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七 比賽前夜(2)(1 / 2)

( ) 深夜。

模擬空間。

看著熟練等級馬上到達四級的巖雀、瑞茲,秦浩第N次點擊小虎的頭像,選擇辛德拉。

隻有打線霸,才知道怎麼規劃兵線會舒服。

說起來。

秦浩開始苦練巖雀的時候,這英雄Q還被削了,少了對小兵造成50%傷害的機製。

以前一個Q能打死後排兵,現在還得補個普攻。

對待近戰兵的話,要2個Q才行了,以前是一個Q加2下普攻,第二下普攻還有點溢出。

即便如此。

巖雀對線辛德拉,也不是很吃力。主要這英雄手長,辛德拉越線過來壓,能用石穿逼身位,順帶墊近戰兵。

換新版瑞茲,那就隻能掛線等辛德拉先吃。

從7號到11號。

他就開始把時間投入到了這兩個英雄身上。

因為自從美服那邊出了一血塔預告,巖雀就火起來了,秦浩韓服一晚上十把,能碰到七把巖雀。

所以隨大流。

練了幾局solo。

秦浩又消耗300模擬點,進入全局模擬,挑戰16夏EDG。

他白天之所以會覺得硬輔環境沒那麼差,也是通過對局試出來的。

誠然。

對線會有壓力,推肯定推不過卡爾瑪加個正常中期AD。但泰坦能先手,夠肉,前六分鐘也不至於被穿線,就算打野來抓——

以前沒一血塔機製,被抓了也是一樣的應對。

覺得能打就打,不能打就賣輔助,把閃摁了。

也沒人能做到一波線把一塔拆了。

所以秦浩才會說六七分鐘很關鍵,比前四分鐘更關鍵,隻要能起節奏,前麵這點虧損不算什麼,一波就能吃回來,還更肥。

還有就是巖雀的抬不算很穩定,對付那些比較靈活的英雄,需要泰坦、女坦這類硬輔幫忙掛控製。

這英雄前中期傷害不能算低,雖然也沒高到哪去。

但有個先手控製的情況下,殺脆皮還算簡單,抬到灑石陣接石穿,隊友再跟點傷害,人頭就有了。

對局模擬結束。

秦浩再次確認,哪怕是EDG下路麵對這套配合,也沒有太多解法。

或許也是LPL前麵不流行巖雀?

不過……

就算放下路線規避巖雀,也要撤很快才行。而且必須要撤到空地以外,連經驗都不能聞。

這是他個人上帝視角給出的解法。

如果隊友不方便幫下,那就隻能虧,期待後續賺回來。

訓練的日子,單調而充實。

第二天起來,秦浩先開訓練營練塔刀,爭取熟悉尾刀感覺。

練幾把,開單排。

等Eimy好了,再雙排。

到了晚上,Heart找了AFS戰隊訓練。

秦浩跟平隊,試了巖雀加泰坦,搭配IMP的維魯斯。

效果嘛。

很不錯。

前期打出了理想化的經濟領先,但結束比賽的難易程度,在預料之外。

鏖戰2把,一勝一負,兩把都是15分鐘領先一千多,然後對麵發了個信息,不玩了。

他們就坐在那,看著教練招呼道:“聊聊感覺吧。”

秦浩第一個說出看法:“塔姆這英雄,我們是不是要練?我抓了2波下路,都是它替死,而且打到中期,這英雄也有點煩,大招轉線速度很快。

而且他們上路玩的船長,中路又是發條,我們明明經濟領先,但除了中線,兵線情況沒他們好。”

PYL就很簡單:“塔姆我排位玩過,想讓我練,我可以加練。隻是上不去高地,不單是這個英雄能幫c位拉容錯。”

說完就盯著MaRin看。

言外之意很簡單,為什麼納爾打不過船長。這把巖雀三級靠河道,六級帶著打野來下,對麵下半區被拖住了,兩邊打野都沒去過上,頂多幫忙放過眼。

所以1v1單挑,讓船長發育順利,誰的問題?

踏馬的,船長33分鐘五件套,帶復活甲在那隔墻連桶炸兵,能上的去個鬼,維魯斯想點塔,前排必須頂到跟防禦塔平行,但頂不過去啊。

Heart沒說話。

MaRin船長一般,不能說多熟練。而且這時候集中練,放棄納爾、傑斯那些,不一定對團隊更有用。

“我覺得吸血鬼也可以走上。”

秦浩說出看法:“你看,這麼打,我們下半區能牽製對麵,而且能拿到優勢。所以MaRin哥玩發育英雄也會不錯。

不好上高,他們總要看大龍,看小龍和遠古龍,我們放大團戰優勢也行。”

秦浩認真分析:“巖雀這英雄,打不太動前排,但每次團戰,我最容易打到的肯定是前排。

這樣上路玩發育英雄,裝備起來可以去限製後排,不一定非要進場,就站側翼給壓力,然後我們護著IMP哥打前排,慢慢拉扯著打也行。”

職業選手誰沒點團戰思路。

可PYL還是覺得有了船長,PP說的這些也能實現。有個大招幫忙減速,他泰坦給的壓力都能大一點。

不過還是那句話,練不出,跟不想練完全是兩碼事。

時間是最平等的。

想保持現有英雄池的手感,就沒那麼多時間練別的。

略過這個話題。

他們復盤視野。

聊到對麵輔助總是會深入點眼,所以塔姆才敢帶著打野去抓邊。

這裡MaRin為了漲漲士氣,誇秦浩防守眼插的好,教練代為表達的時候,秦浩很尷尬。

他總不能說,他打排位時必須要想對麵來不來抓。久病成良醫,所以大概猜得到對麵來中前的預兆。

可你MaRin以前就是LCK四大上單,對麵來人,操作對麵不就好了。可我這樣的人,是不敢生出這種想法的。

Heart還在那復盤:“你上路這個眼,點的太淺了。你有線,為什麼不插遠一點,插進藍區還能幫打野看看動向。”

“我的。我貪兵了。”

“明後幾天,我能約CJ、MVP和KT。也不用太把訓練賽勝負放在心上。我們的目的是熟悉配合,這方麵有進步就行。”

沒聊英雄池。

事實上,他們對季後賽版本的印象,就是下路軟輔多了,上路傑斯、船長、納爾、凱南多了,像艾克、小魚這類的出場少了。

因為現在更強調清線能力和抱團。中期劣勢太大,比較難贏。

這也算是心得吧?

……

晚上。

秦浩再次進入模擬空間,沒有多作思考,直接開始訓練。

練英雄對他來說,不是太困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