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目標:串烤饅頭!鈾礦來咯
坦克這一機械設備的集合體非常依賴係統工程,或者說整合能力。
如果整合不佳,那麼可能空有良好的設備技術,拚湊在一起卻得到了一堆工業廢品;而整合能力又取決於經驗、需求、設計師主觀能動性。
除了蘇德以外,各大列強在大戰初期裝備的坦克都不盡如人意,隻能說勉強能用。一直到了中後期,各家的坦克才終於像模像樣了起來。
一機公司如今能拿出這樣的設計,在周長風看來倒也稱得上合格。
畢竟這才剛剛步入四零年啊,時間上是非常充裕的,原型車存在很多的優化空間。
盡管其它方麵有優有劣,可大明坦克在總體布局上卻頗為先進——主動輪後置,相應的變速箱也和發動機一起放在車體後部。
主動輪放在前邊更容易被正麵來襲火力擊毀;同時變速箱在車體前部,動力需要經過一根貫穿車體的傳動軸來傳遞給變速箱,設計不當的話會導致車體加高。
主動輪後置則是大戰之後的主流,不過在如今的技術水平下也存在換擋困難的缺點,而且操縱費勁、頓挫、延遲。
一機公司設計的甲方案車長5.8米、寬2.62米、高2.65米,戰鬥全重21.1噸。
首次應用焊接工藝製造,但據說次品率很高?
車體正麵垂直裝甲厚70㎜,車體側麵厚24㎜;炮塔為六角形,炮盾為70㎜,正麵為60㎜,左前側和右前側為38㎜、左後側和右後側為24㎜。
乙方案基本一致,隻是車體正麵改成傾斜裝甲——相對於法線45°,厚度則相應的削減為50㎜。
相應的,由此節省的重量被加強到了側麵,車體側麵由24㎜加強到38㎜。
若簡單的使用餘弦公式計算,乙方案的傾斜裝甲等效為50÷cos45°≈70.71㎜。
然而實際情況卻更為復雜,炮彈的口徑、質量、著速都會影響侵徹傾斜裝甲的效果,比較泛用的參數是t/d值,即受擊裝甲厚度和來襲炮彈口徑的比值。
假如來襲炮彈是m4謝爾曼發射的75㎜穿甲彈,受擊裝甲傾斜45°,那麼t/d值即為0.66,查閱經驗圖表可知等效係數為1.6。
也就是說這50㎜的傾斜裝甲實際上可以發揮出大約80㎜垂直裝甲的效能。
聽完設計團隊侃侃而談的介紹以後,周長風和幾名陸軍將領都頗為滿意。
在這冰天雪地下,忘形了的前者伸手摸了摸原型車,結果……
皮膚上的細微汗水瞬間凝結,右手直接凍在了鋼板上,旁人連忙倒了杯溫熱的茶水解凍。
周長風尷尬的岔開話題,“傾斜布置的效果確實不錯啊,不過為什麼不再加大些角度?我聽說大傾斜角度的效果更好。”
先前那名工程師麵帶笑意,點點頭,“周待詔所言極是,不過那樣就又得將駕駛位向後移些,車內空間太緊張了,不妥。”
為了便於運輸,試製四〇式坦克在尺寸方麵有所取舍,看上去略小,尤其是車體寬度大約比西方坦克窄了大約二十厘米。
車內空間有限,為了保證車組成員舒適性並且攜帶足夠的炮彈,因此即便應用了傾斜裝甲也沒有太極端。
至於會擠占車內空間的克裡斯蒂懸掛那更是在一開始就被剔除了,繼續沿用老套的平衡式懸掛——減震良好、技術成熟、生產經驗充足。
讓周長風非常驚奇的是,一機公司專門委托沈陽陸軍火炮工廠研發了全新的試製80㎜坦克炮和配套彈藥。
這跟以前拿現成的火炮改一改搬上坦克湊合用的作風完全不一樣了。
坦克炮身管為36倍徑,共24條右旋膛線,采用半自動楔形炮栓。
當發射80x350㎜被帽穿甲彈時,可以在500m距離上擊穿垂直放置的76㎜軋製鎳錳裝甲鋼板,在1000m時為69㎜。
而它所配用的殺爆彈則非常亮眼,這玩意竟然裝填了722g韓氏炸藥,對軟目標的殺傷效果好的不得了。
韓氏炸藥是一種梯特混合炸藥,由45%的梯恩梯和55%的特屈兒所組成,被大明軍工部門廣泛用於填充各種殺爆彈。
至於機動性,用了十幾年的板簧平衡式懸掛沒什麼突出之處,很平庸,十缸v形風冷汽油機最大能夠輸出280匹馬力,機動性中規中矩。
如何綜合評價一型坦克?除去火力、防護、機動這三大基本要素以外還要考慮人機功效,以及易生產性。
使周某人倍感舒心的是炮塔吊籃,在多年前的技術驗證車中曾經出現過,但一直沒有下文。
如今試製四〇式坦克也是大明首次打算正式應用炮塔吊籃。
這樣一來,車長、炮手、裝填手三人便可以隨著炮塔一起轉動,裝填彈藥時炮塔不必停下等待裝填手,也無需擔心裝填手炮塔座圈夾傷。
【配圖】
值得一提的是,周某人在去年年初的時候曾經向兵部軍器局提出過一種簡單但有效的改進——彈藥架水套,又稱濕式彈藥架。
顧名思義這就是給彈藥架增加一個中空的封閉外殼,裡邊灌滿水,這樣就可以顯著減小炮彈殉爆的風險。
歷史上m4謝爾曼在應用濕式彈藥架以後,中彈起火概率驟降至15%,大大增加了車組成員的生還可能性。
於是去年四月份定型量產的三八式坦克甲型就采用了這個改進措施。
毫無懸念的,這個好主意如今也被沿用了下來。
“來,我開著試試看。”
興致甚好的周長風打算親自試駕一下,於是負責試車的幾名萊州試驗場技術員都陸續從坦克中爬了出來。
周長風理了理臃腫的冬季常服,然後鉆了進去,一名身形勻稱的工程師則坐進了駕駛位右邊的航向機槍手位。
外邊的人搖把子發動引擎,裡邊的周某人踩住離合器踏板,用力扳動檔把嘗試掛檔。
因為變速箱在車體後部,檔把通過長長的纜線連通至變速箱,即使有大明特色氣動輔助換擋裝置也稍顯吃力。
隨著油門踩下,汽油被噴入氣缸之中,那臺v10自然吸氣引擎發出優雅的呼嘯聲,曲柄快速旋轉從而帶動主動輪。
就體驗來說,甲方案、也就是垂直裝甲的試製四〇式坦克可以說相當不錯,內部空間足夠小幅度伸展手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