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的話 第141~147章回顧(1 / 1)

第一百四十一章《聚餐之前的準備》   8月1日這天的故事,還在繼續。   這一章的標題準確地總結了本章的內容。   本章主要寫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如釋重負之感”。   趙妤曦的真假辨言的能力確實幫了她大忙,如果她沒有這種能力,她這時產生的疑惑就一直是疑惑,而不會有答案。原文:她很想知道這種心情是怎麼來的、這種心情是什麼模樣的,於是,她往自己眼中投了個音符。   “她發現日暈消失了”,是因為顧庭晝這時還沒想到該怎麼回答她的問題,當他緊張的時候,如釋重負之感就蕩然無存了。   “但是在這種時候說‘我願意’三個字,他總覺得有點怪怪的”,文中沒有寫原因,這裡也不再寫。提示一下,“我願意”這三個字通常是在什麼場合下、什麼人對什麼人說的?   第二件事,分配工作。   顧庭晝主動選擇最困難的一項工作,從這裡可以略微看出他的做人方式。   第三件事,看房子。   “慕正光和徐縈則很不贊同這種行為”“她不由得感到一陣後怕,決定以後再也不做這類事了”,在第一百四十五章裡明確寫了,“我準備換工作地點,不然我怕有一天我會和趙妤曦做一樣的事”。   在徐縈則緊張、愧疚的時候,慕正光“剪斷”了她的一根頭發。   慕正光想借此讓她離開原有的心情,結果是“徐縈則懸著的心也落下”。   這一章裡提到了趙妤曦的新能力,質量轉移。這種能力用在戰鬥中非常可怕,她想轉移什麼就轉移什麼,防不勝防。   ————————————   第一百四十二章《草坪之上的壯舉》   本章裡又提到了一種新能力,趙妤曦的記憶力是漸近線賦予的。   “其實趙妤曦早就發現了,她把所有事情講完之後來了一句驚人的總結”,趙妤曦還是有些不太尊重顧庭晝。“顧庭晝,你能把我說的那些內容全都復述一遍嗎”,這句話說了也沒用,她本可以不說。   本章的標題“草坪之上的壯舉”,“壯舉”是指顧庭晝在草坪上製造冰涼亭。   在這件事發生之前,慕正光和徐縈則把桌子、椅子搬到草坪上。   在這件事發生之後,慕正光敲擊涼亭、徐縈則製造冰塊。慕正光也會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做出一些不成熟的事。   顧庭晝製造冰涼亭之後,他在趙妤曦的家裡翻翻找找。然後,“他想,權力和財富的滋味,真是令人著迷”。在上一章裡寫了“另外三人都不約而同地想到,她動用特權了”,顧庭晝能看出趙妤曦使用特權了,但他並不反感這種行為,或者說,雖然他反感這種行為,當他也會做出類似的事。   文中有暗示:他大筆一揮,讓這人在傾家蕩產之路上走得更平穩、更順利些。   趙妤曦和顧庭晝都想讓這個人傾家蕩產。   回到主題,繼續說“壯舉”。   這件事讓趙妤曦對顧庭晝更加了解。以顧庭晝的大腦,他想不到製造涼亭的。但如果有人把桌子、椅子搬到草坪上,顧庭晝看到這一幕之後,他能想到製作涼亭。   “一聽到趙妤曦要忙,顧庭晝頗為驚恐”,他驚恐的原因在第一百四十章裡寫出來了一點點,“趙妤曦涮肉、倒水,忙忙碌碌,怪嚇人的”,總的來說就是,顧庭晝不想看到趙妤曦忙碌的樣子。   那他為什麼不想看到?文中還沒寫,也給一個提示吧:顧庭晝主動選擇最困難的工作,他能和慕正光、徐縈則一起忙碌,與自己相比、與慕正光和徐縈則相比,趙妤曦的特殊之處在哪裡?   ————————————   第一百四十三章《改變事物的進程》   先總結一下本章寫了哪些事。   趙妤曦帶著食物和工具到樓頂的露臺製作果汁、給水果切塊。   趙妤曦喊顧庭晝出來喝果汁。   顧庭晝和徐縈則給果汁降溫。   趙妤曦製作水果撈。   慕正光、徐縈則、顧庭晝在廚房裡忙忙碌碌。   徐縈則把她自己的工作做完之後,幫慕正光切菜。   顧庭晝用漸近線改變事物的進程。   事情說完了,然後來說想法。   趙妤曦不想讓別人看到她親自動手,不是因為害羞,而是因為她覺得自己切水果的方式不完美。   “為什麼顧庭晝允許他們兩人旁觀,不允許我旁觀”,這是趙妤曦的想法,她的想法有偏差,顧庭晝不是怕她旁觀,而是不想看到她忙碌的樣子。   “他搖頭不代表水果撈味道不好,也許是我誤會他了”“不用想了,他肯定對我有意見”,趙妤曦產生後麵一種想法,是因為她想到了“不允許我旁觀”,不是因為“顧庭晝輕輕搖了搖頭”。   “在她身上始終有一種莫名的氣質阻擋著別人接近”“在他們身上,存在著一種特殊的‘和諧’”,這都是顧庭晝的想法,用詞比較相似。   “在她麵前做事,必須謹慎,否則有可能被她笑話”“與那兩人相處時,顧庭晝沒有感覺到壓力”,這也是對比。   “原來,趙妤曦也是‘不完美’的呀,她也會犯一些常見的錯誤”,顧庭晝從來不認為趙妤曦是完美的,隻不過這時他發現了更準確的證據。   ————————————   第一百四十四章《暗流湧動盡紛爭》   本章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趙妤曦邀請徐縈則、慕正光、顧庭晝住在她家。   趙妤曦為徐縈則、慕正光改說法,她對這兩人差不多做到了無微不至。   本章略微寫了一些顧庭晝的處境。他升為二級分院院長,這是一個好消息,但他沒有可以分享這一消息的人。   第二部分,趙妤曦和蔣孟汐的對話。   對話有兩個主題,一是大傻子,二是工程。   趙妤曦對顧庭晝的態度、看法還是不太好,至少不像對徐縈則那麼好。   文中沒有寫原因,但是可以看出來。   一、因為她想讓徐縈則幫她實現願望,所以她對徐縈則、對慕正光都特別寬容、特別客氣。   二、慕正光和徐縈則不會惹趙妤曦生氣,而顧庭晝有時做的一些事情確實不那麼妥當。而且,趙妤曦對顧庭晝做的事比較敏感,她會把小問題放大。   說完了態度不太好的原因,現在說結果。   結果就是,趙妤曦對顧庭晝的評價不客觀。   趙妤曦認為,顧庭晝沒看出來徐縈則和慕正光之間幾乎沒有肢體接觸,所以他是大傻子。   蔣孟汐認為,顧庭晝沒看出來,是因為他沒有關注徐縈則。   從文中的描述上看,這兩人的想法都不準確。   顧庭晝確實沒看出來,但不能因此說他傻。   雖然顧庭晝不會刻意關注徐縈則,但他看了慕正光。他看了之後,果然沒看出來,甚至還看出來了一些相反的東西,比如說上一章裡提到的“和諧”。   對話的第二個主題,工程。   蔣孟汐說,“人的壽命是有限的,個體的強大隻是暫時的,群體的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   趙妤曦想要的恰好就是“個體的強大”,她有那麼多條漸近線,群體不過是為她服務的。她想延長自己的壽命,就是為了長期享受這種服務。   ————————————   第一百四十五章《意義深刻的旅程》   本章也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慕正光和徐縈則的對話。   重點主要是兩句話。   第一句話,“我準備換工作地點,不然我怕有一天我會和趙妤曦做一樣的事”。這句話在第一百四十一章的總結裡分析過了,不再多說。   第二句話是,“如果一切事都非常順利,那就太可怕了”。   徐縈則不太贊同這句話。   此外,雖然這句話是慕正光說的,但他也不一定完全認可這句話。第六十八章裡出現過類似的事。原文:慕正光心中閃過一絲黯然和惶恐,他常說“倒放的電影”“命中注定”,但他並不完全相信這些話,至少在某些事情上,他還留有懷疑。   “當她醒來時,她頓時覺得這趟旅程還是很有意義的”“一睜眼就能看到喜歡的人,是一件很幸福的事”,雖然兩人的關係沒有因為這次旅程更進一步,但是在此過程中,徐縈則得到了一些新的體會,這也很重要。   第二部分,趙妤曦和周序同的對話。   周序同對趙妤曦很寬容,但他沒有因為寬容就掉以輕心。   當趙妤曦說出一些她平時不會說的話的時候,周序同懷疑這是別人假扮的。他這時的懷疑非常明智,因為張皓晨能改變外貌,不可不防。   趙妤曦對權力的向往在本章中表現得淋漓盡致,無論她對生命規律工程多麼感興趣,她都不想去科學院任職,哪怕她的權力還在她手中。   而且,她還非常關注徐縈則和慕正光的權力的去向,她擔心院長會把這些權力奪走。   ————————————   第一百四十六章《驚世駭俗的工程》   本章寫的隻有一件事,慕正光、徐縈則、趙妤曦的對話。   對話的主題有兩個。   第一個主題,劃分地盤。   如果大家想知道得更具體些,可以查一下主角所在的省的地圖。   第二個主題,六項工程。   研究院主導的那兩項工程都沒什麼成果。   異常規律工程的研究對象是異常的人、事、物,群星規律工程研究的是星球。前者的最終目標沒有寫,後者的最終目標是製造出許多個適合星球上的所有生命體生存的星球。   科學院主導的兩項工程技術含量比較高。結構規律工程研究的是物質,關聯規律工程研究的是能量信息。   最後兩項工程,漸近規律工程純屬忽悠人的,可能研究到最後一點成果都沒有,也可能取得了一點點成果,人間因此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生命規律工程有成果,第一百四十四章裡寫了,“返老還童、青春永駐,這些都能做到,但是技術還不成熟”。   “他們都敏銳地意識到這項工程裡包含著‘邪惡’”,在下一章裡寫了“生命規律工程不尊重生命”。慕正光和徐縈則認為,不尊重生命,這種行為、這種想法是邪惡的。   本章末尾,徐縈則稱趙妤曦為“姐姐”,這個稱呼看似親切,其實是徹底否定了兩人成為朋友的可能。   從此以後,兩人的關係改變了,但不是變成朋友,更不是變成親人,而是變成“可以在她麵前撒嬌的人”。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   第一百四十七章《我們需要的權力》   本章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發生在辦公室裡的對話。   “蔓延到城裡的權力,聽起來有點危險”,雖然危險,但是慕正光沒打算放棄這種權力,至少目前沒有。   “我們都是第一次得到這種權力,都要花時間學習如何使用權力”,這是件很嚴肅的事。在他們真正掌握四座城之後,他們不得不“學習如何使用權力”。   徐縈則使用的權力的次數比慕正光多,租用教學樓、約見校長,這些事都是徐縈則做的。她為了約束自身,主動把印章交給對方。   第二部分,發生在校園裡的對話。   租用學校的教學樓,這是以權謀私。   請假,這不叫以權謀私。雖然徐縈則請的假有點長,但她不使用權力也能做到這件事。   不過,在放假期間把校長喊到學校,這也是以權謀私的範疇。   考慮到書中的特殊背景,要做到這件事,不一定非得使用權力,也可以使用武力嘛,但那樣做就更危險了。以後再出現類似的事,一般不再按以權謀私分析。   徐縈則害怕別離,這是上一卷裡就寫到的弱點,在這一章裡表現得更明顯。   害怕畢業之後見不到朋友們,這很正常。但是高三還沒開始,徐縈則就產生這種想法了,這有點不太恰當。   慕正光說,“等下學期開始再想也不遲”,這可不是不遲,他也是很早就產生這種想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