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網址: 作為董方正秉持最大化利用現有資源的思路設計出來的特殊戰艦,難以想象成化級會給予未來的對手多大的精神打擊。
從艦體構型上來說,成化級不能算作大型巡洋艦,其本質上是縮小、減配的戰列艦,這也決定了其天生具備不錯的抗打擊能力。
例如歷史上美國建造的阿拉斯加級大型巡洋艦,她常被後世詬病性價比極低,造價高達一艘依阿華級戰列艦的70%,但作戰效能卻對不起高昂的成本。
阿拉斯加級的標準排水量為2.7萬噸,看似與標準排水量2.45萬噸的成化級差不多,然而阿拉斯加級實質上是放大、加強版的巡洋艦。
所以她的防護能力反倒不及成化級,尤其是水下防護係統——其防雷隔艙很單薄,全艦除了彈藥庫為三重底以外均為雙重底。
而成化級則擁有大明特色的胡氏水下防護係統,是正兒八經戰列艦級別。
所謂胡氏TDS指的是材料學家胡孟維設計的一種水下防護係統,其主要部分和世界主流的液艙-空艙-液艙多層設計一致,但在其中填充一種特殊的膨化瀝青,起到吸收爆炸能量、緩沖的作用。
膨化瀝青具有少許的彈性和流動性,這一套水下防護係統設計非常優異,雖然布置在成化級上因為寬度受限而使得效能有所降低,但也接近一流水準。
至於永樂級,由於有著充足寬度來布置TDS縱深,其水下防護能力和黎塞留級同屬於頂流水準的獨一檔。
她的副炮配置也相當完備,計劃搭載7座雙聯裝128㎜高平兩用炮、12座雙聯裝38.4㎜高射炮、8座四聯裝20.8㎜高射炮、8座單裝20.8㎜高射炮。
那7座雙聯裝高平兩用炮的布置比較獨特,其中4座對稱分布於左右兩舷,另3座呈品字形布置在艦體後部。
根據兵部海軍處預估,成化級首艦的造價大約為4100萬圓,二號艦和三號艦的造價則可以降低到3900萬圓。
這意味著一艘成化級的造價隻相當於四艘驅逐艦、亦或是一艘半的重型巡洋艦。
而且還不占用建造戰列艦和航空母艦的船臺,僅需180m船臺便可開工建造,效費比高得嚇人。
不過,世間萬物皆有利有弊,成化級也有自己的缺點。
第一是人員擁擠,即使采用了長艏樓船型來加大內部空間,但成化級的艦體長度實在偏短,水兵們的生活空間僅有輕巡水平。
第二是續航距離較少,其在14節巡航速度下的最大航程也隻有大約8000海裡,與動輒上萬海裡的其餘戰艦相比確實有些腿短。
但就是這樣一級白菜價的小型戰列艦,其戰術意義、甚至是戰略意義都不可小覷。
論戰術,進,她可以帶領分遣艦隊肆意遊弋,參與前衛戰;退,她可以擔任航母艦隊的帶刀侍衛,提供強大的防空火力掩護。
美國人當下就很苦逼,因為在依阿華級服役之前,他們沒有任何一艘航速大於28節的高速戰列艦——新墨西哥級、田納西級、科羅拉多級全都是低速鐵烏龜。
而重巡是無論如何也無法對抗成化級的,遇上了隻能掉頭就跑,真敢應戰那就是被吊打的局麵。
論戰略,這將會使得美國人不得不暫緩一部分航空母艦或戰列艦的建造,趕緊開建一級能夠對付成化級的大型巡洋艦或者戰列巡洋艦。
某種意義上來說,董方正在今後百年都將成為一個不朽的傳奇——他成功以東拚西湊撿現成的最小成本,創造出了三個能把對手惡心到家的玩意。
不過成化級到底隻能算一種特化產物,至於正規的下一代戰列艦,大明海軍內部仍然爭執不休,看來一時半會沒法拍板落定。
贊成方雄心勃勃的打算建造一級5萬噸標準排水量、航速超過30節、搭載3座三聯裝超大口徑主炮的超級戰列艦。
主炮有十四寸(448㎜)和十四寸半(464㎜)兩種方案,計劃建造兩艘。
反對方則堅決反對,認為這是在逆潮流而行,注定白費周章。
兩艘超級戰列艦的建造周期恐怕都差不多夠那兩座船臺完工四艘航空母艦了,太浪費了。
“我是覺著再開工造幾艘戰列艦太費時費力了,那種五萬噸的大船怕是要造上三年半?”羅符一邊寫下自己的評判,一邊說著,“但如果是兩萬噸的航母,兩年就能竣工。”
“確實,我也挺喜歡大船,不過沒辦法,航母的地位一天比一天高。”周長風嘆了一口氣,“看局勢吧,如果未來戰局明朗,造一艘也不是不行。”
大明的航空母艦處在穩定擴充的狀態,但尚未出現一級大量建造的餃子級,因為這條路仍在探索中,每一級航母都有少許改進。
大明海軍其實有一艘名叫啟明號的練習航母,她是二十年代初期由一艘巡洋艦改造而來的,排水量不過一萬噸。因為是第一艘航母,她存在大量的疏漏和毛病,所以沒過幾年就退役了,時至今日一直在渤海和黑水洋當作訓練艦。
除了她,目前在役的航母共有6艘,包括:
2艘改建自永元級戰列巡洋艦的太微垣級,標排3萬噸,封閉式機庫,木質甲板,載機量90架;
2艘輕型航母派係支持建造的天市垣級,標排1.7萬噸,開放式機庫,木質甲板,載機量60架;
2艘不受乾擾設計建造的裝甲航母紫微垣級,標排2.33萬噸,封閉式機庫,裝甲甲板,載機量60架。
除此之外還有幾艘航母馬上就要服役——3艘依《備戰擴充建造案》建造的北落師門級輕型航母,標排1.4萬噸,開放式機庫,木質甲板,載機量52架。
北落師門級輕型航母比較尷尬,她們在設計時是為了配合永樂級戰列艦一起行動的,用於提供戰鬥機掩護、偵察機輔助、轟炸機騷擾。
可她們都快完工了,航空母艦才證明了自身的獨立打擊威力,戰列艦決戰的模式似乎要一去不復返了。
北落師門號、離宮號、天綱號這三艘輕型航母該何去何從,大明海軍也還在討論中。
爾後,改建自永樂級三號艦和四號艦的大型裝甲航母應該能在二十個月內竣工。
那時大明海軍將擁有絕無僅有的標準排水量為4萬噸的裝甲航母,預計通常載機量為80架,最大載機量可達100架。
這時,羅符忽然驚喜的“哦豁”了一聲。
“克行,你看,南軍順利拿下仁安羌了。”
“嗯?進展這麼快?”
羅符拿起一份戰報,伸手遞給了斜前方的周長風,“可惜比不了咱們在南洋的突襲啊。光靠兩條腿,跑得再快英人也有工夫炸了油井。”
後者一目十行地掃視了一遍,“還殘留了百分之二十?呃…還行吧,緬甸的戰局塵埃落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