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宙宇恒光的日常》 新的一卷開始,往事告一段落。第一卷的時間段是2020年4月30日~2021年5月31日,時長13個月。近代者的一階回歸率是12~14個月,那麼到第二卷起始,已經有一小部分近代者到二階了,世道的混亂程度遠超以往。 這一章前半部分主要寫了慕正光的交友情況,後半部分寫了徐縈則如何估算水木大學的錄取分數線,以及怎麼把分數分給家人。 慕正光對家人勉強能做到一視同仁,雖然是按照年級1:2:3給分,但差距不算很大。徐縈則更具有主動權,完全不按照比例,想給多就給多,想給少就給少。 說一下群友的稱呼問題。有人把“宙宇恒光”稱為宙光,也有稱為宇光、阿光的,這很正常,因為彼此之間喊的都是簡稱。“置換”的名字很長,“全世界發生了置換反應”,簡稱為“置換”。 總的來說,這些群友的名字,要麼是兩個字,要麼是簡稱為兩個字。如果,我是說如果,慕正光和這些人線下見麵,應該也會喊昵稱的簡稱,而不是姓名。 徐縈則的算分過程在文中寫的很長,由於大家已經看了原文,這裡簡單總結一下:710(無建模大賽時考入水木大學所需的分數)+143×2(第二屆大賽更長,但是徐縈則根據比例算分,所以比賽成績相同)+143÷2(分享加分)=1067.5。 慕正光算的分是1050,因為他麵對的需要加分的人太多,不得不冒一點點風險。但是,在第七十四章裡,慕正光計算錄取分數線的下限,那就不僅僅是冒險了,而是失算了。 ———————————— 第七十二章《親朋好友難估量》 這一章詳細寫了慕正光的算分過程。320分給親戚,310分給盧浩,然後分數就不太夠了。列舉慕正光和徐縈則的朋友的時候,那些名字都是按照親疏關係排列的,最親近的朋友排前麵,最不親近的朋友排後麵。 文中沒有具體說那些朋友的性別,但應該能看得出來。慕正光的朋友,徐縈則,盧浩,商禹,趙陳蒿,郭鬆年,在第七十章裡明確寫了趙陳蒿是女生,後麵那位郭鬆年是男生。 徐縈則的朋友,張相涵,季婉婷,侯留清,夏悅桐,孟續。前兩個明確寫了是女生,中間兩個也是女生,最後那個是男生。 本章有一部分內容寫到了元素支配在生活中的用法。後半部分主要寫的是工作。 暫時不考慮代言人,研究院從上往下分別是院長、副院長、分院院長、研究站站長、研究所所長,這些內容第六十九章裡寫過。 從職位級別上看,加入研究院是不虧的,而且,這些高級成員的職位隻升不降。 “隻升不降”這四個字意味頗多,哪怕慕正光和徐縈則的工作做的再差、做的事再出格,他們的職位也不會降。從他們成為一級站長之後,就不用擔心哪天突然被降職、撤職,沒有這種可能。 因為職位隻升不降,所以他們的上司頂多隻能阻礙他們的升遷,而不能讓他們降級。不客氣地說,就算一級站長每天辱罵上司,他的職位也不會變。也因為職位隻升不降,所以不用看上司的臉色,不用阿諛奉承,不用溜須拍馬,不用每天都戰戰兢兢。 從職權範圍上看,加入研究院也不虧,因為真的能得到高官厚祿。 一級站長的管轄區域比較大(介於縣和市之間,或者說介於縣令和知府之間),這個職位的“含金量”非常高,甚至能在管轄區域內說一不二(上級不可能天天在下級的管轄區域裡溜達,隻要避開一些特殊情況,站長幾乎不受約束)。 這一章還寫了慕正光的選人標準、工作態度。這些標準和態度都算不上真正的錯誤,都隻是人之常情的範疇。不要求主角做到大公無私,隻要別做得太離譜就行。 選人這段對話能證實徐縈則在第七十章裡說的“我對趙陳蒿沒意見”,如果她對趙陳蒿有意見,那麼,她也一定會對慕正光的異性下屬有意見。 慕正光的這些下屬實力強於趙陳蒿,而且是慕正光覺得好看的人,此外,上級對下屬天然有優勢、上級和下屬常常在一起工作,這些因素疊加起來,下屬的“威脅”遠大於趙陳蒿。徐縈則不是想不到這些,但她不認為這些人是威脅,所以她能很自然地說出“別欺負人家”。 ———————————— 第七十三章《畢業合照終來到》 寫了點童年的往事。別看慕正光和徐縈則現在好像很懂事,但他們小時候都不是通常意義上的“乖孩子”。 在感情的事上,徐縈則很信任慕正光,慕正光沒有辜負她的信任,第二十八章裡寫了“與異性保持合適的距離,這是作為正常人該有的覺悟,再者說我已心有所屬,更不應該與異性靠得太近”。 但是,徐縈則的信任不代表無限容忍,兩人在一起,她有提出建議、意見的權利。 慕正光並沒有因為害怕徐縈則而不敢說出真實想法,他對徐縈則說“徐婉陽的漸近線很不穩定,不知道有沒有辦法改變”,這是真話。 雖然徐縈則問了他在想什麼,但徐縈則不知道準確答案,如果慕正光想糊弄她,不說後半句話就行了,因為前半句話還比較客觀,後麵半句話帶有關心的意思。 不過,徐縈則“心起微瀾”不是因為慕正光關心誰,而是因為慕正光連續多次提起徐婉陽。即便慕正光不說後半句話,徐縈則還是有可能心起微瀾。這也從另一個角度上證明了欺騙是無效的。 第五十九章裡寫了侯孟壟的往事,尤其是高中畢業時發生的事。在本章裡麵也寫了高中畢業時發生的事,但不是主角經歷的,而是主角的學長學姐經歷的。 從兩位主角對“畢業”的態度上看,他們對高中生活是很珍惜的,絕不會因為有了強大力量就遠遠離開校園,更不會把原來的同學、朋友全部拋棄。 回想第三十七章裡,徐縈則緩緩念出舊友的名字,由此可見,她還想與這些人重逢,雖然這些人的學習成績、漸近線、漸近率遠不如她,但朋友還是朋友。 到這一章,徐縈則的弱點寫的很明白了,她害怕別離。慕正光也害怕,但程度比她輕。慕正光擔心的不是短暫分別,而是永別,也就是文中所說的“最後一麵”。 在這一弱點的“指引”下,徐縈則在深思熟慮之後,主動乾擾原有的自然規律。運行力固然也是規律的一部分,但這種規律不是自然生效的,而是徐縈則讓它生效,它才會生效。 清除“成長”,生物無法長大,這種用法絕對不像徐縈則想的那樣輕鬆簡單,但她確實能承擔後果。 ———————————— 第七十四章《但願別時久未至》 這一章和前麵三章一脈相承,繼續算分。前麵算的是最高分,1067.5和1050,這一章算的是最低分,921.5,但是921.5分風險太大,慕正光加到了930分。 710(無建模大賽時考入水木大學所需的分數)+63+99(慕正光以排名作為基準,所以兩屆大賽勝場次數不同)+99÷2(分享加分)=921.5。 上一章裡才剛剛寫到最後一麵什麼時候到來,在這一章,慕正光就付出行動了,把朋友、朋友的朋友全部送進同一所大學,那麼,直到大學畢業之前,大家還是同校同學,最後一麵至少是五年之後。 高考分數對高中生來說非常重要,學習過程可以不寫,但是結果一定得寫,而這個結果就是分數。 為了寫明白這個結果,作者把計算過程放在正文裡了。兩位主角在算分,作者也在算分。兩位主角算分,是為了幫助家人和朋友。作者算分,是為了讓兩位主角的形象、心意更真實。 慕正光的算分過程有兩個插曲,一是李默蹊不想要分,所以盧浩也不太想拿分,慕正光沒有勉強他們,而是暫時保留分數。二是給心有所屬的人算分,得算兩份,隻算一份就相當於把兩人拆開了。 最後一段寫到了漸近線,這些內容都是主角的猜測,未被證實,且在短時間內無法證實。 ———————————— 第七十五章《光陰回旋又同桌》 這裡的“又同桌”是指徐縈則曾經是慕正光的同桌,而在這一天,兩人坐在一起寫作業,仿佛又回到了當年。 這一章也是兩位主角的主場,本章的側重點是“學習”。慕正光在得到分數和力量之後,並未脫離校園生活和學習生涯,徐縈則也是如此。 在第五十五章中,本書第一次出現“生物試卷”這個詞。李信雨做完一張理綜生物試卷要35分鐘,慕正光做完一張超大題量的生物試卷隻要一個小時。 與齊文景的約戰即將開始。 本章中提到了銀匙的另一種作用,徐縈則給慕正光講單詞,同時用銀匙刻錄這些記憶,加深印象。這種用法是合理的,因為考試規則裡寫著:有過目不忘、特殊視力等能力的考生,可以在考場上無限製地使用這類能力。 本章的重點在於慕正光看著睡著的徐縈則,會覺得不好意思。徐縈則看著睡著的慕正光沒有任何不好意思,她的做法表現出來的是欣慰、欣賞。 ———————————— 第七十六章《與齊文景的約戰》 第七十三章裡寫了徐縈則的“弱點”,這一章裡寫了慕正光的弱點。 第四十六章裡寫了慕正光對生命的態度,“生命是極珍貴之物”。慕正光珍惜生命,恐懼死亡,他不敢麵對死亡帶來的變化,下一章裡他說的“這隻是一份工作,用不著全力以赴,更沒有義務舍己為人、英勇就義”也符合這一特點。 本章後半部分寫的是慕正光對戰齊文景。 在第一屆建模大賽裡,主角若是用了域加持、倒計時、加速計時,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作者會特地寫一寫,到第二屆建模大賽裡,主角釋放這三個技能時,基本不再描述,事後總結的時候會提到一些。 本章裡同樣沒有寫到這三個技能,但主角肯定用了,不然以他的速度,根本甩不開齊文景。 齊文景用寂滅偷襲,慕正光用存在清除抹消寂滅,這是兩人互換的第一招。之後,四倍極光打破四組魔閃光,八倍極光擊穿四個虛影。 ———————————— 第七十七章《不同的工作態度》 這一章裡寫到了域加持、倒計時、加速計時這三個通用技能。 從這場戰鬥看,慕正光要打敗齊文景還是比較容易的。如果說用存在清除、存在吸收直接作用於對手會顯得“勝之不武”,那麼,把作用目標改為對手的招數,就不會有這樣的誤解了。 存在清除的大範圍用法,存在清除的界。 存在標注在戰鬥中的用法,賦予界選擇性。 兩位主角即將“參加工作”,齊文景起到過渡的作用,但是給徐縈則指引方向的是慕正光。徐縈則看到別人畢業都會心生傷感,她看到別人受害,也會心生傷感。 而慕正光就不一樣了,與他無關的事,他通常都袖手旁觀。這種態度算不上仁慈、善良,但這種態度也不應該被批判,畢竟慕正光沒有主動傷害別人。 倘若每個人都有這種態度,那就不需要有維護秩序的人,不需要研究院,也不需要“研究院職員”這份工作。更何況,研究院對他們的要求本來就不高,隻要不破壞,就是在維持。
作者的話 第71~77章回顧(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