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上帝也認同?上陣師生兵(1 / 2)

不可能一上來就讓驅逐艦直沖情況不明的峽灣,所以隨艦隊一起行動的魚雷艇就承擔了探路尖兵的重任。

西岸的一處炮臺上,察覺紅色信號火箭的示警後,挪威官兵們立刻操控探照燈照射可疑的船影。

“啟動探照燈!”

“兩點鐘方向!不明船隻,航速大約十節!”

一具150㎝大型探照燈和兩具110㎝中型探照燈被啟動了,內部的碳棒在強大電能的作用下迸發出無數熾熱的光芒!

絕大多數光線都在鍍銀凹麵鏡的作用下被匯集向前方,亮度高達七億坎德拉,照距可達三、四十千米,仿佛是三根劃破天地世間的白色光柱。

兩艘S型魚雷艇立刻使用自己的探照燈“還擊”,反照向那些岸防探照燈,盡管亮度遠遠不及挪威岸防單位的大家夥,但仍然妨礙了對方觀察。

“啊!能不能辨別他們?!”

“可惡!我做不到!”

“上尉,他們還在靠近,我們應該開火警告!”

需要注意的是,德軍序列中的“魚雷艇”並不是常規印象中的小快艇,而是一種八百噸乃至上千噸、以魚雷為主要攻擊手段的艦船,相當於縮小版驅逐艦;而小快艇則被稱作“Schnellboot”,即著名的S型魚雷艇。

【但之後還是以習慣叫法來稱呼奇葩德軍艦船——把那種縮小版驅逐艦叫作“魚雷艦”,S艇還是叫作魚雷艇。】

這時候,東岸的一處炮臺也開始使用探照燈照射海峽之中的兩艘魚雷艇,並使用57㎜野戰炮向它們發射照明彈。

幾艘挪威布雷艇不知所措,進也不是退也不是,於是呆在原地待命。

這時候,博拉內爾島炮臺的兩門150㎜榴彈炮開火了。

等隆隆炮聲傳來的時候,兩發炮彈也砸在了魚雷艇的前方,濺起高大的水柱!

剎那間,冰冷刺骨的海水化作瓢潑大雨,一下子就覆蓋了兩艘魚雷艇,外邊的水兵們頓時成了落湯雞。

皮克號重型巡洋艦上,瞭望哨與艦橋軍官們都觀察到了來自挪威軍隊的炮擊——那閃爍的炮口焰十分顯眼,而濺起的浪花也在探照燈光柱的照耀下晶瑩反光。

“發送燈光信號,要求他們停止任何抵抗。艦隊瞄準目標島嶼,裝填彈藥。”布羅德少將果斷下令。

費恩中校復述了指揮官的命令,隨即就有通信軍官通過艦內電話傳達指示。

燈光亮亮滅滅,解讀了燈語之後的挪威人終於知道了這些不速之客意欲何為。

奧斯陸時間晚上18:27,一封電報被拍發向奧斯陸和第一海防區司令部,至此,挪威人才明確入侵者是德國人而非英國人或法國人。

第一海防區司令戈斯塔少將斷然拒絕了放下武器投降的要求,指示下屬各炮臺和岸防單位可以在警告無效後自由開火還擊。

實際上少將接到的指示是這樣的——如果來犯者是英或法,那就一直警告,但不能有任何過激反應;但如果是德,那麼在警告之後應堅決還擊。

盡管清楚敵眾我寡,但挪威官兵仍然心存希望——奧斯陸峽灣的地形優勢太大了,如果德國人麻痹大意的話,還是有希望出其不意給予重大殺傷、擊退他們的。

於是乎,大約十分鐘之後,守衛各個炮臺的挪威炮兵們便再一次開火警告了。

十幾發型號各異的炮彈落在了艦隊附近,有57㎜的、有65㎜的、有150㎜的,濺起的水柱也大小不一。

示警炮擊需要用這麼多炮彈嗎?怎麼好像每一處炮臺都齊射了一輪?

但如果是正式還擊,炮火又有些過於稀疏了吧?而且準頭也太差了。

雖然艦隊上下多少有些困惑,但鑒於其中一發炮彈的落點距離艦隊左前方的驅逐艦已經很近了,布羅德少將當機立斷。

“這就是攻擊,現在,開火!”

在博拉內爾島上,挪威炮兵們完成了第二輪裝填,正在等候開火命令。

然而他們卻看到了遠處海麵上突然閃爍起了一連串光點,大概有二十個之多。

幾秒之後,直到炮彈的沉悶噗噗聲傳入耳中,當他們意識到大事不妙。

炮彈如果從上空掠過,通常聽到的會是尖銳的嘯叫聲;但如果炮彈會落在附近,那麼則會是一種沉悶些的聲響。

來自巡洋艦和驅逐艦的數發203㎜高爆彈和十餘發128㎜高爆彈落在了島嶼炮臺上,耀眼的光華完全籠罩了小小的岸防炮陣地!

來自皮克號的一發203㎜高爆彈落在了一門57㎜野戰炮的附近,近二十公斤炸藥的爆炸成功誘爆了旁邊的幾箱57㎜炮彈。

如同放煙花一般,在最初此起彼伏的爆炸之後,殉爆的炮彈接二連三的沖天而起,亦或是向四麵八方飛散。

在夜色中,這樣的場麵實在是太壯麗了。

水兵們歡呼雀躍,偷偷跑出來看熱鬧的陸軍士兵們也禁不住喝彩,隨即被水兵們勒令返回了下甲板。

皮克號的/32型203㎜艦炮性能非常優秀,但相比起其它國家的同等級艦炮要重上許多,達20噸;雙聯裝炮塔重約250噸,居然相當於北安普敦級的三聯裝炮塔。

皮克級重型巡洋艦實際上可以視作在這個位麵的希佩爾級,但也存在一些不同之處。

在歷史上,希佩爾級因為她昂貴的造價和孱弱的防護而被詬病,人們笑稱之為“海軍上當”。

她的造價超過八千萬馬克,與之相比,英國倫敦級隻需五百萬英鎊——換算為馬克則是六千多萬。

這是因為德國的造艦產業鏈上遊和下遊在凡爾賽條約的限製下幾近凋零,重整軍備之後也沒恢復完全,使得德國建造任何大型艦船都要付出高得多的成本。

在現今,德社倒是不存在這個問題,所以皮克級重型巡洋艦的造價剛好為六千一百萬馬克。

她的水平裝甲也比希佩爾級那薄弱的30㎜要強一些——主甲板為40㎜,彈藥艙為60㎜。

她的魚雷防護能力也有顯著改善——希佩爾級是單層20㎜,而皮克級是雙層20㎜。

另外,德社在蒸汽輪機技術方麵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油耗終於降低了一些,使得17節巡航速度下的最大航程達到了8200海裡。

但德國人仍然沒有摒棄過時的全麵防護思路,皮克級還是使用了穹甲設計。

這或許也是她最具德國風味的地方吧。

博拉內爾島幾乎在一瞬間就被毀滅了,岸防炮兵們死傷慘重,盡管這兒還有協防的一個缺編的步兵連,但已經毫無意義了。

有那麼幾秒鐘,突發的情況讓整個峽灣都寂寥下來了。

但緊緊十秒之後,部署在厄伊島炮臺、西岸霍騰炮臺、東岸莫斯炮臺的全部火炮就接連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