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臉懵逼的周長風扭頭問道:“你捏我乾什麼啊……”
“當真不是在做夢。”夏筱詩嘟囔了一句,然後盯著他幽怨地說:“周克行,這等國家大事為什麼你早早的就曉得了?你還有哪些事瞞著我?”
其實夏炳很早就認真囑咐過她,周某人勢必是會摻和進朝政中的,而這其中有許多事都不宜為外界知曉,即使是妻子也不例外。
他願意主動說,那倒可以聽,可他要是不願說,也絕不能去問。
夏筱詩自然能察覺到丈夫的一些反常之處,但一直都謹遵囑咐沒有深究,可今天著實難以壓抑住自己的好奇心了。
“其實也沒什麼,隻是之前一直懶得往這方麵講而已……伱要聽不?我跟你說說吧。”
見她點頭,於是周長風便講述了一下這其中的前因後果,以及現如今的狀況。
“原來那時候就被人家盯上了啊……”若有所思的夏筱詩回憶道:“爹爹常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權利的地方必有鬥爭,像先生你這樣的人才也確實該被拉攏。”
“本事隻是一部分,其實也包含有不少運氣成分。”周長風翻身下床,伸了個懶腰,“其實我不太喜歡應付這種官場往來、人情世故,可沒辦法,既然跟著人家混了,暫時還是得聽她的。”
“嗯?暫時?”
尷尬!說漏嘴了!
和妻子說話時,潛意識過於放鬆了啊!
周長風乾咳了兩下,連忙遮掩道:“我的意思是……呃……有利無弊的事應該聽從建議……嗯,對。”
夏筱詩沒有打破砂鍋問到底,隻是頗為感慨的說道:“小時候和姐妹們玩的時候大家輪流許願,有人說日後要嫁個豪商、有人說要嫁個朝中大員,我當時就想著,爹爹時常在家批評朝廷官吏們,那些人肯定不靠譜,以後乾脆嫁個將軍。這下好了,真嫁給將軍了。”
正躬身拿衣服的周長風聞言不禁笑了,“可以說是運氣好,也可以說是緣分到了。”
“哼,明明就是緣分。”
收音機仍然在播放著早間新聞,那女聲聽著清晰悅耳,可時間久了卻反而會覺得有些軟膩。
她的聲音比較甜和細,有一絲絲的拖遝、語速不快,大約是每分鐘二百字出頭,與後世的新聞聯播動輒二百五十字朝上相比要慢許多。
作為官方通訊社的播音員,這個聲音在無形之中就給人以一種歌舞升平、紙醉金迷、悠然自得的感覺。
而且不僅僅是這一位播音員如此,其餘的幾位播音員也同樣是相似的聲音。
說實話,周長風覺得既然如今已經開始正式備戰,日月社的播音員也該換成一些聲音偏中性一些、流利爽朗的了。
他撐著傘快步來到了車旁,幸虧自己習慣於關上車篷布,否則這一場傾盆而下的大雨之後,座椅就濕得沒法坐人了。
第三步兵師的駐地在南邊城郊,東鄰將軍山、南依牛首山,駐地呈不規則的長方形,約莫有七千多畝,比江心洲那地方寬闊多了。
這個師屬於當年另起灶爐的新軍,組建的時候,其中有一小部分人是從上十二衛之一的飛熊衛那兒抽出來的,後來舊軍陸續解散以後,“飛熊”的代號就正式落給了第三師。
自己在這兒待了幾十年之久,現在居然要搬走給別人騰位置,顯然官兵們都有些不情願。
“麻煩你們了,好端端的一整個師說調就得調。”
“客氣了客氣了,之前我就料定得搬走一個,不是咱們就是第四師。”
對於拎著一箱子名酒親自登門的周長風,第三師師長李良駿十分熱情,唯恐招待不周。
下邊的官兵們不情願,但他們這些將領卻是對其中的緣由心知肚明的,也早就做好了心理準備。
得知兵部要求第三師在八月三十日前離開,周長風不禁吐槽道:“讓你們在月底之前搬走?期限這麼緊,弄的跟趕人走一樣。”
李良駿苦笑了一下,“倒也不麻煩,小件東西三兩下就帶走了,大件東西不好搬就留著唄,反正留給你們也一樣嘛。”
“按慣例的話,新兵九月份才會陸續到,我部其實沒那麼著急。”
“早遷入、早收拾嘛,你們之後可得加緊操練了,時間不等人咯。”
維持基本社交關係是必須的,奈何此前周長風在這方麵一點兒也不上心,如今想在段時間內彌補回來倒也沒那麼容易。
除了來第三師這兒小小的交流一下,他今天還打算順帶去一趟應天兵工廠,把恒光公司出品的沖鋒槍向兵工廠展示一下,看看後者的態度如何。
根據如今的戰備工作進展,各大兵工廠都在準備以多餘的、新購入的機器組建新的武器生產線從而擴充產能了。
三四式沖鋒槍自然也在其中,根據周長風前些天打聽到的消息,至少應天兵工廠明確要再組建一條三四式沖鋒槍的生產線,這樣便可將其產量由月產六百支翻倍。
這顯然是極不劃算的。
生產線這東西一旦組建完畢開始投產,那就不宜立刻中止,否則便是妥妥的浪費寶貴的資源與時間。
例如物美價廉的M3沖鋒槍(18-22$)在四二年定型、四三年量產,可昂貴的M1沖鋒槍(55-70$)直至四四年底才逐漸停產。
“戰爭機器一旦開動就難以停止”的道理在這方麵也是適用的。
和慣於鋪張浪費、隻喜歡好東西的軍隊不一樣,大明的軍工部門一向都是精打細算的。
所以才能看到一些老舊玩意仍然被改一改繼續發揮餘熱,將近二十年前的一九式步兵炮被改作坦克炮、二十多年前的一二式山炮也被改作坦克炮,雖然性能肯定不如設計製造全新型號,但卻節省了大量資金,還能使用數不勝數的庫存炮彈。
軍工部門可以說是勤儉持家的標桿典範,奈何軍隊卻截然不同,軍隊不當家不知柴米貴,自然喜歡吃好的、喝好的、用好的。
尤其是不少青年官兵們沉浸在天朝上國地大物博的自豪感之中,缺乏對當今大明生產力的理性看待。
當年明成祖遠征漠北之後班師回朝,嫌麻煩的明軍一路上遺棄了難以計數的大量輜重與兵器,以至於返京以後朱棣不得不令人組織民夫再去把它們撿回來。
這是古時候的情況,現如今亦是如此。
之前平定日本的時候也屢次出現相仿情況,周長風偶爾能在報告中看到後勤軍官抱怨前線單位浪費彈藥,還有“某排巡邏結束後嫌攜帶的彈藥和乾糧太重,就把它們一把火燒了,然後輕裝回營”的情況。
這大概算是帝國主義列強的通病了,畢竟沒經歷過苦日子。
“噢?稀客啊,來來來,快坐快坐,稍等我去洗個手。”
外披圍裙、手上還沾著油汙的王垣安招呼周長風落座,然後快步去了外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