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高昂成本;急轉直下的戰局(1 / 2)

最新網址: “子彈碎片往兩邊和下邊飛出去都還好,怕的就是往上……”在場的那位兵部陸軍處官員興致不減,追問道:“能否將這鋼板上邊的邊沿彎折一下?”

“可以是可以,隻是何僉事您有所不知,這種滲碳硬化過的錳鋼加工比較麻煩,像這樣熱軋成平整的一塊塊是最劃算的。”

“這樣一套防具大概什麼價?”

一名吏員沉吟著答復道:“薄板八圓、厚板十三圓,還好。但那背心外套就貴了,是八層尼龍層壓起來的,次品率還高。一套下來,估摸著要上百圓吧。”

普通的碳素鋼不貴,相同尺寸的低碳鋼板也就幾圓錢,但這種矽錳鎳合金鋼自然不一般,更別說還要經過一道滲碳硬化的工序。

而尼龍6-6畢竟是這兩年才開始逐漸量產的新型化學纖維,成本確實降不下去,采購價很貴。

現如今,一雙絲襪的市場價大約是兩圓,成本價也有幾角。

【配圖】

可絲襪這麼輕薄,總共才消耗多少尼龍纖維?而背心外套使用的織物原料是以足足八層尼龍纖維密實層壓在一起製成的,價格之高昂可想而知。

眼下這種護具尚未大規模量產,所以采購價也降不下去,一套單兵護具大約為102圓。

這都已經超過一支二一式栓動步槍的采購價了,平心而論還是很貴的。

“不過一個師的一線單位也沒多少,集中給他們配發就行了。”周長風走了過來,盤算道:“每團有九個步兵隊,每師也就是二十七個,還有斥候和工兵,按三十個隊來算就是五千套。”

結果說完以後他自己也無奈的補充道:“好吧,其實還挺多的。”

一名大明陸軍步兵的全套武器裝備也才193圓而已——步槍88圓、軍服21圓、軍靴20圓、鋼盔12圓、刺刀10圓、工兵鍬6圓、防毒麵具11圓、水壺軍毯雨披急救包等各種雜物合計25圓。

即便考慮因為量產而使價格降低,按每師5000套、每套90圓來計,也要足足45萬圓。

要知道一門三四式20.8㎜高射炮采購價才7400圓,而一門三四式112㎜榴彈炮亦不過2.1萬圓。

諮政院的議員老爺們要是知道這些單兵護具頂得上數十門火炮,恐怕想都不想就會直接否決。

這位姓何的陸軍處僉事看了一眼周長風,開口道:“講真的,周待詔,古今不同,古時候不配盔甲的兵馬不堪一擊,可如今配這些護具隻是錦上添花。那些政客們跟咱們看到的不一樣,他們那幫人心都是黑的。”

各大列強軍隊都沒有普遍裝備這種類型的護具,不照樣打仗?

已知這個大前提的情況下,按照政客的冷酷視角來看待,單兵防彈護具實際上是一筆大虧特虧的買賣。

根據後世的統計結論,普及防彈衣可以顯著降低陣亡率,但不能降低傷殘率。

試想一發炮彈落在不遠處,穿著防彈衣雖可以確保要害部位不受創,但四肢仍然會受到傷害。

假如本該陣亡的人結果因此沒死,而是因傷致殘,這意味著官府要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持續不斷的負擔其生活開支,予以優待,否則軍心民心不穩。

相比之下,陣亡的人就隻需要發一筆撫恤金,一了百了。就算給予家眷一些優待,數額也是較少的。

“這種思維模式不能說是錯的,”周長風停頓了兩秒,如是說道:“但…某些情況不適合這樣思考問題。”

周長風肯定傾向於廣泛裝備使用,但這一套護具的高昂成本實在是讓人難以接受。

而且這玩意是易耗品,連續幾場大仗小戰之後可能就損壞了一大半,又得補充。

在接下來的半個多小時裡,眾人抓緊時間趕在下山之前完成了初步測試。

共計34套護具參與測試,一半使用輕型插板、一半使用重型插板。

輕型插板的測試方法是先於50m距離上使用繳獲的湯姆遜沖鋒槍射擊10發,再在10m距離上射擊5發。

重型插板則是先在400m處使用春田步槍射擊2發,再在200m處射擊2發,最後在50m處射擊2發。

前者有1套未能通過測試,它被.45ACP手槍彈連續擊中後出現了崩解,人形靶明顯受創。合格率94%。

後者有3套未能通過測試,基本上都是因為被7.62×63㎜春田步槍彈連續擊中後破裂,沒能擋住最後幾發。合格率82%。

這個測試其實並不嚴謹,有些苛刻了,畢竟實戰中不太可能出現多發子彈落在同一個地方的情況。

何況美國人使用的30-06春田步槍彈又是數一數二的強勁——槍口動能達3900J,比毛瑟的sS和莫辛納甘的54R還要多200J。

總的來說,效果是很好的。

從前大明研發的幾型像古代半身甲似的護甲不僅在防彈能力上比不了它,而且部隊還反饋有“累贅、影響戰術動作”的毛病,頗為雞肋。

而這些簡潔的背心樣式的單兵護具則不存在這些問題,貼合得很到位。

畢竟是後世各國摸索了數十年才不約而同采用的設計形製,現在照搬可謂少走了幾十年彎路。

摸著石頭過河?不不不,現在直接跳過去。

望著這些測試效果優良的單兵護具,周長風實在是有些舍不得,如果不能推而廣之那就太可惜了。

他想了想,沉吟道:“實在不行就不用尼龍層壓織物了,乾脆就用帆布,防護效果差一點就差一點吧,先保量。”

這一宿對於他來說隻是平平無奇的一夜,可大陸另一端的西歐平原上不知道有多少人徹夜難眠。

大明駐巴黎公使館匯報,當地氛圍越發緊張,近些天大小遊行活動幾乎未曾間斷過,許多隊伍之間爆發了激烈的沖突。

翌日上午,周長風高效的匯總了近二小時內的最新軍情報告,然後例行公事般的前往昭仁殿。

歐洲戰事的進展之快出乎了他的意料,即便他知道原位麵法國人隻堅持了三十八天,可依然驚奇於如今的一係列情況。

歷史上法軍尚且組織過好幾次勇敢而堅決的反擊,可現在卻壓根沒見著。

在大口徑鐵道炮的強力支援下,德軍曼海姆集團軍群更是從正麵打穿了馬奇諾防線。

第5裝甲師一路孤軍深入,在邦庫爾直接擊潰了一個剛下火車還沒來得及展開的法軍步兵師。

而在中線,盧森堡已經不復存在。科布倫茨集團軍群的第3山地步兵師穿過了阿登森林,並開始在色當要塞下展開陣型,後續大軍也在源源不斷地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