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夜襲鋼纜橋(上)(1 / 1)

日升月落、日落月升,幾個晝夜之後的二十三日黃昏時分,一營正在渡過怒江。   盡管提前服用了黨參紅景天丸,但其效果隻能說聊勝於無,大部分士兵都陸續出現了高原反應,好在可以及時吸氧,所以三天下來也都堅持到癥狀自行緩解了。   少數十幾名癥狀嚴重的、乃至惡化為肺水腫的士兵,也被轉送給醫護分隊全程照料了,幸好沒有性命之憂。   “長官,您現在狀況如何?”   “沒事,我感覺好多了。”   回答了軍醫少尉的詢問之後,麵龐仍然有點浮腫的周長風站在路邊,望著後續的幾十輛卡車正在小心翼翼地開上那搖搖晃晃的鋼纜吊橋。   這可不是那種斜拉索的大橋,而是字麵意義上的吊橋——總共十八根足有大拇指粗的鋼纜一字排開,上麵鋪設一塊塊的鉚接在一起的鋼板。   這座鋼纜吊橋全長一百六十公尺,橫跨怒江兩岸,下邊的湍急澎湃的江水,可謂是川藏線公路的咽喉之地,意義極其重要,故而常年駐紮有一個排的守軍。   畢竟,這要是被別有用心之輩給破壞了,川藏公路可就停擺了。   立在西岸橋頭的一塊石碑上銘刻著一些姓名,當年為了修建這座簡陋的橋,有十幾人因此亡故,大部分人都是墜江而死,屍骨無存。   因為差不多已經是休整時間了,所以周長風下令渡江之後直接原地休息,吃喝拉撒睡自行安排。   與此同時,在東岸八、九裡開外的一處彎曲路段上,一輛遠航牌轎車與兩輛邁豐牌卡車停在路邊,十幾名穿著重型改良褙子的“平民”正在活動著身子,不時吃點東西喝點水。   一個矯捷的身影從旁邊的山陵上蹭蹭蹭的跳了下來,然後走到了轎車旁邊報告道:“淑苓姐,他們正在過橋。”   “哦,曉得了。”   “那咱們啥時候動手咧?”   “少安毋躁,等他們啟程走遠了再說。”背靠著座椅的淑苓淡淡道。   對於上級安排下來的這個任務,淑苓可謂十分不滿,因為其風險實在太大了。   她對自己的手下有幾斤幾兩可謂一清二楚,平時隱於市區探查些情報還行,可現在要乾這種事簡直是在刁難他們。   好在上級也派來了幫手——即一對假扮成名為“馮-霍夫曼”的流亡容克貴族夫婦,以及他們的六名隨從。   作為經過額外戰鬥訓練的特工,他們在綜合素質上可比淑苓這種隻接受過基本情報訓練的要強得多。   霍夫曼先生一臉輕鬆地說:“隻有一個排守衛那座橋,如果我們的合作順利,那一定可以成功的。”   “可能吧。”對此提不起興趣的淑苓很冷淡地回了個maybe,同時小聲吐槽起了這一路上吃的苦頭。   他們一直尾隨著行軍中的一營,你停我停、你走我走,這一路上千裡可謂吃盡了千般苦,還得擔心被後邊的混三旅大部隊追上。   夜幕降臨,海拔二千七百公尺的這兒比起之前三、四千公尺的地方已經算低了,然而晚上的氣溫還是不到十度,體感微冷。   熬過半夜以後,等到淩晨四點的時候,全副武裝的他們便沿著公路向怒江鋼纜吊橋摸了過去。   兩刻鐘後,江對岸的一營結束了休整,引擎聲接二連三的響了起來,車燈照亮了仍然漆黑一片的環境。   淑苓的手下全都換上了黑色的夜行服,而霍夫曼夫婦等人則沒有變換行頭。   車隊漸行漸遠,他們又耐心地等候了幾分鐘,估摸著車隊已經駛出了槍聲的傳播距離以後才準備動手。   “計劃A,上!”   鋼纜吊橋東岸駐紮著兩個班的明軍,這兒布置有棚屋、崗亭、哨塔、拒馬、鐵絲網、沙袋;此刻大約有六、七名士兵在值守。   裝作一瘸一拐的淑苓緩緩走了過去,旋即被叫停了。   “止步!乾啥的?”   幾名士兵都納悶得很,川藏公路人跡罕至,通常隻有運送補給的車隊會經過,現在天還沒亮,四周黑漆漆的時候出現一個孤零零的女子?   因為這實在反常,士兵們舉槍瞄準了她。   “我的車子壞掉了,腳也崴了,就在那邊……”   “啥?”   說時遲那時快,淑苓在轉身伸手指向遠處的時候,順勢從懷中掏出自己的勃朗寧M7910,接著回身就立刻開槍。   “砰砰—砰砰——”   與此同時,左右兩邊已經悄然摸過來了的手下們也一齊開火,值守的幾名士兵還沒反應過來就中彈倒地。   哨塔上的士兵也才來得及開了一槍,就被飛來的一發獨頭彈擊中了腦袋。   霍夫曼先生端著手中的M1897霰彈槍,喊道:“上!上!上!”   十幾人都迅速向前靠近,有人掏出了米爾斯手榴彈,用力扔向那幾個棚屋和崗亭。   從睡夢中驚醒的守軍們意識到是敵襲之後,連忙翻身下床,沖到槍架那邊隨手抓起步槍就往外沖。   “轟—轟——”   最先跑出來的幾名士兵隨即被落在地上的手榴彈給炸倒,在地上慘叫了起來。   “龜兒子的搞偷襲!”   “有好些人啊?!”   “不曉得!”   其他士兵們有的繼續往外沖,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也有人選擇翻窗出去。   霍夫曼夫人手持一支MP28沖鋒槍,以半跪姿勢來了兩個長點射,將兩名剛端起槍準備還擊的士兵打倒。   “咻——”   江對岸的守軍也很快做出了反應,一發照明彈瞬間升空,小小的降落傘吊著下邊的發光筒,慘白的光線霎時間灑布了方圓幾百米的地方。   在又挨了一通手榴彈的炸以後,這邊殘餘的八、九名士兵驚慌失措,在扔出了一枚發煙手榴彈以後就開始向橋上撤退。   西岸的士兵們剛剛架好機槍,卻發現對麵升騰起了濃煙,幾名殘兵正在連滾帶爬地往這邊奔逃。   霍夫曼先生興奮地對其他特工喊道:“他們撤退了!到這邊來,布置炸藥!”   一臉冷峻的淑苓從沙袋掩體上撿起了一挺輕機槍,一邊檢查一邊說:“我們會掩護你們!”   作為二線守備單位,這兒的明軍還裝備著舊式武器,即幾十年前仿製的勒貝爾步槍、紹沙輕機槍、哈奇開斯重機槍,各方麵都不能和現在其它野戰單位的裝備相提並論。   淑苓的幾名手下也奮力抬起了一挺重機槍,將之調轉方向,然後從彈藥箱中取出金屬彈板插進供彈口,“噠噠噠”的槍聲響徹兩岸。   由於能見度低下且場麵混亂,西岸的明軍一時間不能確定襲擊者的數量,於是選擇了被動防守。   不敢冒險的少尉背靠著沙袋掩體,扯著嗓子厲聲令道:“太遠了!車隊聽不到槍聲!打信號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