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食蟲植物(2 / 2)

但毫無疑問,它們的外形,與真正的朵還略有區別,也不可能是這幅模樣。

這些“”與後世的大部分觀賞植物開出的朵都有所不同,僅有四片瓣,萼等結構也並不發達,甚至中心的蕊,看起來都有些古怪。

再細細回想,進入這片蕨林起,似乎很少見到動物的身影,僅有少量小型的古網翅目昆蟲活動,連按理說捕食它們的魁翅目都不見蹤影。

而按理說,朵這種結構,就是為了吸引授粉昆蟲而出現的,又或者說,昆蟲與開植物,本就是一同演化,共同繁盛的。

但這裡,卻僅有鮮艷的朵,而沒有紛飛期間的授粉昆蟲,以及被引來的,捕食授粉昆蟲的其他生物,情況,就顯得有些古怪了。

一種猜測,立即在林易的腦海中浮現。

而下一秒,仿佛是為了印證他的猜測,隻見一隻不知名的小型古網翅目昆蟲緩緩落在其中的一朵“”上,似乎準備在上方停歇一段時間。

在它落在“瓣”上的一瞬間,隻見那四片瓣猛然合攏,立即將那隻小型古網翅目昆蟲的身軀牢牢包裹其中!

瓣晃動起來,那是古網翅目昆蟲最後的掙紮。

而掙紮的力度漸漸減弱,最終徹底停止晃動,一段時間後,瓣再次打開,兩片屬於古網翅目昆蟲的殘翅膀緩緩掉落,有呢快被地麵上包裹的苔蘚結構吞沒。

食蟲植物-一個名詞緩緩從林易的腦海中浮現。這些瓣結構,就類似後世捕蠅草的捕蟲夾,是專為作為陷阱,捕捉昆蟲而設計的。

此時,一切都真相大白。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這片蕨林為何如此罕有動物的身影,又為何生的如此茂密,正是因為,組成這片蕨林的,正是後世並沒有發現的,最早的食蟲植物。

雖然不知原始的蕨類植物中為何會出現類似後世的,高度特化的食蟲植物,但眼前發生的一切都說明,它們確實是如假包換的食蟲植物。

但很快,另一個問題,再次從林易的意識中浮現。

按理說,食蟲植物隻能對體型較小的昆蟲和小型節肢動物下手,自身在麵對體型較大的植食性動物時,仍然會淪為被捕食的對象。

而同樣的,晚石炭紀至早二疊紀,已經有了如杯鼻龍之流的大型植食性動物,林易此前也親眼見到過它們啃食植物。

但這片蕨林中,卻不止昆蟲的數量很少,而是幾乎所有動物,都不見了蹤影,僅有大量蕨木茂密的生長,呈現一片看似的生機盎然。

一個恐怖的念頭,從林易的意識中再次顯現-莫非這些植物,不僅能對小型昆蟲下手,並且還能以某種方式,捕食體型較大的生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