瑯琊郡。 古之瑯琊臺依然矗立在海邊,經歷了近五百年之風吹雨打,原本平整的瑯琊臺已經開始出現垮塌,中間部分已經被雨水侵蝕凹陷,並且被植物覆蓋。 遠遠看起來,已經不再像高臺,而是像兩座並排的普通土山。 瑯琊臺三麵瀕海,僅一麵與陸地相連。傳言瑯琊臺乃是上古神人鑄成,後有越王勾踐休整,勒石以記功。再後,有太公望祭拜四時之神於此。 而今,越王勾踐記功之石已無所蹤,太公望祭拜四時之神時所留下的青銅旗幡亦已消失不見。 隻剩下東海之浪,年復一年,日復一日,亙古不變。 這裡乃是所謂的神靈之地,非祭祀天地,不可登臺。 而若想到瑯琊臺誇功,非滅敵國以上,又不夠資格。 故自太公望祭拜之後,瑯琊臺已經荒廢了數百年。 然而此時此刻,已經有數百年無人踏足之瑯琊臺上,卻立著一個寬袍大袖的年輕人。 年輕人靜靜地站在瑯玡臺頂端,海風從他身旁掠過,大袖飄飄,仿佛下一秒便要隨海風飄走。 這個年輕人,正是秦天。 距離他離開雲夢山,已有七天。 七日橫跨兩千餘裡,若是對秦人而言,無疑是根本無法實現之事。然而對秦天來說,卻是一趟遊山玩水之旅。 若不是路上耽擱了時間,他最多兩天就能夠抵達。 兩千多裡路並沒有讓秦天臉上出現任何疲憊之類的神色,他靜靜地負手凝視著瑯琊臺下。 良久,他終於嘆息著開口。 “所謂天人合一,雖然隻有簡單四個字,然有無盡奧義隱藏其中。” 他的目光,落在了瑯琊臺下,兩群螞蟻一般的人身上。 瑯玡臺建在瑯琊山上,從臺頂向下看地麵之人,確實小如螞蟻。不過螞蟻並非僅僅隻是從視覺方麵說,亦有其他含義。 兩群螞蟻之一群體要稍大,有數千人。這些人正身負石塊,宛如螞蟻一般在地麵排隊而行,有軍卒沿途監視,嗬斥聲甚至瑯琊臺上亦有所聞。 此為徒羨,正在兵卒之看管下,修建瑯琊臺下的石道。 古時缺乏器械和工具,甚至連鐵器都缺乏。羨徒們背上之石塊看大小亦有百十斤,一個個如同螻蟻一般,掙紮負重而行。 不時有羨徒因為力氣不支,或者因為被日頭曬得頭暈眼花,導致失去了平衡,咕咚一聲被石塊壓倒在地,鮮血四濺。 而看管之軍卒唯一的反應是,命其他徒羨繼續背起這塊帶血的石頭前進。 秦天微微搖搖頭,目光落在了另外一小群螞蟻一般的人群身上。 這群人群規模遠比那些徒羨要少,更非青壯,一眼看去,或為白首老者,或為垂髫幼兒。 他們此時正虔誠而悲苦地跪服在地上,正向瑯琊臺恭敬而拜。 此乃是求雨也。 瑯琊郡雖然地處海邊,卻常年缺水。 此並非是降雨稀少之緣故,而是瑯琊郡常年受海潮影響,田地經常為鹽堿所侵,產量受損。故每年都要借著春季雨水,將田地盡數漫浸一番,此為洗鹽。 然而今年春天,瑯琊郡遭遇大旱,洗鹽之事無法進行不說,此刻便是連播種都做不到。 原本這也不算什麼,瑯琊種粟,粟本來就是春夏之交播種。若是春天發現乾旱時,立刻派遣民夫修整水渠,自沂水引水而灌之。雖洗鹽之事依舊無法進行,減產成定局,卻不至於如現在這般,連播種都做不到。 “天地大變,並非單純隻是氣候上的變化,亦有人心之亂!” “此,相輔相成也!” 秦天微微搖搖頭。 瑯琊郡大旱,乃是天災人禍。 作為穿越者的秦天知道,華夏歷史上,有三個著名的小冰河期。 三國,宋末,明末! 三國不用說,亦是天下大爭。而宋末與明末,則是異族南下,馬踏中原。 而秦時則是歷次小冰河期之始,此時氣候異常溫暖,甚至可以用炎熱來形容。 瑯琊郡今年大旱便是因為此事,瑯琊郡大旱,江南必大澇。 瑯琊郡沒有修整水渠,故無法播種。而瑯琊郡人沒有去休整水渠之因,卻是因為青壯盡為徒羨,此時正在修建那條石道。 這條石道,顯然正是為始皇帝瑯琊臺誇功而準備的,隻為迎接始皇帝的到來。 除了這條石道外,瑯琊縣裡,還修了一座新的行宮,自然也是為了準備迎接始皇帝下榻! 然而,並不能就此詬病始皇帝出巡之舉,畢竟秦天這一路行來,見過不少亂象。 秦一統天下方才八年,八年時間根本無法使六國之民徹底歸心。別說大秦,連後世都無法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做到。 此刻雖然天下盡為秦吏,然而這些出自軍中有功之士的秦吏,良莠不齊。 有寬仁博愛者如令伍,視楚人如子民,親身率領楚國鄉野之人開阡陌,植桑麻,宣教化,故雲夢縣楚人歸心。 亦有刻薄酷毒之輩,視治下之民如寇仇,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鄉民們上山打柴都要事先申請,路上遇到多說兩句便疑對方密謀反叛,嚴刑拷打。 而始皇帝一路東巡,一路罷免這些酷吏,平反冤獄,所到之處,竟有大治之象。 然而,即便始皇帝借東巡之機巡視天下,若是如此下去,秦之崩解,無法幸免。 隻因,末法時代,不止天地法則混亂,人間,亦禮樂崩壞! 秦時,破天荒地有了貪汙犯,而且貪汙之輩橫行,最高的一個已經混到了丞相之位置。 便是此時正在瑯琊郡為始皇帝修建行宮的李斯。 而歷史證明,越是末世,貪汙犯越多。究其原因,乃是因為人心不安。 “亂民時,或使瑯琊郡顆粒無收,民心或亂。然始皇帝勒石誇功,巡遊天下,又可安天下之心。” “這瑯琊,倒也難說福禍。” “罷了。” 秦天臉上重新恢復平靜。 他穿越之前就是學文科的,讀了一肚子的歷史知識,此時忍不住拿來印證一下。 不過也僅僅隻是發發感慨而已,畢竟,他現在身份早已不同。 “吾既然已為世外之人,便不要去替始皇帝操心了。” “倒是此處,似乎有吾要找之物。” 他的目光,落在了瑯琊臺下,那幫求雨的鄉民處。 求雨需要祭天地,而祭天地需要用三牲。 鄉民們沒有資格動用禮教上的三牲,隻能用其他東西代替。 而秦天,正是對他們的祭品感興趣。 那是一條小蛇。 一條,通體雪白的蛇!
第四十六章 仙人東遊(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