擊。   至白55,雙方形成轉換。局麵進行至此,黑棋全盤目數有55目左右,實地大大領先。黑58手可能覺得形勢大好,但顯然低估了黃龍士的力量和手段。白59靠,妙筋,令徐星友大傷腦筋。黑60夾,防住白點角生出的種種手段。白63扳,黑64不得不應,白65夾,絕妙的一手,可謂神來之筆,黑窘。這一套組合拳,尤其是65位夾的妙手,放在今天,也是不易發現的,然而,黃龍士下出來了,真是了不得的大國手,令人十分敬佩。黑想來想去,沒有抵抗的辦法,隻好退到66位,老實的吃住二子,白的妙手大獲成功。以後白在一路過,黑角地就幾乎被掏凈了。本來白實地不足,但有了這樣大的形勢,便大大縮小了和黑的差距。至黑82,雙方形成劫爭。此劫對雙方都很重,白89、95不惜連找損劫,可見黃龍士必勝此劫的態度。   至白109,黑全盤的劫材告罄了。本來白勉強的劫,但黃龍士算清了劫材,硬是打贏了劫。黑雖在下邊得以連走兩手,但上邊損失太大了。本來是黑的拆三,現在居然被白打劫吃凈了。黑138、140強悍之極,但麵對上手黃龍士這種下法太過分了。本來優勢的一方,總要力圖把棋勢導入簡明,而落後的一方,總要想方設法讓棋勢復雜化,才有可能出現轉機。徐星友作為優勢一方,下的如此不簡明,這其實是在給上手黃龍士逆轉的機會!果然,白141沒有跟著黑棋應,而是在下邊斷,要從根上把黑空打掉。白147拐頭時,黑當然不肯小吃,而是148位扳,隔斷白向右的出路。   中腹戰鬥中黃龍士下出了171挖、173斷的好手筋,身手確是不凡。我國古代的棋手,在近身格鬥中,往往能夠抓住瞬間的縫隙,下出漂亮的手筋,從而扭轉局麵。黑174斷,先解除左邊的危機,機敏。中央既然走不好,就任白再走一手。黑180再加固一手,獲得了左邊龐大的地域,白雖吃了黑三子,但不過是乾巴巴的六目棋,黑棋得利不小。黑繼右下角之後,再一次舍小就大,確保了黑的優勢,下的非常出色。但黃龍士豈肯善罷甘休,181再次引爆劫爭!白以189位的長作為劫材,讓黑很難辦。這盤棋很奇怪,雖是讓三子的棋,但白的劫材始終有利,黑要找白的劫材,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竟是千難萬難。黑190無奈消劫,但白191得理不饒人,再次挑釁,黑劫材不利192隻好屈服。白在左邊,利用劫材有利,打的黑棋欲哭無淚,黃龍士的貼身戰的功夫,實在是太厲害了。   白205以下連續施展手筋,沖擊黑棋空中薄味。至黑226,左上黑忙了半天,不過成了六七目棋,左下的黑大塊,也不過五六目棋,而白把左上角接回,左邊還成了六目,黑這麼多的子力,被白下成這個局麵,黃龍士確實無愧棋聖之名。   按中國古棋計算方法:白讓黑三子,黑終局須還白三子(不同於現代隻還一子半),另外黑全盤四塊,白僅三塊,又要再貼還一子(古代稱”還棋頭“),總計黑共還白四子,白遂以半子獲勝。   後人多數人認為最終是徐星友大勝,比分為8比2。不過也有人認為是黃龍士6勝4負,或者是兩人平分秋色。   圍觀群眾議論不斷,其中一觀棋路人道:“黃龍士棋藝超凡,即使讓三子,仍能戰勝徐星友,實在令人欽佩!”   還有人道:“黃龍士的棋藝真是登峰造極,在讓三子的情況下還能獲勝,不愧為棋界傳奇!即使讓了三子,黃龍士的實力依然碾壓對手,佩服!”   “雖然黃龍士的實力更勝一籌,但這場比賽徐星友晉升國手之列,黃龍士勝利實至名歸,徐星友未來可期!”   “即使麵對強大的黃龍士,徐星友也展現了出色的實力,這場對弈令人難忘!”   “黃龍士的棋路獨具匠心,每一步都蘊含著無盡的智慧,令人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