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著降落傘緩緩下降的照明彈即將燃盡,光明迅速衰退,烏壓壓的人影在乍現的爆炸火光中頗為震撼。
然而這倉促發動的反沖鋒毫無意義,那挺馬克西姆重機槍現在被調轉槍口攻擊它原本的主人。
步槍、自動槍、沖鋒槍、重機槍等等交織成了一道火網,密集的子彈仿佛潑灑向人群的冰塊。
當第一聲若隱若現的慘叫聲從前方傳來時,那發82㎜照明彈徹底熄滅了,黑暗重新籠罩了整個陣地。
“我日!這幫子家夥真就往槍口上撞啊!”
十幾秒後,第二發照明彈升空,光明再度回歸。
明軍官兵們可以清晰的看見前邊的情況——那些沙俄士兵們在交替著射擊和匍匐,地上橫七豎八的倒斃著十餘具屍體。
此時此刻,零七一高地正麵。
一四〇團三營早就已經準備好了主攻隊伍,兩個隊三百餘人在一個小時之前就悄悄來到了進攻出發陣地。
丘陵上邊傳來的密集槍炮聲表明交火激烈,隨後升空的一紅一黃兩發信號彈則意味著尖兒隊的滲透突擊比較成功,適合發起正麵進攻。
“砰!砰!砰!”
當己方的64㎜與80㎜迫擊炮開始進行火力急襲時,一隊官兵們立刻展開為臨戰接敵前的疏開隊形,二隊的一百多人則繼續留在原地。
如果一隊進攻受挫,那麼二隊將立刻接替進攻。
一隊的三個排九個班逐個相接,以左梯形發起沖擊,呈“/”形。
“大膽些!爭取一鼓作氣拿下!”
“嗶嗶嗶——”
銳利的哨子聲響徹原野,明軍奮力沖上了這還算平緩的丘陵,隨即與左右為難的俄軍士兵們展開交戰……
在俄軍所據守的七處製高點中,零七一高地的遭遇隻是其一罷了。
其餘的地方有的順利、有的進展不佳,從西南方向突擊一〇四高地的一支尖兒隊就因為暴露於照明彈下而被重機槍火力所壓製,蒙受了不小的傷亡。
待命的主攻隊伍不得不放棄了進攻,將之解救出來。
激烈的戰鬥一直持續到了第二天黎明時分,七處製高點有三處被明軍攻占,第66步兵旅在一夜之間損失了一千人之多。
也許剩餘的五千人看著還不少,然而要知道陸軍單位的編製越大,其所承受傷亡的能力就越小,因為主戰單位在其中的占比會更低。
比如步兵排全都是步兵,而步兵團則不然,從營級開始就會編入越來越多的勤務單位,所以一個團實際上隻有九個連是可以投入一線作戰的。同樣是傷亡40%,排還能堅持再戰,但這對於團來說相當於步兵們都差不多死光了,無力再戰,除非不計代價的把勤務人員也補充至一線。
早晨6:21,死傷慘重的66旅被壓縮到了僅有三平方公裡的狹小區域中,彈藥也所剩無多。
軍官與士兵們都顯得茫然無措,有人的目光呆滯、有人的臉上還殘留著驚懼之色,傷兵們的哀嚎和呻吟聲更是讓人坐立難安。
瓦季姆上校仿佛在一夜之間蒼老了十歲,他的右手止不住的發抖,嘴上也還在叫罵,隻是聲音已經很小了。
“去他媽的!難道他們不會在夜晚的時候趕來嗎?他必須上軍事法庭…必須!”(Ебтвоюмать)
“指揮官,我們還是嘗試突圍吧!我們沒……”
“你在說些什麼鬼話!堅守還能多堅持一些時間,突圍?那相當於自殺!”
“在這裡等死有意義嗎?我們應該解散部隊,分開突圍。”
“解散?突圍?這是逃跑,這是懦夫的行為!”
“至少好過在這裡、在俄羅斯的土地上被全殲!難道你想讓66旅被永遠的除名嗎?”
野戰指揮所中的幾名軍官爭吵了起來,誰也不讓誰。
許久之後,天空中又傳來了熟悉的引擎聲——天亮了,明軍的機群如期而至。
一名少校參謀急切地對瓦季姆大喊道:“指揮官,沒時間猶豫了!我們因為政客們的愚蠢而失敗,這不是我們的錯,哪怕隻有一個連成建製的突圍,66旅就還在!”
與此同時,西北方向4㎞。
瓦季姆上校朝思暮想的援軍——第40步兵師就在這兒,隻不過他們被攔路虎擋住了去路。
由於航空偵察發現了後續趕來的沙俄部隊,所以第四十七師第一三九團分出了兩個營向沙俄境內的縱深迂回,直接切斷了其中一條主要道路。
這條在夏季時泥濘不堪的土路就是這兒最好的交通要道,然而它沿途的四個製高點均被明軍占領。
在前兩天的空襲中,40師在路上就損失了大部分重武器,孱弱的防空單位僅僅擊落了兩架明軍戰鬥機。
被炸得氣急敗壞的俄軍向降落傘開火,隨後便招致了更為兇猛和無差別的報復。幾門厄利孔20㎜高射炮和十幾挺7.62㎜馬克西姆重機槍被摧毀後,再也沒有任何火力可以威脅到明軍空軍了。
於是乎,缺乏炮火支援的40師隻能艱難地啃沿途的高地,每次遭到空襲以後還得花不少時間重整隊伍,進展緩慢、損失甚大。
代理師長庫茲馬上校現在已經有些六神無主了——不僅僅司令部在催促,甚至遠在天邊的聖彼得堡也在催促。
而他現在又能怎麼辦呢?這種境況下沒什麼花頭可以耍,除了勒令部下不斷的發動低效的強攻之外,他沒有任何辦法。
中午12:03,天氣轉陰。
交戰區域的密集槍炮聲漸漸停歇,之後傳來的就隻有稀稀落落的零星槍聲了。
現在,一切都已經既成事實了。
大約一個小時之後,京師應天府,紫禁城。
昭仁殿中,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仲秋時節的午後陽光透過大玻璃窗斜射進室內,稍顯慵懶的朱泠婧倚靠著椅子在看書,那隻名曰踏墨的鴛鴦眼獅子貓則趴在她的腳邊。
這時候,一陣快速的腳步聲從外麵傳來,愈來愈近,這很明顯是靴子和地板相碰的動靜。
這樣別具特色的步伐,一聽就知道是某個家夥的。
最後,“噠噠”的叩門聲響了起來。
“進。”
興致盎然的周長風推門而入,徑直快步走上前,一邊呈遞上奏的捷報一邊笑道:“一線發回的戰報!俄軍越界的那個旅大部覆滅,他們試圖突圍,不過隻有少數人化整為零分散逃跑了。”
“逃跑的本事都不如英人啊。”朱泠婧把書一合,伸手接過了捷報。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