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三章 焚書坑儒!(1 / 1)

百將和伍縣令在發愣,而雲夢縣鄉民此時反倒先回過神來。   他們本就不清楚蒙恬的身份,已經從伍縣令口中得知這是所謂的內史九卿,但是也僅此而已。   我等乃是楚人,為祖神看守門戶。秦人之內史九卿,跟我等有何關係?   不得不說,始皇帝雖然一統六國,天下盡歸大秦,然城池好攻,民心難下。   連秦人自己都以自己老秦人身份自傲,很多秦人甚至視六國故民如昔日寇仇,待之如奴隸賤民。   且大秦法度森嚴,守牧一方的秦吏又大多是軍卒出身,以軍法治民,嚴密監控,更是搞得不少地方的六國故民連話都不敢說,相逢隻能道路以目。   若是那些小國寡民還好,至少結束了朝不保夕的生活,對大秦還有幾分感激。然雲夢縣乃是楚地,楚國是南方大國,所謂楚王好細腰,國中多餓殍。   楚王看膩了國中那些吃得豐乳肥臀之楚女,好起了北地那種瘦骨伶仃的細腰,足見楚地之富足。   如此,楚人又豈會輕易歸心?   “快快給餘解開!”一名膽大的鄉氓率先大咧咧地叫道。   “先前便在說,山中那位可是真神仙也,不可冒犯!”   “護山靈獸都敢圍獵,爾等秦人實在放肆!”   喧囂聲漸起,鄉民們此時已經趾高氣昂。   區區秦將,可見我楚地真神乎?   而百將也終於回過神來,他連忙一聲怒吼:“噤聲!”   “再有胡言亂語者,立斬之!”   他目送著那頭白鹿輕靈地鉆進山道深處,轉頭看向依然彎腰行拱手禮的蒙恬,小心翼翼地開口:“上將軍,吾等何去何從,還請上將軍示下!”   百將其實頗想問問上將軍到底在雲夢山上遭遇了什麼,以至於態度如此大變。看剛才那隻白鹿驚慌的模樣,實在是無法和大秦天命聯係在一起。   如此膽怯,如何配得上我大秦赫赫之威?   然而卻不敢問出口。   蒙恬自然知道百將心裡之所想,然而他並不解釋。   此事非同小可,還需查證後再行事!   他直起腰,看著白鹿消失的方向,微微在心裡嘆息了一聲。   白鹿所行之方向,正是一線天。   顯然,這隻白鹿並非是懼怕。而是,因為怕誤了講道!   隻不過此等言語自然不能與百將等人說。   “吾要返回江陵,麵見公子扶蘇!”他收回目光,淡淡地開口。   “爾且分兵一什,守住雲夢山口,勿使閑人入山。”   “其餘軍卒,守住雲夢縣,勿使鄉民走脫。”   “若是有鄉民試圖逃歸野地,斬之!”   “喏!”百將麵容一肅,狠狠一抱拳。   “上將軍,”他繼續開口,目光掃過不遠處的伍縣令,低聲說道,“令伍如何處置?”   此時他心中大定。   他亦是老秦人,對方士膽敢欺騙始皇帝陛下一事,同樣怒不可遏!   在他看來,楚地,就是方士之源!   這也並不是他欲加之罪,方士,本就來源於上古楚地之巫。   千年前周之代商,遷南郡之民至齊地,謂東夷。自此巫分兩地,一為楚巫,一為齊巫。至秦時,為方士,流毒天下!   雖然不明白上將軍為何對一隻白鹿如此恭敬,然此乃旁支末節!   上將軍欲去江陵,而江陵尚有軍卒三千,由公子扶蘇統之。   想來必是雲夢山地形復雜,且方士勢大,故上將軍準備調取大軍,將整個雲夢縣平滅之!   至於伍縣令……   伍縣令之前就曾妄言,說山中神仙之所屬,觸犯了始皇帝陛下的三殺令。   且短短半日之內,他治下楚人們數次藐視大秦,誹謗九卿,足見伍縣令已經忘記自己縣令之職責。   可斬之!   “令伍。”蒙恬同樣看了伍縣令一眼,他淡淡地開口。   “某在!”伍縣令此時也已經回過神來,連忙抱拳。   “爾治雲夢縣有方,吾會為爾請功!”蒙恬語氣平淡。   言畢,蒙恬也再不廢話,直接翻身上馬,一抖韁繩。   馬蹄如雷般響起,蒙恬率領親衛遠去。   留下百將楞在原地。   令伍居然治縣有功?   功在哪裡?   ……   江陵至雲夢,約百五裡之遙。   若是之前,需繞行武陵山脈,多行數百裡。   然始皇帝滅六國後,發天下之民,修秦直道,數年乃成。   自此天下連通,再無山川河流之阻,江陵至雲夢之間,快馬日半可達。   此時,江陵縣東,一處軍營裡,一位年輕人正坐於案前,手中捧著一副竹簡。   年輕人看起來年方弱冠,麵容不同於秦人的粗獷豪邁,卻有幾分南人的清秀精致,透著一股濃濃的書卷氣。   正是始皇帝之長子,公子扶蘇!   此時他手中捧著的,乃是大軍於南郡搜捕的方士名冊,扶蘇一個個細細比對,頗為用心。   “唉……”   一聲嘆息聲響起,他拿起小刀,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想要把竹簡上的某個名姓刮去。   然而刀尖剛剛觸到竹簡,他又放下,無奈地發出一聲嘆息。   放下竹簡,他微微有些失神。   公子扶蘇剛毅武勇,信人奮士。   然而真正聞名天下的,是他的仁!   每得方士,公子扶蘇必仔細詢問,查證地方,確保無一人蒙冤。   南郡所殺之四百餘人,都是扶蘇親自確認過,確實都是方士,死有餘辜。   然而日前,卻有門客自關中傳信,曰始皇帝不滿!   扶蘇知道自己的父親為何對自己不滿。   去歲,方士妖言蠱惑始皇帝,為始皇帝所察,乃大索關中方士,得而坑之,三日,殺九千!   而後,始皇帝命蒙恬將兵三千,公子扶蘇為副,出鹹陽,入南郡,同樣大索方士。   今已過一月,卻僅得方士數百有餘。   其中有始皇帝召天下方士,故方士鹹集鹹陽的原因,亦與公子扶蘇自己的方略有關。   大秦尊法家,其他諸子百家都為異端邪說。   然齊地儒生勢大,便有儒生者,趁始皇帝欲得不死藥之機,假托方士之名,親近始皇帝陛下,試圖改變大秦國策。   結果一朝事敗,始皇帝震怒,不僅欲殺盡天下方士,連儒生亦欲一並坑了。   三日所殺九千方士裡,倒有八千餘乃是儒生!   始皇帝更下令,不僅要坑盡天下儒生,亦要將所有書簡,除法家著作之外,統統燒了!   此所謂,焚書坑儒!   (p:求推薦票啊!麻煩大家投一下推薦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