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收米!收米!
  《星你》被海外高價引進的新聞,愣是在各大門戶網站上掛了好幾天。
  這年頭,認為國外的月亮比較圓的人,很多,非常多。
  《星你》能夠高價返銷海外,背後的意義遠比事件本身更重要。
  由於陸大老板飛去了阿美瑞卡,星辰傳媒的副總劉焱被拉著去開了好幾場座談會。
  座談會的主題很宏大,如果提高國產劇的國際競爭力。
  隨著加入世貿組織,日漫、韓劇、好萊塢電影大舉入侵國內市場,國漫、國產劇、國產電影被打得丟盔卸甲。
  哈日、哈韓、哈美之風,吹遍了互聯網。
  官方也意識到了風向的不對勁,如何反對文化入侵,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
  中影為什麼搞大投資,搞商業化電影?
  國產電視劇、國產動漫為什麼要搞補貼?
  一切都是為了反文化入侵。
  然而,目前國內還處於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星你》的出現,就像陸遠進軍國際大獲成功一樣。
  學習、借鑒的意義,遠大於事件本身。
  從前的劉焱雖然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小執行製片人,但經過一年多的歷練,他早已不是吳下阿蒙。
  有陸大老板給出的提綱,他在研討會、座談會上侃侃而談,絲毫沒有露怯。
  談及《星你》的成功,不外乎幾點。
  首先是高標準,劇本質量要高,演員水平要高,拍攝團隊軟硬件標準高,後期製作同樣不能懈怠。
  遵循‘4高’標準,最終拍出來的成品,即使差,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不過,在遵循4高的前提下,還得積極調整策略,把握當下的風向,拍大眾喜聞樂見的內容。
  不管其他製作公司有沒有聽進去,反正陸遠和劉焱本身並沒有敝帚自珍的意思。
  陸老板,不怕競爭。
  他也不怕別人把這些東西學過去。
  製作經驗、標準等等,他們都能學,但《星你》的成功,和陸遠本人也是脫不開關係的。
  陸遠本人的經歷難以復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