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蕭條的華語樂壇(1 / 2)

  第308章 蕭條的華語樂壇

  1月5號。

  華夏歌曲排行榜在燕京召開典禮提名名單揭曉發布會。

  星光唱片旗下的歌手李榮昊、趙磊、汪蘇瓏、許鬆、蘇鑫、美娜六人占據13項大獎的30個提名。

  人均5項提名!

  如果算上陸遠的提名,星光係的歌手幾乎占據了提名的半壁江山。

  星光係的崛起,不僅打破了超女、快男對內地歌壇的‘統治’,在銷售端,許鬆等人的銷量也不輸於港臺歌手。

  在剛剛公布的年度專輯銷量榜單中,許鬆、汪蘇瓏、趙磊三人均進入榜單前十。

  其中,趙磊的排名最高,排在第六位。

  許鬆和汪蘇瓏因為專輯發售時間比較晚的緣故,兩人隻排在第九、第十名。

  不過,星外星唱片公司頒布的銷量年榜,其權威性不足以讓所有人信服。

  星光唱片對外公開的數據是,許鬆專輯銷量38萬張。

  在榜單中,對外號稱專輯銷量50萬的李玉春,連排行榜前十都沒進。

  看到這份榜單,玉米們怎麼可能服氣?

  然而,不論是在數字專輯下載端,還是卓越、當當等網購平臺的銷售年榜中,李玉春同名專輯都低於許鬆個人第二張錄音室專輯《尋霧啟示》。

  明眼人都能看出實體專輯銷量50萬的水分。

  《尋霧啟示》內含《嘆服》、《灰色頭像》、《廬州月》、《你若成風》、《單人旅途》等等熱歌。

  質量儼然不輸於那些成名歌手發行的精選集。

  即便如此,專輯發行一個多月,總銷量還沒有40萬張。

  如果放在千禧年,或者說往前推個四五年,專輯銷量破百萬,根本不是問題。

  但如今的華語樂壇,發唱片真的很難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