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雲夢山巔,仙人踏虹!(1 / 1)

天門臺上,雲霧流轉,冰龍所化之雨早已落盡,然而天空中依然水汽蒸騰。   一條長虹橫貫東西,秦天隨手一揮,剛剛被命名為煉天鼎的碩大丹爐瞬間縮小,掛上秦天的腰間。   他行至天門臺一側,低頭看了一眼腳下的雲海,突然往前踏出一步。   一腳,直接踏進虛空之中,飄然而落,不傷分毫!   以他已經入道的實力,此不過小道而已。   若是能夠晉升到陸地神仙之境界,直接就可以以身化虹,禦空飛行,掌握大神通。   他信步朝前,遠遠看去,竟似行於彩虹之上。   “嗷嗚!”   一聲虎嘯聲陡然響起,卻是天門臺上那隻白虎。   它看著秦天於山崖陡峭間如履平地,一步步走遠,忍不住發出一聲咆哮。   隨後,它碩大的頭顱深深地低下,向著秦天行禮。   不僅僅隻是白虎,包括白鶴白鹿白龜,乃至山穀中的飛禽走獸,都齊刷刷地低下了頭顱,向秦天朝拜不已。   而秦天,亦微微停步。   煉氣士雖然因為感悟天道,而性情淡漠,但是並非滅情絕性!   自穿越至大秦,於雲夢山多年,日夜與山中動物為伴,為自己銜來靈草,又豈能沒有感情?   然而,大道為重。   此番出山,雖有雲夢山為外人得知,清靜不復存在的原因,還有其他打算在內。   煉氣士,煉天地元氣為己用。   而所謂氣化五行,元氣乃有五行之屬,為金木水火土。   雲夢山中草木繁茂,秦天驅使萬靈為其銜藥,即為木之氣。   而今突破進入下一重境界,便要尋另外一種元氣,待到湊齊五氣,方為五氣朝元,再待那三花聚頂,才可嘗試陸地神仙之境。   秦天此行,便是欲要去往東海。   東海者,龍宮之所在地,雖然為傳說,然而依然可見東海亦是天才地寶之地。   且,水氣充沛,異獸層出。   所謂煉氣士乃有三寶,法寶,坐騎,道侶。   如今秦天暫時用不到法寶,因為第二重天沒有鍛造之能。而道侶他目前尚無此心,唯一所缺的便是靈獸坐騎。   去東海尋天地大藥,也需要靈獸坐騎趕路與感應。   所以順便為自己尋一隻坐騎,也是剛剛好。   而且,海麵寬廣無垠,無有人煙,正好是秦天創造神通的絕佳試驗場。   “爾等需體會道心,早日入道。若是有暇,多守護一下雲夢縣的黎民百姓吧,天地將有大變,非功德無以護身。若是爾等修道有成,則吾等相見尚有期!”   清朗的聲音從天空上傳來,穀中,萬獸哀嚎,追著山間那身影前行。   “嘩啦”一聲,萬翅震響,無數鳥雀沖天而起,追逐於彩虹之下。   這幾年來,秦天月月為鳥獸們講道,雖然因為秦天之前自己都尚未入道,不曾直接為鳥獸們點明道心。然而數年熏陶之下,鳥獸們已然通靈性。   今日秦天遠去,相見不知何期,鳥獸們豈不拜而送之?   一時間,獸群狂奔,雲夢山山川震動,鳥雀遮天蔽日,天門之上雲卷霧湧。   有小雨淅瀝而下,竟似天地都感萬靈之不舍!   ……   “楚地之雨亦是如此奇特麼?”   當秦天行於雲夢大川中時,距離一線天不過一裡之外,扶蘇與蒙恬正騎在了戰馬上,在兩人的親衛簇擁下向著天門臺方向進發。   兩人走得很小心,畢竟他們此時已經快到達一線天處,而直到此時,除了那隻青猿外,他們還未看到一鳥一獸,便是飛蟲都沒見到過。   說出這句已經成為經典語錄的“楚地之某某如何”之人,正是扶蘇,他此時已經是一臉無奈。   這次上山,由於有獸潮之存在,扶蘇並沒有穿他那套標誌性的寬袍大袖,而是換上了一套甲胄。   畢竟這位始皇帝長子除了仁義好學的名聲之外,還有一個眾所周知的評語,“奮而勇毅”!   他同樣上過戰場,隻不過不需要,也沒人敢讓他親自去沖陣殺敵而已,雖然外表文弱,實則同樣是一身膽氣。   身披甲胄的扶蘇看起來英武不凡,隻不過這是之前。   因為在片刻之前,天上突降大雨,把他淋成了一隻落湯雞。   淋成落湯雞倒也罷了,真正讓扶蘇鬱悶的是,明明在場有他和蒙恬,還有兩人的親衛加起來足足二十人,偏偏隻有他所在的位置雨下如潑。   故而他有此靈魂發問。   楚地之雨,就隻淋吾一人乎?   “公子,吾觀方才那陣雨,似是以天門臺為核心,公子離天門臺較近,故而……”   公子扶蘇看起來有些狼狽,但是蒙恬確實一臉正色,他目光炯炯地看著天門臺的方向,認真地開口。   扶蘇微微動了動嘴角,他已經無力吐槽。   他從未懷疑過蒙恬的話,即使蒙恬開口便是異人,神仙,獸潮,他也從不懷疑。   畢竟他和蒙恬一起在邊關戍守多年,早知蒙恬心性,不是那種故弄玄虛之人。   而且,以蒙恬身為大秦上將軍的驕傲,他亦不會撒謊。   然而,神仙之說,屬實是虛無縹緲,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所謂雲夢山異人,亦是無稽之談。   對此,扶蘇甚為篤定。   始皇帝一統六國,於鹹陽建明堂,金匱,周室,石室四大宮,乃搜六國之書,盡歸於四宮而藏。   此時全天下之書加起來,亦不過數十萬言而已,扶蘇敏而好學,早讀盡四宮藏簡。   他早就已經發現,上古之時頗多傳說,所謂神人,聖人,大能者,翻手之間滄海桑田,日月變換。   然而,此皆口口相傳而已,自倉頡造字以來,再無一位神仙聖人之流問世,縱使有所謂駕鶴而去的衛懿公,亦不過是附會而已。   左傳原文上僅僅隻提到衛懿公薨時,有白鶴繞殿而飛。   問題是,衛懿公本身就養鶴,還封鶴為大夫,他去世時自己的寵物繞著房子飛兩圈,有什麼出奇的?   口口相傳者,極易穿鑿附會。唯有見諸於文字,方有幾分可信度,這並不隻是扶蘇一人之想。   若非如此,要史官乾嘛呢?   而天下人皆言有神仙,偏偏自有文字記載以來,卻從來不曾有過一次確鑿的神仙記錄,由此觀之,神仙之說,大謬矣。   “上將軍,爾執念甚深,吾……”   他苦口婆心地開口,然而一句話還沒說完,他陡然一愣。   下一刻,他整個人的呼吸都急促了起來,瞠目結舌地看著不遠處的天空。   不止是他,旁邊的蒙恬此時也已經魂不守舍,同樣癡癡地看著雲夢山巔方向,忘情地開口。   “公子,爾可看見了嗎?”   “那邊,似有仙人踏虹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