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陸遠:老子打得就是精銳!(三更)
  《stronger》,公告牌百強榜冠軍單曲!
  《counting stars》,公告牌單曲百強榜第二,單曲油管點擊量37億,單曲銷量超四千萬!
  《natural》,公告牌前二十,搖滾單曲榜冠軍!
  《wake》,全球爆火的電子舞曲!
  《this is it》,踩點之王,爆燃剪輯專用神曲!
  《oh father》,獨立音樂人中的精品之作!
  當這六首歌湊在了一起,哪怕剩下的幾首歌,皆是平庸之作,也足以撐住整張專輯。
  簡而言之,馬克斯·霍爾更堅定了簽下陸遠的決心。
  談判雙方,一旦某一方的訴求更多,在談判的過程中,這一方往往會陷入劣勢。
  陸遠,先下一城!
  在接下來的談判中,他占據著先手。
  經過一陣漫長的唇槍舌戰,雙方最終達成如下協議。
  銷售版稅,陸遠拿到了預期中的30%分成,即,每一千萬美刀的銷售總額,稅前他可以分到三百萬美刀。
  巡演,簽訂60場,票房方麵,陸遠個人分成27%,即,每100美刀的門票收入,歸屬個人的是27美刀。
  商演、通告分成依舊是五五,每次演出的樂隊,全部由環球唱片提供,並且陸遠有權拒絕不合理的通告。
  至於歌曲版權,仍然歸屬陸遠,但陸遠需要向環球唱片支付9%的管理費用。
  最後,個人代言方麵,環球做出了讓步,隻要了15%的收入分成。
  當然。
  陸遠得到了預期中的收益,環球唱片也有相應的訴求。
  起初,環球希望簽下5張唱片約,協議中規定至少每兩年發行一張唱片,換句話說,簽約期限約等於十年。
  如果某一個合同年,陸遠沒有發行專輯,合同自動順延,合同期限延長至十二年。
  不過,陸遠最後隻願意簽下4張唱片約。
  馬克斯想了想,也就答應了,八年的時間,也不短了。
  然而,他並不知道,以陸遠的曲目儲備庫,一張專輯的製作周期根本無需兩年。
  一年一張專輯,不是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