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GD休息室。
平隊在抓彩筆。
他覺得Zero反應慢,下把可以強吃他:“兄弟,好幾波他都沒反應過來。輔助等級又低,他不暴斃誰暴斃。聽我的,下把就打他,我驗了一下,他今天這個狀態應該是虛的。”
然後就跟Eimy商量起了,如何插眼釣魚,重拳出擊打老頭。
“對麵打野不是喜歡入侵嘛,你前麵給他入,先忍到六級,我們就去兩側野區釣魚,對麵輔助一定會來,2v2我們先手,隨便逼點狀態都行,就惡心他。”
“就是不知道還玩不玩軟輔,他玩軟輔,我可太舒服了,開團沒壓力。”
“沒事,有浩哥呢。”
Eimy一臉理所當然。打個WE,我們運營贏太多了,牽著對麵走。
就算冒險失敗,不也有雙c兜底。
反正Eimy想通了一個道理,中單的話要多聽,輔助的話,可以少聽,必要時不聽。
畢竟春季賽的經歷已經告訴了他,平隊有時候不那麼靠譜,相反,秦浩的指揮雖然有時候糯了一點,不契合自己很有血性的風格!
但起碼不會指揮我亂送。
沒看見抗吧都覺得我變牛逼了,風評轉好。
勞資思路沒問題的啊。
“別,喊浩哥我怪怪的,還是叫我PP吧。”
秦浩覺得平隊分析的有那麼八分道理,“可以試試。”
“懂。”
第一局打完。
包括前麵訓練賽也打過好幾場。
他們對WE真的不算陌生。
或許是思路太單一了,拿到優勢很急,很想擴大,很多行為都建立在這個邏輯上。
還有就是視野。
反正上把秦浩跟兮夜的蛇女對位上路的時候,沒感到特別大的壓力,因為旁邊紅區有個真眼一直是亮的,他每次拉中,都是借著這個眼位在靠。
不是一片漆黑。
那他心裡肯定多點把握。
秦浩其實也在想。
WE為什麼會養成速決的這個習慣。
上局看似他們節奏好,其實WE自己不怎麼組織防守。
而且AD這個位置,很需要隊友幫忙頂壓力,選的又是大嘴,就更需要發育。
另外。
如果戰隊目標是進季後賽的話,他們其實已經做到了,但想要個好順位,那就必須啃分。
好好打。
不能放鬆。
秦浩告誡自己。
……
“Condi真別送了,穩贏LGD。”
“第一把,野輔都是出。”
“957也沒好到哪去吧,年齡這麼大,早點培養新人不好嘛。”
“MaRin年紀就輕了?”
“MaRin有冠軍,有FMVP,957有什麼?又碰瓷。”
“嗬嗬,春季賽被人當豬養的FMVP。”
彈幕爭論的時候。
第二局BP已經開始了。
雙方沒換邊。
S6紅藍方勝率接近55開。
隻是這一局,LGD沒有封鎖辛德拉,而是去掉了盲僧,WE沒有封鎖布隆,去掉了牛頭。
LGD這邊,大夥覺得Condi上把盲僧手感挺好的,ban兩個打野,斷他狀態。
看見這一幕。
HooN鬆了口氣,其實數據很難體現發條那幾波抱團對LGD的整體提升。
其實來回跑線,也挺考驗選手的。絕大部分都是跑線過程中被陰。
當然。
他還是相信兮夜對線能贏,在他看來,秦浩隻要不是玩那種特別能賴線的英雄,自家中野肯定能獲得更多的主動權。
“辛德拉,鎖了,上把沒放,這把放出來了。”
賽前支持率統計上。今天首場出戰的雙方支持率達到了7:3,WE是7。
哪怕LGD粉絲最為活躍的那年,也不及WE粉絲一半的風頭。
人總是念舊。
WE的48連勝記錄,可不是隨便就能打出來。也有人解釋說當時韓國聯盟賽事剛起步,被揍了很正常。
但當時看著WE一直贏,確實有種祖上榮光的感覺。海內外贏了一圈,屠殺局還特別多。
要不是這2年萎靡了一點,澱粉也沒那麼容易蓋過。
很快。
前麵2手選定。
WE搶布隆,鎖辛德拉、ez。
LGD拿大樹、寒冰,鎖酒桶、泰坦。
最後一手。
WE補充前排質量拿了波比,補充收割和視野方麵出了螳螂。
到了這一步。
LGD這邊也定了。
看見這手辛德拉、ez,隊友早就溝通著出傑斯。
“拚中期團?”
正收看直播的廠長忍不住嘟囔一句,“WE最需要的是別太激進。”
他剛才排位瞄了幾眼對局。
LGD不是沒給機會,但就是Condi的節奏處理,有點奇怪。而且分線特別慢,總比LGD慢幾拍。
人家抱團了,才知道,哦,這波好像正麵有壓力。
然後等LGD退走了,邊路線還是需要分人處理。
那這種分線有什麼用?
所以看見辛德拉、螳螂組合,明凱眼角跳了跳,總覺得LGD要拿下了。
他在rank裡遇到過Condi,覺得這位基本功和技術肯定沒問題,但到了比賽就是糙,對視野重視程度不夠,太想著拚刺刀。
另外。
這版本資源沒那麼重要,打野gank風險也不高。
就算失敗,也不會虧什麼東西。
唯獨有一點。
WE抓成功了,滾收益手法很糙。
殺完人也不知道要乾嘛,收益滾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