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非SWAT不行;“涕淚氣”(1 / 2)

午時,太陽升到了正當空,不冷不熱,這是即將進入暮秋時節的南京一天之中最為怡人的時候。

清涼山東麓的對峙已經持續了將近五個小時,周圍的街道已經被嚴密封鎖,圍觀民眾被一而再再而三的向外驅逐,最終被限製在了足足一個街區那麼遠的地方。

之前,為了切斷那散布“汙蔑官府、調撥人心”的廣播,親自到場坐鎮指揮的翊安警務司郎中下令以最小損失破壞塔頂的天線。

自下向上攻擊相當困難,迫擊炮這種曲射武器精度不夠,前後左右偏一丁點都會和廣播塔頂擦肩而過;而彈道較為平直的一九式38.4㎜步兵炮則沒有足夠的仰角。

迫不得已,他們隻能請求京城駐軍的支援。

在天子腳下調動軍隊,這個性質可不一般,沒有任何人膽敢嘗試先斬後奏。

於是乎,請求層層上報、命令再層層下達,一直等到現在,來自禁衛混成第四旅的一個戰防槍小組才乘車趕到。

“咚!咚!”

他們把槍架在堆高的木箱子上才獲得了足夠的仰角,兩支三五式戰防槍接二連三的向塔頂的天線發射了十幾發14.4㎜穿甲燃燒彈和瞬爆彈。

收音機中傳出的聲嘶力竭的演講戛然而止,隻剩下滋啦滋啦的背景空噪聲。

並未動用重武器來破壞天線,這倒是把連帶損失降低到了最少。

“天線已毀,你等還不立馬棄械就擒?不要做困獸之鬥了!毫無意義啊!”

然而,盡管強行破壞了對外通訊的途徑,麵對團團包圍的警員們的勸降,這些襲擊者們依然不予理會,不斷地開槍,試圖頑抗到底。

“哈哈哈哈——若是茍且偷生,豈不是食言了?今日就要以死明誌!用犧牲換得天下人頓悟!”

現場的交火一直沒有中斷,隻是時而稀疏時而密集。

幾個小時下來,警員們的陣位上已經落滿了黃澄澄的彈殼,還有一灘灘、一道道的血跡。期間,應天府警和翊安軍共有足足二十二人傷亡!

翊安軍將兩門軍隊早已淘汰的、一九式38.4㎜步兵炮搬上了總部大樓,分別部署在二層和三層的合適的窗戶後邊,瞄準幾十米開外的廣播塔開火。

“砰砰”的炮聲中,一發發炮彈精準地穿過廣播塔的窗戶,在其內部轟然爆炸!

這種步兵炮在歐戰時就是專門用來精確射擊的,讓步兵分隊擁有反製敵方機槍火力點的能力。但是其炮彈太小、裝藥隻有區區29g,要知道明軍裝備的一八式手榴彈都足有60g裝藥。

如此羸弱的威力在廣播塔較為寬敞的內部爆炸又能有多大的威力呢?

雖然一開始猝不及防吃了虧、被撂倒了幾人,但在裡邊負隅頑抗的襲擊者們很快就找好了掩護。

如此一來,盡管從外邊看上去打得非常精彩,不斷爆炸、滾滾黑灰色的硝煙從各個窗口往外飄出,可內部的傷亡寥寥無幾。

“就是現在!上上上!”

翊安軍士兵們並不知情,此情此景讓他們誤以為這些賊人們勢必被炸得暈頭轉向、傷亡慘重,於是果斷發起進攻。

正門被堵得嚴嚴實實,即使挨了幾發炮彈也依然被各種桌子櫃子等雜物碎片所阻擋,所以士兵們隻能翻窗進去。

備用發電機功率有限,電梯早已停擺,雙方在樓梯間展開了交戰,“噠噠噠”和“砰砰砰”的槍聲密集無比,對方激烈的抵抗完全超乎了大家的預期!

在這不足十米、幾乎臉對臉近距離的交火中,翊安軍士兵們裝備的老式勒貝爾步槍和溫徹斯特杠桿步槍占不了任何便宜,襲擊者們手中的獵槍和霰彈槍反而表現得更為犀利。

由於國情不同,大明軍警裝備的自動武器數量不多,完全比不了當今大洋彼岸的同行,雖然後者也是被幫派分子們的“芝加哥打字機”逼出來的。

進攻受阻,幾分鐘的僵持之後,翊安軍被迫撤退。

失敗的進攻致使七人傷亡,三死四傷,心有餘悸的士兵們預估對方也大約損失了三人。

至此,應天府警和翊安軍已經算是竭盡全力了,但是整座廣播塔依舊牢牢的被襲擊者們所占據。

現在如果不采取其它的措施的話,就隻能用最愚蠢的辦法了——用人去填,以多打少,耗光對方,代價是二、三十人的傷亡。

目睹了全過程的警務司郎中氣得直跺腳,但卻無計可施。

總不能真用蠢招吧?那也太丟人了,比呼叫外援幫忙更加丟人,還會顯得自己草菅人命!

少頃,他下定了決心,令道:“上報情況,照實來,請求軍隊幫助!”

旁邊有人糾結道:“先前已經請軍隊幫過忙了,現在再請求,是否有些……”

“事已至此,你我的麵子和架子還重要嗎?這兒是京城,多耗一秒都是敗壞國朝顏麵吶!”

“是!”

相比起不急不躁、穩坐釣魚臺的皇帝,皇太子對這激進的激進行徑表現得更為厭惡和不悅。

他專門打電話來詢問肅清的進展,雖然並未催促,但在人們看來這其實就是在變相的催促。

由於並未發布戰備命令,京城駐軍依舊處在日常狀態,反應速度同樣很慢。

雖然就條令規定而言,即使是日常,任何單位在駐地都要保證至少有兩個分隊處在隨時可以出動的警戒狀態,譬如一整個營的駐地需要有兩個排、一整個團則需要有兩個隊。

然而這個條令長久以來都執行得並不到位,常年的和平日子在很大程度上消磨掉了人們的戒備心,軍官與士兵們普遍覺得這個比例太大了——平時咋會需要這樣規模的警戒力量?

所以在實際執行中,大家習慣於將之減半,一直以來倒也完全夠用,足以應對偶然出現的突發情況了。

但這次可不一樣,既然不宜使用重武器,那麼禁軍和陸軍又和翊安軍有何差別呢?頂多是裝備和訓練更加良好罷了,本質上都成了輕步兵。

現在衛戍指揮使司正在詢問哪些部隊能夠立刻支援,剛放下筷子的周長風不禁吐槽道:“午飯都吃完了還沒打下來?”

麵露無奈的趙寒楓攤手道:“我剛問過了,賊人們據守在那個廣播塔裡邊,長槍短槍一應俱全,還有機槍,不玩命堆人的話,警察和翊安軍攻不進去。”

“機槍?!離大譜,哪來的啊?”

“是英式轉盤槍,具體哪來的這誰曉得。”

英軍和俄軍都有彈盤供彈的機槍,前者就是劉易斯輕機槍,後者則是捷格加廖夫輕機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