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沉寂標注未央宮》 徐縈則的計劃隨時更改,慕正光跟著她一起改。到下一章,“更改”表現得更明顯。她的這種做法、這種行為方式稱不上壞,但也算不上完美無缺。 本章主要寫了三個地點,根據地點分析劇情。 第一個地點,華山。 攀爬華山,難度很大。“慕正光在群峰之間遊走”,這種好處和便利是漸近線帶來的。 第二個地點,未央宮。 全書第一次提到恒河宮殿是在第二章,那時慕正光就說過“要是能去看看就好了”。 未央宮和恒河宮殿的性質不同,但兩者都是星主製造的。 慕正光認為“這座宮殿好像是不存在的”,徐縈則認為“宮殿裡的事物似乎永不變化”。 第三個地點,另一座山。 慕正光和徐縈則有機會、有能力做他們想做的事,比如旅遊、爬山、隨時更換地方爬山。 從這部分劇情中能看出徐縈則也是個普通人,她的興趣愛好、行為方式並不另類,也不特殊,特殊的是她的“心”,而不是外在表現。 徐縈則的理性和成熟沒有讓她變得拘束、呆板、停滯,那些看似不沉穩的行為在她身上也或多或少地出現。換個角度看,此時的徐縈則也才15歲,這個年齡段的人,很難做到“沉穩”。 這一章裡也有一點點外貌描寫。這段外貌描寫是站在慕正光的角度寫的,非常主觀,“散發著令人心花怒放的美感”。 通過這段外貌描寫,引發慕正光對往事的聯想。本卷最重要的設定之一,即將浮出水麵。 ———————————— 第七十九章《強大力量的成因》 慕正光寫的那一大段話可以分為三點。第一點是心願,第二點是欲念,第三點是特質。 慕正光把“力”和“量”放在一起,沒有拆開。徐縈則把“力”和“量”拆開。這算是拋磚引玉,更具體的細節還沒寫到。把兩人的結論合起來看:心願和特質影響漸近線,欲念影響漸近率,願望的完成度越高,力越強。 徐縈則提出的創意是“回去看看考完試的同學們”,她說的“同學”不是和她同年級的人,也不是具體指那一個人,後文裡寫了“徐縈則看著這些人的模樣”,“這些人”肯定不可能是一個人。 既然說到這裡了,先把這一段講完吧。 “徐縈則看著這些人的模樣,漸漸覺得時光流逝也有可取之處:若是沒有之前的三年,便不會有此時的一瞬……在不久的未來、在下一個時代,人間的艱辛和困苦,應當減少。” 徐縈則沒有否定“之前”,更沒有否定“此時”,也沒有否定“一瞬”,她厭惡的是“三年”。“三年”換“一瞬”,太長了,太反常了。她不喜歡這一反常的現象,她想改變一些東西。 這段話前麵還有一段心理描寫,“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總是不和同齡異性打交道……聽起來還有點不太正常呢……倘若你把這種約束無限製地擴大……那就有違良善的本意了”。 省略的內容也很重要,那些話是表明程度、說明前提條件的,但是不必具體分析。 第六十六章裡的總結裡寫了“慕正光沒有把徐縈則的聯係方式當成不可告人的秘密”,在本章裡,徐縈則沒有把慕正光當成“秘密”。兩人的做法差不多,但是他們的想法不一樣。 慕正光尊重、不乾涉徐縈則,他沒有想過徐縈則會不會背叛他。徐縈則也尊重對方,但她有意創造機會引導對方。她肯定想過慕正光會不會背叛她,但是她的答案始終都是“不會”。 在本章中,徐婉陽正式出現。慕正光確實很不擅長跟女生打交道,尤其是跟同年齡段的女生。 漸近線影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無論是操控雨水,還是翻過二樓的欄桿往下跳,這都是在新時代裡常常發生的事。 ———————————— 第八十章《何人驅使暗造訪》 這一章的內容和“暗”有很大關聯,同時也再開一條暗線,開始埋伏筆了。 無論慕正光猜對還是猜錯,無論漸近線是不是人引發的,漸近線到後期肯定會改寫很多事物,這一點是不可避免的。 主題說完了,接下來說事件。 第一件事,徐縈則、慕正光到徐婉陽家裡。 延伸一點吧。慕正光把朋友排在家人麵前,所以他的朋友寫的多,家人寫的少。徐縈則把家人排在朋友前麵,她的家人寫的多,朋友寫的少。 第二件事,聚餐前的對話。 在本章裡,沒有出現慕正光的語言描寫。在這個情境下,慕正光不好開口。他不太擅長社交,更何況在座的還有和他同齡的女生,讓他開口就更難了。 “我以為他們是普通朋友啊”,這是徐銘菘的想法,他的想法偏離了事實。但是,從他的想法中能看出慕正光和徐縈則的肢體接觸極少。這兩人的相處有點相敬如賓的意思。 第三件事,聚餐。 這件事分為兩部分,聚餐時的對話以及慕正光的思考。 徐縈則勸徐婉陽收下360分。她可不是居高臨下地把分數賞賜給別人,而是把這次幫助看為一場合作。通過這場合作,原本陌生的城市變得不再陌生。 慕正光對360分另有看法,這裡不再多說。他擔心的是欲念,“無與倫比的欲念大概是上古者的共同點”。 把欲念和力量聯係在一起,這是在上一章裡剛出現的結論。這個結論可能對可能錯。慕正光認為這個結論是對的,所以他才會擔憂。 ———————————— 第八十一章《分數已定難先知》 本章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兩位主角的交流。 交流的內容比較多,“暗”、命運,前麵的章節裡有類似的話,不再總結。 此次交流的重點是“與善良的人交往,會讓人覺得追求正義是一件美好的事。與邪惡的人交往,會讓人覺得追求正義是一件愚蠢的事”“雖然善良的人和邪惡的人看起來差不多,但是他們給人帶來的影響截然不同”,這兩句話直接、明確表現兩人的善惡觀。 第二部分,慕正光和盧浩的交流。 從給分過程來看,雖然盧浩、李默蹊不想要分數,但慕正光還是能強行把分數送個他們。以慕正光的能力,得到同學的身份證號,這太簡單了。慕正光尊重朋友的想法,所以沒有強行做某些事。 慕正光對盧浩說的話頂多算是引導,他把他的想法告訴盧浩,然後等待盧浩做決定。 “她要不要分數和你沒有太大關聯”“兩個人在一起,用不著分數相同”“值得你喜歡的人,至少得是為你著想、想看到你變好的人”,如果慕正光不是盧浩的朋友,那麼他說的這些話恐怕有些不合適。話說回來,雖然慕正光是盧浩的朋友,但盧浩還是不為所動。 盧浩的選擇算不上明智,但要說他愚蠢,倒也不至於。慕正光是他的朋友,這個朋友能給他帶來的幫助,遠遠不僅限於分數。雖然盧浩不知道站長、分院院長是什麼官職,但是中古者代表什麼,他還是很清楚的。 李默蹊這個人不一定是正麵大於負麵,但是在對分數的事情上,她的觀點、看法比較妥當。分數和她的擇偶標準、交友標準有關聯,但關聯不大。 她不是為了分數才交哪個朋友,而是分數太低的人,不能成為她的朋友,這是底線。李默蹊最後還是沒有要慕正光的分數。 第三件事,填入分數。 最終結果和慕正光預想的很不相同。盧浩和李默蹊也一分都沒要。由此可見,雖然有了漸近線,但還是有很多事不順遂人意。人這一生能算準的事,真是少之又少。 因為慕正光比較看重朋友,所以他給朋友算分、與朋友交流,這些內容詳細寫了。徐縈則更看重家人,尤其是徐婉陽,所以與徐婉陽有關的事詳細寫了。 ———————————— 第八十二章《分院院長趙妤曦》 在這一章裡,明確指出了慕正光估算的水木大學的錄取分數線不太對,他估算的分數下限和真實的分數線相差甚遠。 本章裡有一些為了戲劇性拋棄真實性的描寫。主要集中在兩點,一是分數,二是錄取排名。 前一百名的分數跨度太大了,第一名比第一百名高了近1800分。哪怕是第二名,也比第一百名高了約1300分。按理說,如果大家都買分或者都搶分,那應該有相當一部分人的分數超級高。但如果高分的人太多,那會導致兩位主角都估算失誤。 本章裡寫到的錄取排名也與事實嚴重不符。全省排名九十五和全省排名九十六,要麼都穩,要麼都不穩,不可能是九十五穩,九十六不穩。 本章後半部分寫的是趙妤曦。 洞庭湖王的代言人,研究院啟川市分院院長,上古者趙妤曦。 在第六十三章裡的總結裡寫到,“劇情發展到這時候,上古者的名字開始經常出現了”。 在本章的總結裡,可以寫上這樣一句話:劇情發展到這裡,上古者開始經常出現了。 他們不再是出現在旁白中,不再隻是小規模出現,不再是偶爾一筆帶過,而是貫穿全文,深入劇情。 趙妤曦的發言比較長,分為四部分。 第一部分的結果是“十二位站長神態各異,趙妤曦從他們的表情中看到了答案”。 第二部分的結果是“人們還沒來得及領導這番話的深意,領導卻進入了下一個話題”。 趙妤曦的第二部分發言違背了研究院的主旨。從她的發言中能看出,她沒把副院長放在眼裡。 副院長說的是“隻要你們不隨意殺傷普通人”,趙妤曦說的是“你們和你們的直係下屬不無故殺傷他人、不殺傷同事”,兩者的區別很大,絕不是改動一個詞那麼簡單。 第三部分講的是兩條特權,終止於“後果自負”。這兩條特權是趙妤曦為她的下屬準備的,是名副其實的“特權”。 第四部分講的是工作。重點在於“遲到與否全憑自願”。 ———————————— 第八十三章《人間常見上古者》 本章裡出現了非常詳細的外貌描寫。這段外貌描寫是站在趙妤曦的視角寫的,寫的是兩位主角在趙妤曦眼中的形象。 如果是慕正光看徐縈則,他肯定不會說“那就是這個女孩子真是一個大姑娘了,但她沒被染上成年人的那種成熟和情調,不摻雜一絲汙點”。這些話和慕正光的閱歷、性格嚴重不符。 第五十八章裡寫了“我好像明白了,為什麼童顏永駐對你有益無害”,這是慕正光對徐縈則的看法。他不是注意不到徐縈則的魅力,但他不會用“成熟”這個詞形容徐縈則的外在。 同樣,徐縈則也不可能用“膚白貌美”形容慕正光。 趙妤曦的能力非常復雜。文中給了兩個概括:萬物通感,真假辨言。 這兩種能力不提供戰鬥力,但它們至關重要,甚至是立身之本。 兩位上古者參賽者的能力,遺忘之力、凝聚力。 蘇韜的遺忘之力在文中表現的不明顯,但也能說得通:蘇韜讓對手遺忘自我、遺忘比賽,繼而遵從他的命令。 虞清池的能力在文中的表現太少,不再分析。 趙妤曦列舉的兩個優秀中古者的能力,復製之力、抽象形式的遺傳之力,這兩種力都是祝晨瑜說過的。但是祝晨瑜沒說過“遺傳之力”這四個字。 趙妤曦說“遺忘之力、凝聚力,其實都不如優秀中古者的力”,這是趙妤曦的個人觀點,沒有經過旁白證實。 趙妤曦問慕正光和徐縈則是戀人關係嗎,慕正光說不是,徐縈則說是,而且,趙妤曦認為,兩人都沒有撒謊。這怎麼理解? 容易理解。慕正光說不是戀人關係,那是因為在他的意識中,他對“戀人”一詞另有看法。至少他不認為他和徐縈則的關係是世俗裡常常見到的那種戀人關係。 趙妤曦覺得慕正光是木頭腦袋,覺得徐縈則冷靜、理智,她的判斷大致是準確的。她能從一個很簡單、很平凡的問題中看出這些信息,一方麵是因為她有萬物通感、真假辨言的能力,另一方麵是她本人的思維方式、智慧水平足夠高。 插一句題外話,徐縈則沒有萬物通感、真假辨言的能力,但是她知道慕正光隻是抵觸“戀人”這個詞,而不是要否認他們的關係。 章節末尾,慕正光的徐縈則的對話。需要總結的那部分內容在正文裡已經寫了:兩人的對話裡沒有指責、沒有辯解,也沒有趙妤曦看見的那個“木頭腦袋”。徐縈則冷靜、理智,慕正光也是如此。 其實這段話一開始是放在《作者的話》裡的,但我覺得這些話作為旁白放在正文裡更準確、更恰當。 寫《作者的話》是個查漏補缺的過程。正文裡缺失了哪些細節、哪些結論,讀了正文能記住什麼細節、得出什麼結論,正文裡有無邏輯上的錯誤、有無時空上的混亂、有無牽強的推理、有無荒謬的言行……在重讀一遍之後,這些問題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決。 ———————————— 第八十四章《見到第一位助理》 慕正光讓徐縈則給建議,他對徐縈則的尊重和愛慕並不隻是說說而已,也不是隻在某一方麵表現。 “她再也不想和這些人打交道,並對這類漸近線深惡痛絕”,徐縈則非常討厭能影響人心的漸近線。但是,運行力和存在力都有影響人心的用法。 第二十二章,“若是用存在清除分解自然、扼殺生命、操縱人心、篡改事實,那就太過分了”,這是慕正光的想法。由此可見,慕正光也不喜歡影響人心。如果他喜歡、羨慕這種行為,那他肯定會付諸行動。 “對她的第一句話,慕正光持懷疑態度”,慕正光懷疑的隻是這句話,而不是這個人。他的懷疑不對,也不錯,就連徐縈則本人也不太確定她說的是否正確。 雖然慕正光產生了懷疑,但他說出了他的疑問,這一點還是比較難得的。話說回來,如果他懷疑的不是一句話,而是一個人,那他大可把這句話反過來聽,把疑問藏在心底,永遠不說。 “你喜歡的類型並不固定,大致分為五種……我們的往事是實實在在的……再加上我們有類似的本質,無論你身邊出現何種人物,都隻是微不足道的過客罷了”。 徐縈則知道慕正光喜歡的五種類型、知道他對異性的態度,這可不是猜出來的,而是慕正光表現出來的和告訴她的。兩人的交流涉及方方麵麵,文中寫的隻是一小部分。 夏依鳴問徐縈則“你們兩個是什麼關係”,徐縈則答的是“無可奉告”,為什麼她沒有按照“標準答案”回答呢?因為她沒有義務告知夏依鳴真相、因為夏依鳴和她的關係不親密。 這一章裡也出現了詳細的外貌描寫,而且還是分成兩段出現的。 夏依鳴一開始看人還比較客觀,能看出優點,也能看出缺點。但是她一聽說這兩人都是中古者之後,她對這兩人的評價陡然上升。 這裡也再說一點,慕正光肯定不會注意到徐縈則有沒有肌肉。夏依鳴能注意到,那是因為她的愛興趣愛好、她的眼光在於此。同樣,徐縈則也不會說慕正光“不高”。她以前為慕正光長不高而感到憂傷,但她沒有說“不高”。 到第二段外貌描寫,夏依鳴重新評估他們的能力,那就都是誇贊了。 她先前還覺得慕正光“沒有成年男性的氣質,看起來也不經常運動”,但到這一段就變成了“年輕有為,溫潤如玉”。而且,她在上一段沒有誇徐縈則好看,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到下一段卻出現了“長得白白凈凈漂漂亮亮的”。 我們可以這樣說,夏依鳴的審美受漸近線、漸近率的影響。 最後再講一下夏依鳴的擇偶標準。 她的標準不高,這一點毋庸置疑。雖然她的標準大多數人達不到,但她本人卻達到了。她條件比較好,想找個般配的,這一點無可厚非。甚至,她的標準可以說是比較低了。她是近古者,她卻沒要求對方一定是近古者。比近古者次一等,近代者也行。 關於擇偶標準,再多說一些吧。 在新時代,在人們有了漸近線之後,漸近線和漸近率就被加入了擇偶標準裡。有東西加入,那當然也有東西被移出。本章裡講了一個非常明顯的例子,肌肉。 在舊時代,有很多人認為肌肉是力量的象征。但是到新時代,到漸近者的時代,肌肉就沒什麼用了,肌肉練得再好加力量嗎?加速度嗎?可能加一點點。但是,這一點點差距在域半徑的差距麵前不值一提。 通過肌肉增加力量是有上限的,但是通過域半徑增加力量,這是無上限的。 兩人域半徑相同、漸近率相同,有可能肌肉更多的人,力量更大。但如果兩者不同呢?而且,練肌肉多費力氣啊?人什麼都不用做,域半徑就會增加,這多輕鬆啊。 以漸近線漸近率作為標準,能減少很多沖突。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也會更安全,更便捷,至少雙方都說一說自己是上古者、中古者、近古者還是後三種,那麼弱的一方應該不會再主動挑釁強的一方了。
作者的話 第78~84章回顧(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