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 出圈和新歌MV(2 / 2)

  不簽?

  那就在外麵飄著吧,去當獨立音樂人。

  這種環境下,幾乎沒有獨立音樂生存的土壤。

  畢竟,做音樂,也是要吃飯的。

  賺不到錢,不如回家種地賣紅薯。

  陸遠砸錢辦《尋光》,初衷並不是賺錢,隻是想要給華語樂壇留下一點種子。

  倉稟實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追求理想之前,得先吃飽飯。

  隻有足夠多的音樂人吃飽飯,才能誕生出足夠多的優秀作品。

  九十年代到千禧年,即便盜版橫行,音樂人也能吃飽飯,因為華夏市場潛力巨大,即使吃一點,也能吃飽。

  能吃飽,就有創作的動力。

  當發唱片變成賠本買賣,華語樂壇怎麼起得來?

  如今,華語樂壇的情況雖然有所改善,但也隻有一點。

  二月份,許鬆發布個人第三張專輯,一個多月過去,這張專輯銷量僅有25萬多一點。

  三月份,趙磊發布個人第二張專輯《我們那無處安放的青春》,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目前銷量也就十五萬左右。

  跟銷量相反的是熱度,許鬆和趙磊的新專輯都不乏熱歌。

  趙磊的《我們的時光》、《鼓樓》,傳唱度都不低,許鬆新專輯內含《千百度》、《幻聽》、《半城煙沙》等歌。

  保護正版之路,任重而道遠。

  幸好陸遠提前收到消息,‘最嚴版權令’真的要來了。

  這一次不是如來。

  而是真來!

  雖然‘最嚴版權令’無法徹底杜絕盜版,但華夏那麼大的市場,盜版行為哪怕隻是減少10%,也能讓一大批人吃飽飯。

  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

  ……

  邁阿密。

  連續的高強度演出,陸遠明顯察覺到聲帶變緊了,沒有以前那麼鬆弛。

  沒辦法。

  都怪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