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七 半決,新版瑞茲登場(5003)(1 / 2)

( ) 距離跟EDG的比賽隻剩一天。

在教練的積極聯係下,秦浩他們又跟AFS打了一場訓練賽。

此時在LCK,AFS也是被視為世界賽種子。用韓網的預測來說,SKT、Rox、KT/AFS最有機會進世界賽。

整體性方麵,這四支各有所長,比如Rox經常前期優勢,野區節奏厲害,SKT的正統雙c加Duke無論什麼戰績都能打單帶的防守反擊思路,以及AFS的後期碰撞團和KT的邊路節奏。

隻是這次打。

秦浩發現AFS思路變了。

上次他們選的是中後期強的陣容,上路出個船長、凱南啥的,打野保護下路對線期,拖到陣容強勢,再來拚團。

但這一次,中路玩的龍王,下路在玩燼這種工具AD,不是卡莉斯塔或者輪子媽。

不過訓練賽嘛。

管人家練什麼。

秦浩選出巖雀,認認真真跟隊友溝通自己能拿到的節奏點。

BO3結束。

他們2:1拿下,秦浩覺得對麵上次玩卡爾瑪挺厲害的,不知道這次為什麼玩一個熟練度明顯不高的龍王。

這英雄打團有門檻,秦浩覺得巖雀的技能可以隨意一點,還可以通過W抽獎來打集火。

龍王要麼不上,要上就得隊友幫忙,不方便拉扯。

而且,他們那個六級抓下,AFS根本就防不了,輔助三把都沒拿塔姆,被他們打到線都不敢看。

站在隊員身後,旁觀了2個小時的Heart,對擊敗EDG多了些信心。

他原本覺得隊伍的磨合沒EDG好,小配合方麵,EDG打出來更細膩。

再加上,EDG那種運營手法,就注定了他們能接受前麵劣勢。

這個夏天,EDG的統治力不是虛的。

細膩的配合,和穩定的雙c輸出點,就是會擁有很強的兜底能力,去麵對突發情況。

偶爾被打懵了,玩著玩著又運營回來了。

EDG的劣勢局,總給觀眾一種還能玩下去的感覺。

就算輸,也不是毫無還手之力。

不過……

想著隊員跟他說得那些,Heart覺得他們確實更適應季後賽版本。

現在上單玩肉的門檻變高了一些,下路滾雪球的速度快了一些。

隻這2點,都算是版本紅利。

想想。

如果EDG上單把把傑斯、納爾,那很好啊,增加對拚,其實就是增加機會。怕就怕永遠不打架,純拚發育成型後終結比賽的能力,那就有點難。

他覺得他們夏季賽能贏,大部分時候是依靠選手個人能力去找機會。

比如中路帶著打野動,或者下路打出線優,上路打出壓製。

這種情況,局勢會舒服很多。

就像打IM。

劣勢局,邊路照樣能玩,因為AD的優勢很難輻射到邊路。

而MaRin連續三局,都在壓刀,還能逼得AJ沒有太多的機會去抱團。抱團了,又會著急打出節奏。

所以這兩天的訓練賽打完,隨著隊員越發清晰的要控一血塔,為此可以犧牲其他路的發育,提前先養肥一個點。

Heart就覺得:他們這個班底,好像有點說法。

反正跟常規賽比,終結比賽的能力更強了。

可以多玩一些很給壓力的推進回合,保著優勢點上嘴臉。

LGD在鞏固思路的時候。

另一邊。

被打暈的AFS,在激烈討論。

“上次打完我就說了,我們要練這種配合。”分析師第一個開腔:“對麵把把前期領先一千塊,這一千塊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我們中期壓力非常大,一不小心就會崩盤。”

“放棄純後期陣容吧,我覺得LGD比我們抓版本抓的快,學習他們沒什麼不好的。”

“還有KT,跟他們的訓練賽你們也看到了,他們也有龍王、燼的搭配,而且效果很好。靠著這套陣容,他們可以在一千多碼後發起開團。隻靠河道和一些野區視野很難提前知道他們的站位。”

全員沉默

到了季後賽階段,越跟別的隊伍交流訓練賽,他們越迷茫。

從上周到現在,他們輸了9個大局,打不過KT就算了,連LPL可能的三號種子爭奪者,他們也打不過。

這不正說明這次想進世界賽,他們的配置實力不夠格。

現在教練組讓他們放棄常規賽熟悉的打法模式,Mickey隻覺得心裡冰涼。

明明選卡爾瑪、妖姬、沙皇這些英雄也能打,乾嘛要在這種備戰階段,玩什麼龍王、燼,巖雀、維魯斯。

有那麼好練嘛。

光說LGD前期優勢,那上次打訓練賽也贏過一把啊,沒有那麼大差距不是嘛。

隻要防守做得再好一點,為什麼就不行?

AFS中單的想法,能夠代表隊友。

沉默,有時候就是無聲的抗拒。

練這個套路,練那個套路,練到現在輸的更慘。

是。

KT的龍王、燼厲害,LGD的巖雀、維魯斯補個控製就能完成集火。下路如果不拿塔姆,AD很容易對位落後大幾百經濟。

但這是人家中路擅長這些呀。

把我們擅長的內容練的再好一點,難道不行嘛?

可站在AFS教練組的角度,有更好贏比賽的方式,乾嘛不學著微調。LGD這陣容,隻是雙c英雄跟主流不太一樣,上路出船長還是沒問題,但中下不能太拖。

再說了。

有個進世界賽的機會,他們想增加點勝算,於是強硬道:“必須把龍王、巖雀練出來,否則BP會難做。”

“我們現在這個樣子,BP都不舒服,還談什麼遊戲內的內容?”

……

如秦浩所想。

一塔的收益,足夠覆蓋一定的線上損失。

肥起來的輸出位,能提供的作用,不光呈現在對位經濟角度。從占中視野到資源團,再到推進……這是全方麵的壓迫。

同道理。

如果上單選出傑斯、納爾,然後十分鐘一件成裝,站邊的時候,肯定能讓對麵過來盯防的那個點,不舒服。

在這個情況下,如果能抓到機會打出突破,那基本就算是小穿線。對麵不是2個人來抓,根本不敢看。

所以,秦浩對於季後賽版本的理解又加深了一層:利用強勢點牽製,放空兵線打包夾,對麵防守壓力更大。

而且一旦分位出錯,最少2處局部戰場會虧。

秦浩總結經驗,進入模擬空間訓練時。

同一片天空下。

EDG戰隊俱樂部。

一個身影在電腦前伸了個懶腰,揉了揉有些發酸的脖頸。

阿布走過來問:“別晚睡,明天要保持個好狀態。”

明凱說:“在想陣容怎麼搭配。”

阿布無所謂:“下路損失小一點,LGD中期會送的。”這幾天訓練賽,EDG也嘗試過新套路。

但……效果一般。

上帝視角,巖雀遊走特簡單,其實對視野、傷害計算包括什麼時間點需要提前動……這都需要經驗和意識。

動慢了沒用,動早了,線上隊友會特別急,生怕中路支援過來了,沒留住人,這也會導致配合失敗。

後麵再練的時候。

茂凱就覺得對線期對麵來抓,其實也就一兩波時機能打。隻要這兩波,下路虧的少點,完全能玩。

……

8月14號下午。

虹橋天地附近人流量激增。

因為今天的兩場比賽,分別是RNG打WE,EDG打LGD。

可以說除了LGD外,剩下三支戰隊囊括了LPL九成多的粉絲。

其中澱粉“獨占七鬥”不為過。

觀眾席小角落裡,LGD應援群體看起來是那樣少。

但。

他們就是願意支持LGD,這就夠了。

看著自己支持的選手和隊伍從夏季賽三連跪,一步一步走到半決。那種成就感還是很值得期待的。

坐在後臺。

秦浩等人看RNG打WE,RNG擁有一三五選邊權。

上來的第一局,小虎就掏出了吸血鬼。

不過小虎走的是排位裡流行的那種出裝。魔抗鞋、腰帶加振奮,團戰很難死,但爆發又不高,很適合吃傷害。

旁邊,平隊見到誰失誤,都要點評一句。

耳邊不時回蕩:“Condi還在送。”

“小虎在乾嘛,閃現進去打傷害啊,Uzi位置這麼好。”

“完了,香鍋也發病了。”

“靠,又打回來了。”

這個BO5,比外界想的要激烈。

第一局,RNG拿下,第二局,WE中路卡爾瑪、AD輪子媽的團戰拉扯體係笑到最後,第三局,香鍋蜘蛛前期節奏爆好,結果大龍三百多血被Condi搶掉,差點翻車。

到了第四把,WE前期又是劣勢,Mata中期做視野連死2次,然後拖到遠古龍決勝負,結果遠古龍還沒到斬殺線,WE落位進來陣型被RNG打殘、潰逃途中死三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