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〇2章 海軍找我乾什麼?(1 / 2)

西班牙內戰的變動讓周長風陷入了深思,如果沒有外援下場參戰,共和軍是無法戰勝國民軍的,但考慮外援的話,變數可就大了。

德軍可不是去玩過家家的,即使如今讓人望而生畏的虎豹集群尚未誕生,可其步兵單位的作戰效率也是首屈一指的。

同時還要考慮國際縱隊(旅),在這些外援的幫助下,共和軍能有充足的時間進行整頓和訓練。

一旦整訓完成,戰爭的天平必然要向共和軍方麵傾斜。

然而沙俄與意大利在此期間肯定要支援國民軍,甚至同樣可能派兵參戰。

何況如果真到了那個地步,西班牙搞不好就要變色了,英法還能坐得住腳?

嘶,大戰不會提前打起來吧?

就在這一天的傍晚時分,當周長風離開食堂的時候,小李興沖沖地奔了過來。

他遞上了一份《帝國紀聞報》,氣喘籲籲地說:“營長!他們…印了份號外……”

號外是報社臨時印發的,用於報道突發新聞。

周長風伸手接過,映入眼簾的便是一串黑色大字,這是大明官方對西班牙現況的表態?

轉換為口頭言語的話就是:過去的一個月裡,西班牙各方沖突陡然加劇,內戰交火激烈,大明希望雙方盡快停火展開談判,考慮到叛軍公然屠戮平民,乃至造成中國商人傷亡,朝廷要求叛軍方麵對此公開致歉、支付賠償,並杜絕此等行徑……

讓叛軍公開賠禮道歉?這看上去就跟笑話一樣。

不過這隻是官樣文章而已,本質上是在做鋪墊,從用詞上就已經可以窺到大明官方的態度了。

不稱其政權名字而稱之為叛軍,又拿屠戮平民來說事,顯然朝廷不打算支持國民軍方麵。

目前看來,烏斯藏之戰在某種意義上其實已經算是結束了,損失較大的十二師撤回駐地,前線隻留三十四師和混三旅和英印軍對峙。

現在也不存在成規模的攻防戰,整體上如同復刻了歐戰的塹壕戰似的,雙方在白馬崗地區掘好了堅固的、多層的塹壕防禦體係,每天就互相開幾槍、打幾炮而已。

等國聯大會召開以後,明英雙方再談判一下,這場邊境戰爭就可以告終了。

以小博大參加了一場激烈的戰鬥,雖然損失慘重但卻戰果豐厚,同時得以提前撤回休整,免去了在西陲之地蹲幾十天壕溝的苦日子,到底劃不劃算?至少對於幸存的士兵們而言自然是劃算的。

雖然表現的自信且從容,可周長風也時常在夜深人靜之時反問自己——自己的決策和部署有沒有失誤?有失誤,那以後該如何避免?沒有失誤,那還有沒有更優選?

十三日與十四日這兩天,周長風組織全營軍官開了戰後總結會議,同時命令各班各排的士官組織士兵發表意見。

讓軍官們吐槽最多的其實是戰役部署,然而戰役總指揮官魏高銘的部署與規劃其實是沒有問題的,之所以讓英印軍差點鉆了空子,歸根究底是兩個師長立功心切的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