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理想很豐滿,實際情況眾所周知很骨感。
相對於因為天然存在劣勢而偏執、極端的日本人,明人針對美國人的策略就要從容很多了。
大明的主力艦噸位有43.5萬噸之多,因為海軍規模和地緣因素,明人認定己方不會有兵力劣勢。
除非美國人失心瘋,寧可完全放棄大西洋和歐洲利益,冒著英法德之一崛起的代價也要全力以赴。
實際上,大明朝廷和軍部一直認為隻需要迫使美國方麵知難而退即可——老老實實當美洲大陸的霸主就行了,別打亞洲的主意。
因此從根源上來說,的指導思想永遠是威懾大於決戰。
既然是威懾,那自然要追求以最小的代價迫使USN退卻,從新銳的永樂級戰列艦的設計上就可以管中窺豹、略見一斑。
她的主裝甲帶隻有304㎜、內傾16°的及格水平,但甲板裝甲卻格外優異,達240㎜之多,占用了非常多的噸位。
而她那發射鎢合金超重彈的主炮擁有極佳的遠距離水平穿甲深度,試製三九式416㎜穿甲彈重達1410㎏。
同時,她還擁有大約33節的航速。
很明顯,就沒打算讓這一級戰列艦與敵決戰,她隻需與敵艦隊保持在20㎞的遠距離不斷開火即可,也就是放風箏戰術。
這麼遠的命中率必定很低,但隻是次要的,因為一旦命中那就是毀滅性的後果,而永樂級卻可以基本免疫對方在這個距離上的攻擊。
至於如何錦上添花的提高命中率,廣泛應用飛機,通過從戰列艦上彈射起飛的水上飛機引導、協調戰列艦修正射擊諸元。
期間,伴隨戰列艦的航空母艦也會放飛艦載機奪取製空權,並實施空襲削弱USN艦隊。
海軍將領們普遍認為,即使以2%的命中率和每門炮120發的備彈來估算,一艘永樂級戰列艦也可以取得3發命中,足夠重創一到二艘USN戰列艦,從而迫使對方知難而退。
而在威懾之外,如果美國人鐵了心不顧損失都要尋求決戰,指揮官在判斷實在有必要的情況下,可以實施決戰策略。
在這種極端情況下,就不用顧忌保存自身,指導思想是全力以赴、不計代價地殲滅USN艦隊。
依照這個思想,自古以來都很喜歡小船的建設了一大批優良的輕型巡洋艦和高速重雷裝驅逐艦。
不同於定海級、揭陽級這種中規中矩的艦隊驅逐艦,文昌級、蓬萊級實際上應該歸納為高速雷擊艦。
蓬萊級驅逐艦非常昂貴,因為艦船動力係統一向不菲,而她們為了達到超高航速搭載了五座高壓鍋爐和兩座蒸汽輪機,能夠輸出8.2萬匹馬力。
在過載時,實際輸出功率可以達到10萬匹馬力,可驅使標準排水量1800噸的蓬萊級驅逐艦達到45節的超高航速。
這樣驚人的速度隻有法國人的空想級驅逐艦可以比擬——她們能達到42節,但隻有可怖號在海試時跑出了45.02節的成績。
不過世界紀錄的保持者是蓬萊級十號艦綿竹號,她在海試時以輕載狀態達到45.8節(84.8㎞/h)的極限航速。
其核心武器是4具七聯裝480㎜魚雷發射器,每座發射器的七根發射管以上三下四呈等腰梯形排列,全艦單次可投放28枚魚雷。
認為各國海軍戰艦的水下防護係統都比較完善,隻命中少數幾枚標準的二十一英寸(533㎜)級別魚雷難以有效毀傷之。
根據零碎的情報,海軍兵器格致院半猜半想的搭建了USN水下防護係統模型,進行了反復測試。
他們的結論是:多次中等當量的爆炸毀傷效果優於少數大當量的爆炸毀傷效果,因為隔艙防雷壁的螺栓、鉚釘、焊縫會由於沖擊逐漸失效。
基於這個結論,專門下令研發了480㎜魚雷,它的重量比較輕,可以做到七聯裝,而明軍水麵艦艇使用的512㎜魚雷最多五聯裝。
在全力決戰時,的具體策略是在晝間以航母艦載機削弱USN艦隊,等到傍晚時分,借助嫣紅夕陽的掩護,以兩到三支突擊艦隊發起沖擊。
己方重型巡洋艦負責壓製對方的重巡洋艦,同時,五十多艘文昌級和蓬萊級驅逐艦在己方輕型巡洋艦的掩護下高速逼近,實施近距離密集雷擊。
在這個過程中,從航母上起飛的艦載機分為兩部分,一部分伺機偷襲,另一部分負責掩護——它們要在驅逐艦編隊的沖擊航線上灑布煙幕、煙簾,遮蔽USN艦隊的視野。
【配圖】
總之,所謂戰略決戰,實際上就是賭軍隊的命運,非必要而不為,要麼不做,要麼做絕。
全盤壓上,勝負六四開,即便大明海軍全軍覆滅,退守本土,美國海軍也得在太平洋折戟沉沙一大半,從今往後再無餘力把手伸向歐洲。
不過,這是從前的策略,而今航空兵力量已經證明了自身,這一策略也應有所調整。
“不錯,這一局即使應對頗為消極,但仍能保證均勢,航母的效用的確非凡啊。”
“呃…長官,咱們是不是把艦載機的攻擊係數設得太高了?”
“並沒有,這其實可以說都有些偏低。”
海軍軍官們一個個都精力充沛、興致勃勃,他們所談論的話題周長風也插不進嘴,乾脆就當了一回旁觀者。
耐心等待這場持續一上午的推演結束以後,他才說道:“我想搞一回針對瓦胡島的登陸推演,什麼時候有空組織?”
“唔……”幾名參謀對視了一眼,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其中一人沉吟道:“上個月推演過兩次對珍珠港的,但都是隻有海空進攻,沒登陸,周長官您要不挑一個推演結果,然後接著來?”
“行。”周長風抬手看了看手表,突然覺得更餓了,“現在到飯點了,邊吃邊說,跟我講一下那兩次海空進攻推演的不同。”
“是,請往這邊來。”
當周某人在專心致誌地和大家一同研究如何奪取瓦胡島時,有人也在認真考慮他的未來。
大都督府參謀處同知值房,程翰忙裡偷閑地在翻看著一本文學刊物,但桌上的電話突然叮鈴叮鈴的響了。
習以為常的他目不轉睛地盯著書,伸手拿過了話筒,然而裡邊傳出的人聲卻出乎意料。
程翰把書一合,直接站了起來,“陛下?有何指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