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零一 早有預謀(1 / 2)

一秒記住【新】 ,! 一間較為素雅的包間內,吳念祖和陳子午將一位戴著眼鏡,氣質儒雅的中年人迎了進來。

坐下後,陳子午笑著舉杯:

“鄺生,感謝百忙中抽出時間來,今天我們可要好好聆聽鄺生的教誨!”

“過譽了,我隻不過是一個公共服務人員罷了,當不得陳生抬舉。”鄺其誌謙虛笑道。

吳念祖聞言後立馬接話:

“鄺生太過自謙了!

首批金紫荊星章獲得者,首任資訊科技及廣播局局長,鄺生你可是名副其實的引領港島發展的中流砥柱!”

這話算是誇到了鄺其誌的得意之處。

在回歸後,為擺脫於過往英管理層的影響,港府自行創立的一套授勛製度。金紫荊星章便是頒授予對社會有重大貢獻或積極參與公共誌願服務而得到高度評價的人士。

第一批獲金紫荊星章人士共13個,鄺其誌就是其中之一。

而且新成立的資訊科技及廣播局這麼重要的部門,他還是首任局長,還沒到50歲,任誰都能看出來他未來前途之光明。

“比不了兩位驚才絕艷,港島想要發展進步,離不開各位的大力支持!”

說著笑著,幾人碰杯。

寒暄吹捧、喝酒吃菜,直到飯局進行了大半,陳子午才笑著說:

“鄺生,現在全港都在討論港島的高科技未來。我和阿祖看在眼裡,記在心裡,都想要為港島未來盡一份力!

美利堅有矽穀,那我們就打造出一個東方矽穀,以港島的條件,舍我其誰?”

實事求是的講,在現在這個時間點,港島無論是資本能力、還是大學科研能力,又或是人才吸納能力(能夠從全亞洲吸引大量的頂尖人才),在全亞洲都是首屈一指。

論科研力量,此時港島的八大名校,港島大學、港島科技大學、港島中文大學都是世界一流大學,其他幾個學校拉出來在亞洲也個個能打。

論資本力量,作為聞名遐邇的亞洲金融中心,就算經歷了金融危機,那也根本不缺富豪,其GDP遠超此時內地任何一個城市,甚至是任何一個省。

論人才吸引力,在東京泡沫崩塌之後,港島就成了亞洲最具吸引力城市。新家坡此時還是個小老弟,在以港島為目標,努力追趕中。

“我們以美利堅的矽穀為目標,策劃出來一份方案,誌在將港島轉型為東方高科技中心城市,引領科技未來!

鄺生幫我們掌掌眼。”

說著,陳子午拿出一份紙質版計劃書,遞給鄺其誌。

鄺其誌也露出感興趣的神色,他知道前麵都是鋪墊,今晚赴宴的重點來了。

方案封麵上,寫著“數碼港”三個大字。

今天打完電話後,陳子午便找來了公司的一眾精英,將吳念祖口中的這份數碼港計劃形成紙質版方案,重點便是在於其可行性分析、項目盈利分配以及創業公司孵化計劃這三塊。

鄺其誌一頁頁仔細閱讀,速度不快,不過吳念祖和陳子午兩人沒有絲毫不耐煩,在旁邊靜靜等著。

80英畝?這兩人胃口還挺大的。

65%的地皮用來開發建設數碼港,35%的地皮用來建設配套住宅。

不過占地麵積和總樓麵積可不是一回事,總樓麵積取決於你改了多少層。

而計劃書中依照未來預測港島不同的房價,給出了不同的總樓麵積,既保證賣住宅籌得的資金可以足夠支付數碼港的建設費用,又能保證開發商能獲得一定的回報。

最終,計劃書中給出一個資本回報率,他們隻要10%的回報率。

鄺其誌看到這個點了點頭,對於港島這邊的開發商來說,10%回報率吸引力並不大。陳子午和吳念祖要表達的目的也在於此,我賣住宅不是為了賺錢,純粹為了貼補數碼港,是真心為了港島高科技做貢獻。

另外65%所建設的數碼港設施,完全歸港府所有。而住宅部分出售利潤,按照按照開放商和港府出資比例攤分。

然後他又看到了最後一塊的孵化計劃,從數碼港成立開始,開發商便會設立一個天使基金,初期投入1億港幣資金,對考察通過的創業項目進行風險投資,以鼓勵本港創業人才和項目。

等到數碼港住宅竣工後,開發商每年都會從其售樓所得的10%回報中,取出2%投入到天使基金中。

鄺其誌看完後又將整個方案細細捉摸了一遍,發現其可行性好像真的不低。

現在大家都在喊發展高科技,港府當然也想發展,但是沒錢。

而這份計劃書不用港府出一分錢,也不用港府承擔風險,港府付出的就是地皮和政策。

鄺其誌抬起頭,豎起大拇指,露出真摯的笑容:

“陳生、吳生,你們真是帶給我一個驚喜!

這份企劃是我目前為止看到最用心、也是最可行的一份方案,兩位對港島的發展殫精竭慮,可敬可佩啊!”

吳念祖和陳子午露出喜色,陳子午拍著胸脯講到:

“鄺生,我們兩個都是白手起家的本港人,港島養育了我們,我們就要回報港島。

扣掉投入到天使基金中的錢,我們回報率不到8%,如果再算上通脹,幾年下來我們這個項目其實也就是保本。

但是隻要能夠換來港島的快速發展和欣欣向榮,我們都心甘情願!”

“哈哈哈,港島正是因為有像兩位這樣的俊傑,才能夠一直不斷進步!”

然後鄺其誌話音一轉:“不過這個方案裡麵還有很多東西值得推敲,比如住宅占地麵積比例到底給出多少,比如對港島未來房價估算,比如這個所謂出資比例的評估,比如開放商和港府利益分配比例等等……”

鄺其誌能做到這個位置,自然有幾把刷子,他指出的任何一項都是對雙方收益很重要的影響因素,都是港府要和開發商扯皮的點。

陳子午頓時麵現苦色:“鄺生,我們的方案真的已經壓到很低了,總不能讓我們做賠本買賣吧……”

“哈哈,放心,我們不會讓愛港人士寒心。

我的意思是,這種上百億的大項目,可不是我能決定的。這份企劃我必須要拿回局裡好好研究一番。

不過我相信不隻是我,就算是港府內部,也會有很多人對它感興趣!”

吳念祖笑著說:“鄺生,這是應有之義。隻是希望鄺生能夠向港府傳達我們兩個的這片拳拳愛港之心!”

陳子午和吳念祖自然知道,數碼港計劃牽扯麵這麼大,光憑一個鄺其誌是點不了頭的,他最多是在局裡討論後對方案予以肯定,然後將其舉薦到一號老董那裡,之後再拿到港府內部會議正式定奪。