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五 初到港島的王智文(1 / 2)

一秒記住【新】 ,! 吳念祖突然想起什麼,問:“蔡總,王智文老師現在怎麼樣?”

“我們兩個見完麵的第二天,人家王老師就直接一個人去了羊城,說是在那裡粵語氛圍更濃厚,能更快掌握粵語。

通行證一下來他就到了港島,到昨天我去見他,不到一個月時間,已經能用粵語和我交流了!”

“這麼快?”吳念祖驚訝道,要知道粵語可是有9個音調,學起來沒那麼容易。

“請的粵語老師給我說,到了港島他就先去菜市場泡了一個星期,挨個攤位去和人聊。然後路邊攤,商場,餐廳等等,白天四處遊蕩,見店就進去和人說話,晚上回去刷劇。

簡直進步神速,我這次算是長見識了!”蔡亦農滿是佩服的口吻。

吳念祖聽了也是大為贊嘆,王智文不僅僅是語言天賦了得,而且膽大心細。

學本地方言最重要的就是要敢說,王智文腦子真是活,菜市場可以說是最具生活氣息的一個地方,在那個環境可以接觸到最原汁原味的方言。

“昨天應他的要求,我把他帶到了正在拍攝的《陀槍師姐》劇組參觀,等過兩天就安排他和《妙手仁心》監製和編劇見麵溝通。”

吳念祖聞言點了點頭,之前他和《妙手仁心》劇組說過,男主角他會請內地的一位當紅演員來。

結果引得監製鄧特希很不滿意,眾所周知,港島自有其獨特的語言和生活節奏,大部分外地人來了都要適應好久才能融入進來。

鄧特希剛跳到亞視,辛辛苦苦編寫的劇本,就是想打好頭炮立足,突然要空降一個內地演員做男一號,別說王智文在內地再紅港島這邊觀眾也不認,他能不能演好一個港島本地人都成問題!

還是吳念祖再三給他保證,如果拍攝過程中王智文達不到他的要求,到時候可以提出更換男主角,資金方麵也不會短缺,才把《妙手仁心》製作組安穩住。

他倒是可以強行下令,沒人敢反對,但是到時候心中憋屈的鬱氣肯定會撒到王智文身上,這不是吳念祖想看到的。

吳念祖相信王智文不會讓他失望,一定會憑借自身實力征服整個劇組。

與此同時,《陀槍師姐》劇組,王智文正在仔細觀察。

港島這邊劇組給他最明顯的一個感受就是快。

而且這種快一點都不淩亂,顯示出各個不同崗位人員熟練的配合,極其講究效率。相比起來,他以前在內地拍戲的節奏慢了一倍都不止。

“喂,你也是演員嗎?”一個臉龐胖胖,一臉喜慶的男子突然出現在身邊,笑著問。

王智文認出來,他就是這部戲的男主角,歐陽振華。

“你好,我叫王智文,剛剛從內地過來,是來這裡取經的。”王智文笑著伸出手。

“我是歐陽振華!”歐陽胖胖握手回應。

他可不傻,昨天看到王智文是蔡亦農親自帶過來的,而蔡亦農作為祖龍負責影視的副總,權力可不小。不管王智文是誰,他過來結交一番都沒壞處。

“我82年進無線培訓班,演戲15年,你有什麼不懂的都可以問我!”歐陽胖胖拍著胸脯道。

王智文還真是有要問的:“我觀察了一天,發現不管是主角還是配角,你們NG的次數都遠遠少於內地劇組,而且從表現效果來說,還都不差,港島的演員水平都這麼高嗎?是怎麼做到的?”

“亞視我不太知道,我以前一直在TVB,就給你講一下TVB劇組情況。

你知道我在TVB每天要拍多少場戲嗎?”

“多少?”

“曾經最多一次,我一天串了3個劇組,拍了42場戲。”

“42場?”聽到這個數字王智文直接驚到了。

42場什麼概念,就是42個場景,他在內地拍的最多一次也就是一天20場,那已經用了十幾個小時了。

“有一次我連著七天,每天最多隻睡一個小時。”

“7天?那不是要拍死人嗎?”

“喏,還沒死啊!”

歐陽胖胖張開雙臂,比劃了下自己。

“在TVB拍戲,就是要夠拚,你不拚機會就給別人了!

而且根本就沒有時間給你去想太多,從你拿到劇本開始,你就要很快理解劇本講什麼,抓住角色的特點,把人物建立起來,導演什麼要求,你就要很快去變。

很多時候劇本是頭一天給你,第二天就要演出來,有時候甚至是編劇當天把劇本交給你。

所以即使是TVB的一個小配角,都有大量表演經驗,要快速入戲,才能跟得上劇組的節奏。”

說實話,這番對話對王智文有些沖擊,因為在他印象裡,內地隻有那些老戲骨才能達到這種信手拈來的水準,真要是如眼前的歐陽胖胖所說,那港島演員的平均演技水準豈不是高出了內地一大截?

但是馬上他就察覺出肯定有哪裡不對,仔細想了想之後,他問道:“不同的劇情,不同的角色,肯定會有區別,這都需要時間去揣摩的,你們真的能這麼快就把角色完美表現出來?”

歐陽胖胖耐心解釋:

“老兄,我們是拍電視劇,不是拍電影。如果你拍文藝片,那導演肯定給你充分時間揣摩人物,反復NG,達到最好的效果。

我們不同啊,拍電視劇最重要的就是效率,達到及格線就ok啦!

基本上劇組所有演員都會給自己建立一套模板,喜悅、悲傷、憤怒等等,隻要把人物最鮮明特點表現出來就行啦!”

王智文聞言後若有所悟,這樣就沒錯了。

結合他這些天在家每晚刷的港劇還有現場觀察的,他摸明白了港島這邊電視劇演員的大概情況。

港島這邊不缺機會,就算是跑龍套,每個演員都能夠積累到大量表演經驗。

但是這邊太注重效率了,高強度、快節奏根本就沒有留給演員足夠的時間去揣摩劇本和悟透人物。

就像剛才這位胖兄弟所說,大部分人應對的方法就是建立一套模板,什麼特點該怎麼表演,到時候碰到直接往裡麵套。

這無疑十分高效,但說實話,對於演員的成長會起到很大的限製,時間久了,你就會陷入到這種模式化的表演中很難走出來,隻會演那一套東西。

簡單說,下限有保證,都能夠及格,但是上限也很有限,很少有能突破到80分以上的。

對於劇組來講也許是利大於弊,但是對演員個人來講,後期成長不利。

然後他笑了笑,這也算是一個新的挑戰了,這種高壓工作之下,他想看看自己能走到哪一步。

畢竟他到港島來不就是挑戰這種全新模式下的這些難題嗎?

隻要能夠克服,對他來說肯定又是一次成長!

-----------------------------------------------

蔡亦農一回來就進入了工作狀態,幫吳念祖去聯係那幾個拍攝《我的野蠻女友》的備選導演了。作為吳念祖第一部商業大片,這無疑是祖龍的重中之重。

而吳念祖也沒閑著,正在接待另兩位來賓。

“驊哥,是不是喜事臨門啊,麵色這麼好。”吳念祖笑著說。

“那不還是托吳生你和陳導的福,《港島製造》給我帶來了大驚喜!”劉德樺樂嗬嗬道。

去年他還欠著不少錢呢,沒想到投資的一部小成本電影,直接幫他鹹魚翻身。

在柏林那邊拿了大獎,光歐洲版權就賣了幾百萬港幣,然後港島這邊上映後,托吳念祖這個當紅明星的福,票房也是大好,已然一千多萬,在文藝片來說真是相當亮眼的票房了!

還有亞洲其他地區的版權和音像版權,他在前兩天也剛剛賣掉了,這些加起來,一下幫他賺了有兩千萬,直接所有債務還清了還有結餘,怎麼能不讓他心情大好?

無債一身輕,人逢喜事精神爽啊!

“哈哈,驊哥,當初也是你眼光好,要說謝還是我和果哥要謝你,沒有你的投資,就沒有《港島製造》的今天。”

吳念祖這話說得劉德樺心中大爽,比說他演技好還讓他開心。

畢竟他以前開公司和做投資真的拉胯,這次投《港島製造》終於證明了他也不是個投資蠢材,而是以前都沒找對方向!

他已經下定決心,以後就專門投資這些小成本,10個搏中一個就大賺!

“吳生,還要提前恭喜你了,我看這一屆金像獎,影帝最佳導演和非你和阿果莫屬!”

吳念祖聞言澹澹笑了笑,沒有回應,畢竟在不少人看來確實如此。

陳果的最佳導演和最佳影片應該是少不了的,不過他這個影帝嘛,確實已經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